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立斌
近年來,首都師范大學附屬紅螺寺中學高度重視學校黨建工作,持續開展黨建特色品牌創建活動,充分發揮了學校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推動了學校各項事業健康發展。
思想引領,凝聚學校發展的強大動力
始建于1949年的紅螺寺中學,原為師范學校,于1999年轉為普通高中,2012年成為首師大附屬共同體成員校。學校早期建在素有“千年古剎”之稱的紅螺寺內,深受師范教育和“紅螺文化”的影響,形成了“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揚善和諧、執著奉獻、艱苦奮斗、勤學向上的良好風氣,歷經多年,傳承至今。
王萬仁老師(現已去世)是全國敬業奉獻模范候選人、北京市先進教育工作者,曾在紅螺寺中學從教多年,先后捐款90余萬元設立“紅螺學子獎學金”和“紅螺園丁獎”,贏得廣大師生和社會各界的高度贊譽。“萬仁精神”的實質就是對教育事業的無比忠誠、對本職工作的無私奉獻、對廣大師生的無限熱愛,“萬般仁心,向善利他”。
近年來,學校黨組織明確提出傳承“紅螺文化”、弘揚“萬仁精神”的要求。去年,在有關專家的指導下,經過集體研究,將二者統稱為“紅螺萬仁行”,作為學校黨建工作的特色品牌。
行為示范,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黨員導師制”大顯身手。每位黨員教師聯系2—3名學困生、雙困生或內高生,在思想、學業、生活、心理和生涯指導等方面進行全面幫扶和引領。這是紅螺寺中學黨建工作最早形成的工作亮點,由學校黨總支首創,堅持多年并不斷完善。
“分層教學”探索勇挑重擔。2014年8月,紅螺寺中學在北京市懷柔區率先開展走班“分層教學”課改實驗。經過學校黨組織和校委會研究、發動,高二黨支部勇挑重擔,支部書記蘇敏、支委段麗紅和雷學軍帶領支部黨員同志挺身而出,主動承擔起分層教學任務,充分發揮了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目前,“黨員導師制”“日行微善”活動、“課改先鋒”評選等,成為傳承“紅螺文化”和“萬仁精神”、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有效載體,成為紅螺寺中學“紅螺萬仁行”黨建特色品牌創建的有力支撐。
推動發展,實現學校各項工作的新突破
近20年來,紅螺寺中學歷任黨政領導精誠團結、同舟共濟,帶領全體教職工開拓進取、勵精圖治,以藝術教育和民族教育為突破口,走出了一條立足傳統、強化基礎、嚴格管理、開放辦學的特色化、跨越式發展之路。
“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讓每個學生都能成為最好的自己”,是紅螺寺中學多年堅持的價值追求。學校積極為每個學生創設發展空間,搭建成功舞臺。很多畢業生升入大學或工作后,展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王三月同學在首師大舉辦“王三月獨唱音樂會”,奧運火炬手劉鑫藝同學獲得首師大“十佳之星”,高娜同學畢業后簽約國家大劇院,白敬亭同學大學期間即出演電視劇《匆匆那年》……
目前,學校干部教師隊伍素質不斷提高,辦學質量持續提升,各項工作呈現良好發展勢頭,先后獲評“北京市中小學藝術教育特色學校”“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國學校文化建設金獎”等,學校黨總支多次被評為北京市懷柔區教育系統基層工作先進黨組織。
(作者單位:首都師范大學附屬紅螺寺中學)
責任編輯: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