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般來說企業都會制訂自己的財務目標,制訂目標就得分析影響目標實現的因素,以及這些因素之間的關系、影響和演變。近年來,美國和歐盟等經濟體主張貿易保護主義的勢力越來越大。特別是美國特朗普政府主張“美國第一,美國優先”,他們認為過去的經濟全球化和國際分工體系有利于中國等發展中國家,而美國的民眾利益、企業利益和國家利益受到損失。全球化和國際產業鏈分工導致美國部分實體產業空心化和失業率上升,全球化帶來的好處和收益被美國華爾街和高科技公司等美國精英階層所壟斷,普通民眾的生活條件和福利并沒有得到改善。在這紛繁復雜的經濟環境中,影響企業財務目標的因素日益復雜。在此本文筆者做了一些梳理,分享給大家。
關鍵詞:企業:財務目標:影響因素
一、什么是企業的財務目標?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的日益進步,企業所呈現出的類型越來越多,也越來越豐富。各種各樣的企業從生產到服務;從日常生活到娛樂休閑,全方位滿足人們對于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品質的需求,企業促進和幫助人們追求和實現更加美好的生活。
企業按照產業大致可以分為:農畜牧業產品生產企業;工業日用品產品生產企業;文化和精神產品生產企業;金融業企業;貿易流通及服務型企業。按照法律規定的設立條件、程序以及組織結構,企業可以分為:合資企業、獨資企業、股份制企業、有限責任企業、國有企業、私營企業、全民所有制企業。按照規模可以分為:大型企業、中型企業、小型企業、微型企業。
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企業的發展經歷了幾個不同的歷史階段。改革開放之前,我國的企業基本上都是國有企業、集體企業。改革開放之后逐漸出現鄉鎮企業和私營企業,以及成立中外合資、中外合作企業。改革開放實施以出口為導向的外向型經濟的戰略,經過幾個經濟發展階段的探索和實踐,目前除了事關國家經濟命脈和軍事安全的特殊經濟領域由國有企業掌控之外,其他的經濟領域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都可以合規進入,從而形成比較充分的競爭,提高社會資源的利用率和效益。
企業的財務管理部門猶如人體的血液循環系統,制造新鮮血液并且輸送血液至全身的各個器官,以維持身體機能的正常運轉,保持身體的健康。
每個企業的財務狀況不同,因此制定的財務目標也會不同。企業的財務職能是對日常的財務活動進行有效的管理,理順經營活動周圍和內部的財務邏輯關系,以保證企業的健康運行。一個企業正常且健康的運營,必須在財務目標的指引下,進行良好的財務管理。企業運轉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進行必要和有效的財務管理,使得資金的占用和使用最小化;避免資金風險;提高資金使用的效率,產生最大的經濟效益,實現企業綜合價值成長(包括股東利益;經營者和員工利益;相關方的利益)以及企業社會價值的最大化。
企業對于市場經濟的服務功能越強,企業對社會和國家的經濟貢獻度就會越大,企業在社會經濟價值鏈中的位置就越重要。
二、影響財務目標實現的因素
制定企業的財務目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合理且明確的財務目標可以使企業的股東、管理者、員工能夠團結一致,為實現這個共同的財務目標努力。企業的財務目標體現的其實是企業內部的深層次的利益分配問題,把影響財務目標實現的各個因素之間的利益進行綜合協調,產生正向的合力和動力,最終促成財務目標的實現。影響財務目標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企業的所有者(股東)
股東即企業的所有者,企業的股東可以是國家、法人單位、個人、外商。企業的所有者需要按照投資合同、協議、章程的約定履行出資義務,以便及時形成企業的資本金,企業利用資本金進行生產經營活動,企業實現利潤后需要按照殷東的出資比例,或者投資合同中章程的規定,向股東支付利潤。企業與股東之間的財務關系體現了所有權的性質。作為股東,在企業財務目標的制訂上具有指導權和決定權。財務目標往往反映了股東對于企業的發展方向、發展速度、發展規模的意志。殷東對于企業的經營活動和財務目標是否能夠實現有著重要的影響。
(二)企業的經營者(管理層)
企業的管理者也就是企業的經營者,他們受股東委托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管理。管理者通過自身的知識技能、管理能力:通過努力工作使得企業獲取良好的經濟效益,為企業創造更多的財富。同時,管理者可以根據與股東之間達成的管理協議獲得自己的經濟收益。企業的經營者是企業能否實現財務目標的關鍵因素。
(三)債權人
企業除了利用股東投資的資本金進行生產經營活動之外,往往還需要借入一定數量的資金用于降低企業的資金成本,擴大企業的經營規模。出借資金給企業的一方就是債權人。企業的債權人主要有:債券持有人、貸款機構、商業信用提供者、出借資金給企業的單位和個人。企業利用債權人的資金,需要按照約定的利息率及時向債權人支付利息。在債務到期時要合理調度資金,把本金歸還給債權人。債權人對企業的財務目標的實現具有一定的影響。
(四)政策因素
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一般都會受到國家產業政策的影響,一些新興產業受產業政策的影響比較大。比如,新能源汽車、光伏發電產業、芯片制造產業等。這些科技含量高的產業是國家重點扶持的產業,在金融、財政、稅收等方面享受到各種優惠政策。顯而易見,這些產業的財務目標是否能夠實現與國家的產業政策密切相關。
(五)經濟環境因素
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之后,我國的企業逐步進入國際產業鏈分工體系,國際的經濟和金融形勢對企業的發展都會有非常大的影響。國際經濟、金融的變化都會影響企業財務目標的能否實現。
三、各個因素之間的演化和相互作用
影響財務目標在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中呈現出一種動態的變化。各個因素之間互相作用、互助影響、不斷演化。企業就像一個進行大合奏的樂隊,如果各個因素能夠像各個樂手一樣協調充分,就能演奏出一支精彩紛呈的樂曲。反之,如果各個因素互相影響,互相牽制,那么財務目標就不可能順利實現。
企業的所有者、經營者對于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和企業的發展有著共同的責任和目標。企業的所有者希望企業用最小的經營管理成本來獲取最大的財富增長,而經營者則希望自己能夠享受更多的經營成果,提高自己的薪資和福利等。如何來平衡企業的所有者和經營者之間的利益關系?企業需要制訂一套雙方能夠接受并且行之有效的獎勵、約束和懲罰機制。運用這套績效機制對經營者進行考核以及獎懲,目的是讓經營者能夠更加自覺地追求財務目標的實現,規避生產和經營管理的風險,使得股東財富最大化。企業的所有者有權解聘工作失誤或者違法違規的不合格經營者,從而保證企業的利益。企業的所有者和經營者之間的關系簡單而又復雜,是企業財務目標能否實現的關鍵因素。企業根據業績給予經營者股票或者期權的績效獎勵,可以增強經營者對于企業的歸屬感和忠誠度。
企業的所有者即股東,根據出資比例分為大股東和中小股東。大股東即控股股東持有企業的大多數股份,他們能夠左右股東大會或者董事會的決議,往往會委派企業的最高管理者,從而掌握企業的重大經營決策權,擁有對企業的控制權。人數多但是持有股份數量較少的中小股東基本上沒有機會接觸企業的經營管理,他們的權利很容易被大股東以各種形式侵害。這些矛盾的存在需要企業建立一個公平的治理結構,大股東和中小股東之間達成合
理的保護中小股東利益的有效機制,增加企業經營管理的透明度,及時發布完整且真實的企業生產經營信息,從而增加中小股東對企業經營管理的了解和參與,為實現企業的財務目標共同努力。
企業的所有者(股東)向債權人借入資金用于企業的生產經營或者投資,雙方簽訂債務協議,約定利息和本金歸還期限。企業的所有者在資金使用上如果沒有遵守雙方協議造成債權人的損失,債權人有權通過法律途徑進行維權。在這種情況下,本來促進財務目標實現的這兩個因素就會演變成阻礙財務目標的實現。
企業所處的政策環境(political)、經濟環境(enviroment)、社會環境(social)以及科技環境(rechnology)都是影響企業財務目標的重要因素,它們有時候會單獨影響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但更多的時候會產生綜合的影響力。這四個因素產生疊加效應甚至會演變成殺傷力巨大的“核武器”,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產生重大的影響。比如:2018年美國對中興公司的制裁,美國供貨商停止提供芯片,而中興公司也沒有替代產品,這就造成了中興公司運營停擺,引起慘重的損失,這樣的話原定的財務目標當然也就無法實行了。
四、結語
影響企業財務目標的這些因素不是簡單而又獨立的。企業就像一個由各個系統組成運行的復雜生命體,每個系統都要保持良好的健康,系統之間需要保持運行的和諧。對于影響財務目標的各個因素,企業需要進行觀察、預判和預防,制定符合各方利益的章程和簽訂相關協議。對于影響財務目標的因素之間的演變,要提前準備應對方案。總之,將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的風險最小化,把經營者的貢獻率和資金的使用效率最大化,積極有為為社會做出企業的最大貢獻。
作者簡介:
方育新,上海育文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