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萍
摘 要:賞識教育,是指用賞識的眼光看待學生,當學生做得好時及時地給予鼓勵和表揚,同樣當學生犯錯誤時也能夠委婉地進行提醒,使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本文將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來談一談賞識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賞識教育;初中語文;應用
前言:初中生正值青春期,叛逆心理滋長,有時候嚴厲管教反而會適得其反。所以說,賞識教育不僅順應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而且充分滿足學生的情感需求,使教學得以更加順利地進行。那么,針對初中語文教學,賞識教育具體該如何應用呢?
一、降低對學生的期望值
教學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以為學生懂得的知識他們卻并不知道,講過許多次的知識點考試時還是會有人錯......其實這都是正?,F象,如果學生懂得的知識很多,那還要我們老師做什么呢?歸根結底,很多教師對學情的認知不夠,才產生對學生的失望情緒,再將這種情緒帶到教學中,無疑形成了惡性循環。因此,正確認識學生的認知水平才是賞識教育的基礎,否則無論學生怎樣做都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作為一個接受過漢語言文學高等教育的成年人,學生的知識水平、思維方式等在我們眼中當然是幼稚的,如果以自身作為衡量標準,對學生也是不公平的。只有學會站在學生的角度來想問題,降低對學生的期望值,最好將學生想象為什么都不會,這樣一來,當學生有超乎意料的反應時,反而會很驚喜。特別是學生剛上初一時,最好不要參考學生的小學成績,以免戴著有色眼鏡去看待學生,讓所有人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從零開始,會為后續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例如,某位學生的語文成績較差,積累量不足,理解能力不強,甚至提筆忘字。但是我們不能因此而否定他,不能要求全體學生都能成為優等生,要降低期望值,鼓勵學生循序漸進的進步,賞識他們的優點。通過觀察我發現某學生的字書寫很漂亮工整,于是我將他書寫的文章張貼到教室的墻上,讓其他學生去學習參考他的書寫。通過這樣的賞識教育激發了該學生的上進心,從而努力學習,最后達到中等水平。
二、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看法
作為一門人文學科,語文教學中的很多問題都沒有標準答案一說,只要擁有自己的觀點,并且自圓其說就可以。因此,語文課應該成為學生積極發言、百家爭鳴的重要平臺,不應用所謂的參考答案去束縛學生的思維。面對一些開放性的問題,多鼓勵學生勇敢地進行表達,不但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而且能夠從真正意義上促進學生的個人發展。當然,這也要求我們做到:首先,不以答案論成敗,只要學生做到勇敢自信地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就是值得肯定的;其次,用心聆聽學生的想法,并給出有針對性的評價,讓學生感知得到自己是被老師重視的;最后,鼓勵學生在人前講話,擴大參與度,特別關注那些平時性格內斂、在班級中存在感低一些的學生,多給他們一些戰勝自我的機會,在語文課上幫助他們重樹自信。
例如,在處理“電子游戲的利與弊”這一問題時,我根據學生的想法,將他們分為正反兩方進行辯論,最后分別總結出其利弊,為學生這篇議論文的寫作奠定基礎。辯論過程中,我并沒有過多干預,只是稍加引導,認真傾聽,觀察每個學生的表現。辯論結束后,及時地予以點評。有的學生在辯論中的表現的確為老師和同學帶來不小的驚喜,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到,學生比我們想象的要更有力量。
三、在維護尊嚴的前提下善意提醒
當然,賞識教育并不是說不分情況地一味鼓勵表揚,即使學生犯錯誤也包庇袒護視,而不見。“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人都會犯錯,更何況成長中的孩子。當學生做錯事時,以委婉的方式提醒他,起到糾正的作用,幫助他臻于完善,豈不是也是一種賞識?這樣會使學生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成長。初中生正值人生最好年華,自尊心強,所以即使是批評也要注意方式方法,掌握這門藝術,才能更好地被學生所接受。第一,要充分尊重學生。每個人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個體,學生也是如此,他們具有著主體性。尊重學生,學生才會尊重你。第二,要以平等的身份和學生交流。如果以高高在上的姿態面對學生,會引起學生的反感。第三,試著理解學生。有過一段時間的教學經驗后就會發現,有時問題并不是我們看到的那樣。學生即使是犯了錯誤,在了解過后才會發現也是有原因的。我認為如果不是原則性問題,多數都可以原諒,只要告誡學生引以為戒,下次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就可以了。
例如,一名學生在課堂上走了神,我裝作不經意地來到他的身邊,用手指輕輕地敲了敲他的桌子,學生頓時回過神來。這個動作幅度小到只有附近的學生能夠感覺得到,但又起到了該起的作用,讓學生意識到,“老師注意到我了,并保住了我的面子”。
結束語:總而言之,語文是一門人文學科,語文教學中運用賞識教育往往能夠起到潤物細無聲的重要作用,幫助學生重拾自信,勇敢面對困難。讓我們以陽光的心態來教書育人,用優美的母語來塑造人性吧!
參考文獻:
[1] 胡婷欣.賞識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語文課內外,2019(33).
[2] 張愛玉.賞識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