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不平靜的情況下,與其僅一河之隔的深圳,瞬間成為了主角。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并提出深圳“三步走”的發展目標。地處南海沿岸,坐擁粵港澳大灣區腹地,背靠內地,緊鄰香港,深圳又一次先行一步,具有三個重大意義——
意義一:在新的歷史關口前,“殺出一條血路”41年前,處于十字路口的中國,作出對自己命運的抉擇,向世界發出改革開放的豪邁宣言。中國南海邊的深圳成立經濟特區,一個只有兩條巷子一條街的小漁村,經濟發展如春雨中的種子,突破了經濟體制束縛,破土而出直沖云霄。2018年,深圳GDP首次超越香港,排在上海、北京之后,雄踞亞洲前五。
今天,隨著改革開放進入深水區,中國再次走到了歷史關口。中國再次需要一座“摸著石頭過河”的城、“殺出一條血路”的城,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改革開放,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反哺全國發展。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將再次為中國的發展開題破局。這個發展不光體現在現代化經濟體系上,更體現在公平正義的民主法治環境上、體現在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現代城市文明上、體現在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的民生發展格局上、體現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上。歸根結底,體現在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上。
意義二:在粵港澳大灣區中,豐富“一國兩制”新實踐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處處圍繞著粵港澳大灣區戰略做文章。可以明顯看到,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是深圳發展前行的重要機遇,而深圳的探索先行,更是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的重大利好。
作為一項前無古人的事業,“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遇到了很多新情況新問題。當前,香港正處于發展的關鍵時期,挑戰和機遇并存,風險和希望同在。一個繁榮的深圳,一個繁榮的粵港澳大灣區,將提供龐大的消費市場、雄厚的產業基礎和眾多的就業機會、升學機會,與港澳深度融合,解決港澳尤其是香港當前的社會矛盾。對比香港街頭“把香港推向粉身碎骨深淵”的亂港暴行,中央的每一個相關決策,都為香港留下重要的戰略對接點,為香港發揮自身競爭力提供堅強的后盾。歸根結底,香港與祖國內地的命運始終緊緊相連。
意義三:在未來的道路上.中國的腳步堅定坦蕩40不惑,改革開放的第41個年頭,中國的腳步越發堅定坦蕩。根據中央此次出臺的《意見》,深圳對標國際化,對標制度化、法治化,全面深化改革,將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先行示范”四個字,意味著這就是中國未來發展的方向。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一步一個腳印堅定前行,中國用實實在在的行動向世界履行著自己做出的承諾。 (綜合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長安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