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品宏
摘 ?要:班級作為學校教育教學的基本單位,是學生學習成長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場所和空間。學校的培養目標、辦學思想、管理水平等大都通過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實施對班級學生的管理來實現。我們嘗試通過班級人際氛圍形成,讓學生民主協商,投票表決決定班級事務,制定嚴格的班級規則和班級程序,開展培養和塑造學生健康品格為主題的教育活動。
關鍵詞:班級管理
引言:
鄉鎮小學的班級如何管理?怎樣培養農村的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下面是我在學校分管政教工作中當班主任的點滴感悟。
班級管理既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不斷提高班級管理水平和效果是每一位教師,尤其是班主任老師值得深思的重大課題,也是我們新時期班級管理工作者追求的理想目標。班級作為學校教育教學的基本單位,是學生學習成長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場所和空間。學校的培養目標、辦學思想、管理水平等大都通過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實施對班級學生的管理來實現。學校政教導處牽頭,由各班級組織開展的愛國主義教育、安全教育、環保教育、養成教育等為班級管理的重要抓手,將管理的重心下移,加強對班級管理的指導和把控,將學生的品行教育“落在小處,落在實處,落在細處”。目的是努力創造一個以師生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班級文化環境,幫助教師,尤其是班主任提高科學管理班級的能力,培養學生基礎品格,塑造健康的人格。我們嘗試通過班級人際氛圍形成,讓學生民主協商,投票表決決定班級事務,制定嚴格的班級規則和班級程序,開展培養和塑造學生健康品格為主題的教育活動。我是從三個層面開展班級學生的品行教育的。
一、加強學生的常規教育,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
(一)愛國主義教育
1.愛國主義教育在學校工作中非常重要。對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繼承和發揚前輩優良傳統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班主任要抓好本班學生參加學校每周一的升旗儀式和國旗下的講話,培養學生聽到國歌聲時要駐足肅立,少先隊員行隊禮。以此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2.開展“我愛祖國”“祖國明天會更好”“我愛家鄉”等書信活動等系列讀寫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了解家鄉,熱愛祖國。
3.抓好少先隊組織,培養學生熱愛胸前的紅領巾,熱愛少先隊組織的情感。
(二)重視學生的安全教育
1.抓好校內安全工作,與科任教師簽訂責任狀,規范制度管理,落實好各種措施,讓學生知道上課該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下課后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堅持每天放學后把學生交到家長手中。
2.教育學生在校外注意安全:交通安全;防溺水;防拐騙;防毒品等。
3.認真上好生命安全教育課程,開展多種形式的安全教育實踐活動。
4.學校每學期一次安全疏散演習活動,提高班級師生避險抗災能力。作為班主任要精心組織,讓學生真正學會避險逃生的本事,提高防患于未然的安全意識。
(三)好學生的養成教育
加強對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教育,特別是文明禮貌教育。我班在《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基礎上,開展“班級小星星”評選活動,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通過衛生、紀律、兩操、禮貌、好人好事和愛護公物等內容,每周公布學生量化得分情況,增強了學生爭當先進的意識,同時也規范了學生的行為,為打造平安校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四)保護環境的教育
習總書記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小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我們做老師,尤其是班主任要教育學生保護環境,愛護環境。學校通過宣傳櫥窗、校園廣播等積極宣傳,感受校園的文化氛圍。作為班主任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比如看到地上有紙張,主動拾起。發現學生主動撿紙屑,愛護花草的行為,對學生進行鼓勵和表揚。現在學生的環保意識明顯增強。
上好體育、音樂、美術、勞動、信息教育等課程,讓學生在美育藝術中得到熏陶,在音樂的美感中得到快樂,在體育鍛煉的辛苦中得到成功。活動塑造了他們完善的人格,提升了他們的道德素養。
二、在班級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帶領全班學生快樂成長
(一)開好每一節班會,每次開班會前推選會議主持人,讓班上的每一位同學積極參與,充分聽取學生的意見,集中大家的智慧,解決班級中出現的問題。讓有問題的學生在輕松、和諧的環境中得到大家的幫助,表示今后改正的態度。利用班會教育可以讓每個孩子得到充分的展示,搭建孩子展現自我的舞臺(適合小學中高年級),讓每個人都成為主角,讓教育的效果最優化。
(二)“陽光少年”的特色養成教育,我們的經驗是把小學生養成教育編成朗朗上口的《陽光好孩子》,以歌詞為行為準則,以歌激情,以歌導行。規范學生行為,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三)建立班級學生家長微信群。在群里表揚熱愛學習,熱愛勞動,拾金不昧,尊敬老師,友愛同學,誠實守信的學生。如果有的學生有缺點,學習成績不好等,不在家長群里公開批評,開通那個要與之溝通的家長微信,個別交流。還可以在家長群了解哪些孩子在家孝敬父母,認真學習,樂于做家務,文明禮貌等。
三、制定班級規定和班級程序,顯示民主和諧管理的風尚
班規是建立良好的班級紀律、形成良好班集體的有效措施。按照制定班規的程序,讓全班學生參與制訂班級規則。通過大家民主討論、協商或投票表決的方式制訂的班規,大家更容易接受,更能自覺履行行動公約。在班規的約束下,逐步養成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提升學生的道德水平。
結束語:
班主任的工作任重而道遠,在班級管理中,大家的管理方式可能更科學,更實用。當然,特殊的孩子還是要特殊的教育方法。
參考文獻:
[1]吳向軍 怎樣當好班主任[J] 祖國 建設版 2014(1).
[2]魏書影 班級管理之我見[J] 宿州教育學院學報 2015 11(5).
[3]李小艷 邢滿榮 談班級管理工作中的創新[J] 教育教學論壇,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