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上旬香港爆發“反修例”風波以來,多起非法示威和暴力行為已嚴重擾亂香港經濟秩序,造成重大損失,僅股市蒸發就達5000億美元。有跡象表明,這些行為不僅造成經濟加速下行風險、沖擊支柱行業等顯性損失,也造成了損害香港形象、動搖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等隱性損失。
近日,香港特區政府公布,香港經濟繼續面對顯著的下行壓力,2019年第二季本地生產總值按年僅輕微增長0.5%,較上一季0.6%的增幅稍慢。
香港特區政府經濟顧問歐錫熊指出,當前香港經濟形勢嚴峻,面臨顯著下行壓力,2019年上半年經濟狀況是2009年以來最弱的。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8月初也直言,當前香港經濟下行很快,其嚴峻程度已經超過此前的非典、金融危機時期。
2018年香港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8453.17億港元,首次被深圳超越,如果按照香港政府預測,2019年香港的GDP很可能與2018年持平,那么暴力示威對于香港經濟的直接損失就接近千億港元,而香港的GDP很可能在2019年被廣州超越。
香港支柱行業正遭受不同程度的沖擊。首當其沖的是旅游業。根據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的信息,香港的旅客人次同比增幅已由6月的正值逐漸變為負值,8月初跌幅變為31%。
貿易和物流方面,作為全球客運第三高的國際航空樞紐,香港國際機場占所有出入口貿易總額高達42%,機場癱瘓對香港經濟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香港機管局統計數據顯示,香港機場癱瘓一日,會導致客運量損失20.6萬人次,空運貨值損失101.6億港元,機管局盈利減少2285萬港元。而暴徒圍堵的5天里,光是機場的損失就接近千億港元。
工商方面,特區政府財政司總結各項商務狀況調查結果,其中中小企業營商信心指數跌至3年來最低水平。香港中小型企業總商會會長巢國明談到,如果情況再惡化,香港可能出現眾多企業倒閉現象,失業率會上升。(綜合中新網、南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