每個鄉鎮應至少有一所公辦中心幼兒園
《山東省學前教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于9月27日經山東省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將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條例》要求,每個鄉鎮應當至少舉辦一所公辦中心幼兒園,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大對農村學前教育的投入,在教師配備、培養培訓、表彰獎勵等方面給予扶持,改善辦園條件,提高農村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
李巍(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從經費保障、教師待遇、資源供給來講,還要把學前教育向義務教育看齊。學前教育雖然不具備義務教育的免費性、強制性和統一性,但是在教育的覆蓋面、公益性和政府責任上,學前教育和義務教育應該是一致的。
網友熱評
@賈濤:建公辦幼兒園,讓農村娃也能享受到城里娃的學習環境。保育室、電腦室、生活體驗館……硬件上去了,條件改善了,但鄉鎮里合格的幼兒教師卻難招。
@付蓉:早就應該出臺《條例》了。許多鄉鎮的民辦幼兒園辦學條件參差不齊,甚至不少幼兒園屬于無證辦學,存在很多安全隱患。
廣東擬立法允許教師“罰站罰跑”
9月24日,廣東省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首次審議的《廣東省學校安全條例(草案)》(以下簡稱《草案》)明確,對學生一些違規行為,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罰站罰跑”。雖然草案剛剛提交初審,但備受關注的教師懲戒權問題在網上引發熱議。對此,廣東省教育廳政策法規處工作人員表示,目前《草案》還在審議階段,將來還要進行二審和三審,在此過程中可能還將有修改和討論,讓其更加合理并被社會大眾接受。
網友熱評
@益達:罰站罰跑要有標準,需要明確實施細則和適用范圍。比如罰站的時間和罰跑的距離,罰的少了,孩子可能不會在意;罰的多了,卻有可能成為變相體罰。
@秋水無痕:這項條例可以讓老師采取適當的方式,依規對孩子進行懲戒,解決“不敢管”的問題。畢竟很多老師怕擔責不敢管,學生變得無拘無束,其實也是害了孩子。
@陳老師:還是要根據不同孩子的身體素質進行懲戒吧,比如有的孩子體弱并不適合罰站罰跑,又比如不適合在烈日下對孩子進行罰站罰跑……
@隨緣:看后續情況吧。以前也有地區制定了類似的學校管理辦法,提出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適當懲戒。但由于沒有具體實施細則,頒布之后很難執行。
全國35%城鎮小區配套園已完成整改
10月11日,教育部召開“教育奮進看落實”首場新聞通氣會,介紹城鎮小區配套園治理工作進展情況和下一步工作重點。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透露,全國共摸排了城鎮居住小區4.21萬個,其中存在規劃、建設、移交或普惠不到位等方面問題的有1.84萬所幼兒園,目前,已完成整改任務的有6300余所,占總數的35%。
楊勇(河北省教育廳廳長):河北省向復雜的治理環境“亮硬招”,部門間聯動合力推進。橫向上,明確部門分工,由市、縣(市、區)政府組織教育、資源規劃、住建、審批等部門,在摸底排查、政策制定等各個環節發揮各自職能作用,及時解決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縱向上,壓實人員責任,實行部門和街鎮“三定三包”責任制,即定包案領導、定包案科室、定包案責任人,包項目、包溝通、包落實。
孟暉(湖北省武漢市教育局局長):武漢市認真落實國務院以及省政府關于開展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工作的要求,在做好2012年以來配套幼兒園治理工作的同時,對2012年之前存在入園矛盾區域的非普惠性住宅區配套幼兒園,責成區政府通過回收、購置或引導扶持其辦成公益普惠性幼兒園等措施來治理;對未規劃或規劃不足的住宅區配套幼兒園,由區政府采取補建、改建、新建等方式解決,實現治理對象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