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霞
摘 要:眾所周知,國學經典是我們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華,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精神的根基。誦讀國學經典對于我們提升自身境界、豐富自身內涵、開闊自身胸襟、凈化自身靈魂、啟迪自身智慧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國學經典簡潔而不簡單,短短數語卻有悠長韻味、深遠意境,就像孔子所說“不學詩,無以言”。自從我們學校開展國學經典誦讀活動以來,我始終以“誦讀中華民族之經典,弘揚中華民族之正氣”為導向,結合學校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激發學生的誦讀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誦讀習慣。那么,如何將經典誦讀滲透到語文教學中,這是每個語文老師在探討的問題。下面我就自己教學的幾點心得和大家共勉。
關鍵詞:經典誦讀;道德;古詩文
一、在常規語文教學中滲透經典誦讀
語文是進行人文教育的主戰場,人類幾千年燦爛的文化在語文教材中有了充分的體現。
首先,我們學校利用早讀課、課前三分鐘、晚自習等時間,等帶領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進行經典誦讀。甚至我們把經典誦讀作為班級集合的一種信號,不僅有利于學生積累知識,且書聲瑯瑯,情緒昂揚,還有利于集中注意力,上好語文課。同時,反復這樣訓練,通過不斷的潛移默化、熏陶感染,可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誦讀經典的興趣,有的學生甚至能背誦更多的名言佳句。
其次,通過不斷的吟誦古典詩詞,能讓學生感受文字的節奏美、音律美,這也是讀書人的一大享受。好文章誦讀得多,學生自己的寫作能力在不知不覺中也就得到了提高。比如,現在我校很多學生能夠在自己的作文中運用所學詩句和經典古文來為文章增加底蘊。還有些學生能夠模仿所學詩歌進行寫作,雖然詩作還顯稚嫩,但充分說明誦讀經典已經充分滲透到語文教學當中來了。
二、在人文精神熏陶下進行經典誦讀
源遠流長的國學經典,是文化藝苑中經久不衰的瑰寶。我們讀經典詩文,就是在接觸和感受一顆顆鮮活的心并與之共振。我們從屈原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感到一顆憂國憂民、上下求索的高潔之心;我們從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看到了一顆追求自由、向往和平的平常之心。每當讀到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誰不對他獨立清高的人格而仰慕呢!每當我們讀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誰不為他那大度寬容的人道主義情懷所感呢?……誦讀經典,口誦心唯,咀嚼體悟,共鳴感情,自然就潤養身心,化育靈魂,鑄造人格的支柱,積蓄著精神原動力。誦讀經典,欣賞中華千年文明最精美的結晶,含英咀華,探尋意境,感受縈繞在意境里的美好情思,沉潛到文化的深層,感悟人生真諦與宇宙哲理,可以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和人文素養,提高對人生世相的洞察力與感悟力,可以使人性完善,使名利心淡泊,使靈魂凈化。
三、在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中滲透經典
反復誦讀是最有價值的經典,它能夠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學生的自身修養;他能夠讓學生中陶冶其性情,開啟智慧。例如,我們讓學生吟詠背誦的《三字經》《論語》,趁學生心性純凈時,耳濡目染于圣賢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之中,以達到潛移默化其氣質的目的。常言道“腹有詩書氣自華”。我很喜歡這么一句名言警句“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希望學生平時就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注重細節的嚴謹學習作風。而長期的誦讀經典,可提高學生閱讀古詩文的能力,為高中學習文言文打下堅實的基礎。而且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的智慧寶藏,也一定可以陶冶他們的心靈,開闊他們的心胸,端正他們的品行。
打造書香校園,浸潤學生心田。倘若在語文教學中強調誦讀,學生誦讀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再加以融會貫通地運用,日積月累,學生說起話來,一定會妙語連珠;作起文來,一定會妙筆生花!那么,我們又該如何選擇誦讀的材料呢?我認為應該在學生中開展《論語》《道德經》《大學》《中庸》《孟子》、唐詩宋詞名篇等國學經典的誦讀活動。我們語文組積極響應學校“打造書香校園,誦讀國學經典”的號召,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在組長張老師的帶領下,組織本組教師編寫了國學經典讀本《中華經典美文》,我有幸參與了編選工作。《中華經典美文》選取了《論語》《大學》《中庸》《孟子》《千家詩》《古文觀止》、唐詩宋詞名篇以及語文課程標準所規定的優秀古詩文背誦篇目,讓不同學段的學生都能從中有所收獲。
我在教學中,以《中華經典美文》為依托,充分利用早讀課,校本課,或平時的上課時間,讓學生大聲朗讀、自由誦讀或小組誦讀,學生通過反復朗讀,既熟悉了文本,又強化了記憶。學校也為此開展了各種各樣的活動,以活動激發學生誦讀興趣,檢查學生的學習成果。如,為了在全校推廣普通話,傳承優秀文化,學校在五月份組織了“傳承優秀文化,唱響中國夢”中華經典詩文誦讀比賽。我所帶的兩個班分別榮獲一、二等獎,使學生很受鼓舞。
蘇軾曾說過“經典一部,勝雜書萬本”,而現在,這已經成為很多人的共識。誦讀經典,不但能加強學生的記憶力、集中注意力,使其身心平衡發展,自制力和自覺性得以提升。長期的經典誦讀還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而且,對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操、樹立正確人生觀有極大的好處。為此,我們努力要做的,就是讓學生從小就沐浴經典、浸潤書香。
參考文獻:
[1]葉留香.國學經典誦讀實踐研究——以南京某小學為例[J].華夏教師.2017(17).
[2]孫亞姝.國學經典誦讀與語文教學的整合[J].西部素質教育.20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