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彥興
狹義地講,“藝術教育”是培養專業藝術人才的教育。廣義地講,“藝術教育”是普及藝術的基本知識和原理,提高人們的審美和藝術鑒賞能力的教育。“藝術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
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國務院辦公廳發文指出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廣東省下發相關文件,要求學校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
廣東省獅山鎮桃園初級中學秉承“以美育人,樂學求知”的辦學理念,努力創建“美樂教育”特色,致力于建成義務教育階段有一定代表性、示范性和影響力的特色品牌學校。獅山教育人提出“學研行”,倡導以行定研、以研定學、以學促行,要求把行動拿出來研究,把研究的成果付諸行動,用數據來評價行動,用標準來衡量行動。依據“學研行”模式,我校制定了六項有力措施:加強設備設施、完善美樂文化、優化學生培養機制、激發教師隊伍發展、打造美樂名師、培養藝術特長。每一項措施都以“學研行”為行動指南,構建“學研行”藝術教育組織,實施“2+1”藝術教育模式(人人掌握兩門樂器,人人學會剪紙),力爭培養出百分百擁有藝術特長的全面發展的人。
美樂教育,培育全人
教育應該致力于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以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我校“美樂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培養“美形象、美心靈、樂求知、樂健體”的“美樂”學子。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在“尚美”和“樂學”兩個層面下功夫。“尚美”就是要引領學生崇尚美、追求美、展示美。作為南海區藝術教育特色項目學校,我校積極研究與實踐“2+1”藝術教育模式。
學校在開足開齊音樂和美術課的基礎上,依托本校音樂老師的特長開設器樂校本特色課程,要求七、八年級學生掌握葫蘆絲和口風琴吹奏;立足本校美術老師的特長開設剪紙藝術校本特色課程,邀請省級非遺傳承人、剪紙大師饒寶蓮指導,要求七年級學生學會佛山剪紙藝術。
我校一年一度的體藝節、共同體才藝展演、元旦文藝匯演、才藝大賽等,是學生展示器樂特長的最佳舞臺。我校民樂隊自2016年起,連續四年獲得獅山鎮金獎,2017年獲得南海區銀獎;佛山市文化館、南海區體育局和獅山官窯文化站舉辦的剪紙展覽活動,兄弟學校的開放日和特色主題活動,都是我校學生展示佛山剪紙藝術的天地。展覽的學生剪紙作品,圖案多樣,細致精巧,被觀賞者稱為“惟妙惟肖的藝術杰作”,學生的多幅剪紙作品被國內外教育同行收藏。
作為南海區特色品牌培育學校,今年底,學校將利用區、鎮特色競爭資金100萬的一半,改造民樂演奏中心2間,佛山剪紙藝術空間、形體訓練營和書法藝術閣各一間。每一間特色場室,我們都認真研究,精心設計,反復修改,力爭使這些新改造的藝術功能場室成為我校一道最亮麗的風景線,提升我校藝術教育的品質。
品牌打造,凸顯“美樂”
打造“會說話”的剪紙。近年來,我校致力打造“會說話”的剪紙,賦予每一幅剪紙以鮮活生命。我們聘請饒寶蓮為學校剪紙特色課程發展顧問,請她為學生授課。除了邀請大師指導,我校還成立了范修通剪紙名師工作室,與深圳市玉龍學校“強強聯手”,合作做好精品項目。范修通剪紙名師工作室的成員除了本校的美術老師,還有來自佛山市三水區等地的一線名師,他們互相學習、開展研究,將剪紙與語文、數學、歷史等進行跨學科整合,讓學生以學科知識為題材進行創作,用生動的圖案訴說歷史典故、名人軼事、風土人情等,并且對學生剪紙作品進行裝裱,裝飾在校園的樓道、柱子、展廳等處,以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豐富校園文化,傳承非遺文化。
推動“器樂合奏”的模式。“用美妙的音符,編織燦爛的人生樂章”,這是我校推動“器樂進課堂”的價值理念。我們聘請了專家做特色課程顧問,成立了周建霞音樂名師工作室,和深圳市玉龍學校密切合作。周建霞音樂名師工作室的成員除了本校的音樂老師,還有來自三水區和獅山鎮的一線名師,他們也互相學習、積極研究、落實行動,改變單一器樂教學模式,探索器樂合作演奏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合作演奏過程中,成為“藝術的精靈”。
上海民樂團團長羅小慈說過:“民樂沒有老本,原創才是出路。”可見,發展民族音樂,尤其是民樂,需要原創。
2015年,我校成立首支民樂隊。成立之初,訓練與演出的曲目均非原創,幾次與南海區或更高級別的展演失之交臂,對于那些平時刻苦訓練、渴望到更大舞臺展現身手的民樂隊員來說,是很大的遺憾。未來,我們希望在教育局和上級部門的大力幫扶下,邀請國內著名作曲家、指揮家或省內知名專家,結合我校文化及地域特色,指導我校創作民族管弦樂曲,進而提升我校民樂的教學質量和樂隊的演奏水平,以期在今后的比賽中能獲得更高級別的榮譽,為獅山藝術教育添彩。
“2+1”藝術教育模式,是學生全面發展的加速器。我校在2018年新開設了藝術特長班,班里很多學生的文化課成績不太理想,但經過一個多月的美術和音樂專業輔導之后,這些學生不但在藝術方面有進步,文化課成績也有了較大提升。三年前畢業于我校的羅睿詩和孔昊旻兩位同學,憑借在我校打下的堅實的藝術基礎,今年高考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中央美術學院。
在“2+1”藝術教育模式中,學生既是參與者,也是受益者。我們不會停止學習、研究和行動,將繼續實踐“學研行”一體化的操作策略與模式,為每一位學生搭建快樂成長的平臺。
(作者單位: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獅山鎮桃園初級中學)
責任編輯:周彩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