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重慶市、上海市、陜西省、北京市陸續調整了最低工資標準。7月24日,人社部公布了最新的全國最低工資標準。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份,上海市以2480元/月的月最低工資標準領跑全國,北京市24元/小時的時薪為全國最高。
最低工資標準即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或在依法簽訂的勞動合同約定工作時間內提供了正常勞動的前提下,用人單位依法應支付的最低勞動報酬。
人社部公布的最低工資標準包括月標準和小時標準2類。一般來說,月最低工資標準適用于全日制就業勞動者,小時最低工資標準適用于非全日制就業勞動者。各地調整最低工資標準時,往往都會同時調整這2類標準。
? 看最低月薪——數據顯示,全國32地(31省份以及廣東省深圳市)中目前已有7個省市的最低工資標準突破了2000元/月,依次為上海市2480元/月、深圳市2200元/月、北京市2200元/月、廣東省2100元/月、天津市2050元/月、江蘇省2020元/月、浙江省2010元/月。
? 看最低時薪——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廣東省最低時薪均超20元。北京市以24元/小時的最低時薪領跑全國,其他依次為上海市22元,天津市20.8元,廣東省20.3元,深圳市20.3元。而遼寧省最低時薪僅為10.6元,和標準最高地區北京的差距達到1倍多。此外,時薪較低的地區還有黑龍江省(12元/小時)和云南省(13元/小時)等。
(摘自《人民日報·海外版》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