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公司有一項規定,非因公聚餐,無論外邊來客還是內部聚餐,參加者中誰的職務最高,就由誰買單。不但要買單,而且要當著大家的面,把發票撕掉。
這讓我想起幾十年前我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每次下鄉或外出吃飯,都是誰官大,誰結賬。如果是局長帶隊,就局長結賬:如果是縣長帶隊,就縣長結賬。有一次連續幾天,都是一位姓劉的副縣長結賬。我感覺很不好意思,就提出自己結一次。而這位副縣長卻堅決不同意,他說:“我月工資100多元,你才30多元,怎么能讓你結呢?”他這樣一說,我覺得也有道理,他掙得那么多,花點也無所謂。
后來不知從什么時候起,結賬的方式就變了。下鄉的時候,不僅吃得越來越好,而且一律由接待單位結賬。聚餐的時候,一律由下邊的人結賬。還有人說,領導能夠出面,就是給了我們很大的面子,怎么可以讓人家結賬?
時至今日,雖然黨風、政風、民風都有了很大的轉變,但吃飯聚餐的事,還是經常發生的。上邊來人要吃飯,外邊來客要吃飯,內部活動也要吃飯。而每次吃飯,都涉及到一個買單問題。前些年吃喝風最盛的時候,一些單位無論公吃私吃,都由公家買單。乃至于吃喝支出,占據了公款開支的三分之一。后來查得嚴了,很多公款吃喝的路子都被堵死。于是有很多的人,開始研究聚餐買單新模式。其中最值得注意的一個現象,就是下級給上級買單。不僅心甘情愿地買,而且爭先恐后地買。這次沒有買到,下次一定要買。
華為公司的這個規定,可謂是一聲警鐘。誰官大,誰買單,沒得商量。而且當眾撕毀發票,堵塞報銷的漏洞。無論什么行業,都是官越大,收入越高。請大家吃個飯,又算得了什么?不僅可以聯絡感情,而且可以樹立形象。如果你實在舍不得花自己的錢請人吃飯,那也要設立一個底線,下屬請客,堅決不去。
(摘自《雜文月刊》第8期汪金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