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財務管理作為現代企業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對企業運營管理的各個方面都會有所影響。各大國有企業為了提高財務管理工作成效,為企業發展創造更大的空間,開始關注并重視業財融合在企業內部的開展。業財融合在國有企業內的實施不僅可以提高財務管理工作的效率,還可以為相關業務活動的開展提供更有效的支持。但就目前情況來看,業財融合下大部分國有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些許問題,企業只有對相關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比較可行的策略才能提升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從而使企業獲得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業財融合;財務管理;國有企業;問題及措施
一、業財融合在企業發展中的意義
業財融合指的是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將財務工作和業務工作進行融合,在業務流程中融入財務管理的工具和方法,在開展財務管理活動時又能對業務活動的開展情況有所掌握,從而為企業管理層決策活動及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更有參考價值的信息,對企業發展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有利于提升企業的業務效益
以前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和業務工作都是相互獨立的,導致部分業務人員在開展相應活動時缺乏一定的財務管理意識,只一味追求業務規模的擴大,忽略了此過程中成本投入和綜合收益。而業財融合在國有企業內的有效實施使相關人員在開展相關活動時更注重其所帶來的綜合收益,并在此過程中有意識地對投入成本進行控制,有利于企業業務效益的提升。
(二)有利于提高企業的風險管理水平
業財融合在國有企業中的實施可以實現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對相關財務風險的及時反饋和解決。在此過程中,風險管理人員可以參考更有價值的信息數據制訂可行性更高的風險預防及應對措施,盡可能減小相關財務風險對企業經濟效益的影響。同時,相關人員又可以根據反饋信息對財務管理、業務管理以及風險管理流程進行調整和完善,使企業的風險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三)有利于推動企業的信息化升級
在現代化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國有企業必須加強其自身信息化建設,緊跟時代發展腳步,為企業贏得更大的發展空間。但目前大部分國有企業的信息化建設都比較滯后,各部門之間的信息難以得到及時有效的交流和溝通。業財融合在國有企業內的實施剛好可以改善國有企業信息化建設滯后的局面,其可以推動企業改變傳統的思維模式,滿足當下企業發展的多維度需求,對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推進十分有利。
(四)有利于提高決策的科學性
國有企業實施業財融合后財務部門和其他部門之間可以得到更加及時有效的信息交流,可以加深財務人員對市場信息的了解,便于為企業管理層提供更加真實可靠的信息,有利于管理層及時掌握企業現下的財務情況、盈利情況等,對決策活動的開展產生直接影響,使企業決策在市場規劃、業務發展等方面更具有科學性。
二、業財融合下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所存在的問題
(一)業財目標不一致
就目前情況看,大部分國有企業的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均處于互不相關的狀態,業務工作和財務工作之間的聯系較弱,對企業整體發展極其不利。部分國有企業雖然在內部開始推行業財融合,但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的目標缺乏一致性。業務部門一般更注重銷售工作,而財務部門則更關注核算工作,兩個部門的管理方向差異較大,增加了相應管理工作的難度,不僅不能互相促進,還阻礙了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信息化水平較低
隨著現代化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其在各行各業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國有企業在推進業財融合的過程中也要加強自身的信息化建設,但就實際情況看大部分國有企業的信息化水平依然比較低,難以貼合業財融合的實際需求,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企業各部門的信息化系統未得到有效整合,各信息系統之間互相獨立,難以得到及時交流和溝通,信息的共享程度較低。第二,由于企業各部門對信息系統的要求不一,因此無法對各信息系統進行整合,大大減弱了信息系統的服務功能,對業財融合工作的開展產生一定的阻礙作用。
(三)業財融合人才短缺
目前在國有企業的財務部門中大部分員工都是核算型的基礎財務人員,業務管理型的管理會計人員人數較少,對業財融合工作的開展極其不利。核算型的財務人員將更多精力投入到記賬、核算、財務報表制作等方面,對企業線下的生產動向了解較少,且對采購成本的核算缺乏實際考察,財務核算工作難以深入到企業內部,形式主義較為嚴重。另外,核算型財務人員也難以對實際支出,和預算之間存在的差異進行科學有效的分析,為企業相關業務活動的開展和運營管理工作提供的財務技術幫助有限。
(四)現有的財務管理系統難以滿足業財融合需求
目前部分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系統與推進業財融合的實際需求之間存在一定差異,主要由于大部門企業的財務管理系統和業務管理系統之前往往都是兩個相對獨立運行的系統模塊,其操作流程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且其內部編碼和標準等方面也有較大區別,導致財務管理系統在相應工作中所發揮的實際作用有限。同時,由于系統存在缺陷,財務部門對相關數據信息的監督審計工作也會受到影響,從而對相關業務活動的開展產生影響,業財融合工作的推進必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三、業財融合下企業推進財務管理工作的措施
(一)統一業財目標
國有企業開展業財融合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增加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之間的聯系,實現兩個部門的高效融合。不僅可以提高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還可以為企業長期發展提供更加有效的保障。企業在統一業財目標方面首先要對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的管理思想進行統一,加強相關人員對兩個部門工作的了解,便于在開展相關工作時兩個部門之間的配合可以更加高效。當一個部門遇到難題時,另一個部門要及時參與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以便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案。然后,企業要將業務、財務部門的目標進行統一,并將兩個部門的績效掛鉤,促進相應目標的有效實現,推動業財融合在企業內的順利開展。
(二)加強信息化建設
國有企業在加強信息化建設方面可以從以下三點人手。第一,國有企業要加強內部員工對信息化建設的認識,并從財務管理的角度對財務管理信息化水平進行提高。不僅有利于財務管理的轉型和升級,還有利于財務管理質量和效率的提高。第二,國有企業要以自身實際情況為基礎推進信息化建設,使其真正符合企業發展的實際需求,不要盲目追新,避免發生建設過度的現象。同時,企業還要加強財務管理信息共享平臺的建設,并加強各信息系統的整合工作,保證部門之間可以得到及時溝通和交流,以便為財務管理工作提供更好的服務。第三,企業要做好對各信息系統的升級維護工作,明確相關人員對信息系統的訪問權力和信息系統的使用規則,為信息安全提供保障。
(三)加大人才培養力度
在加大人才培養力度方面國有企業可以從以下三點人手:第一,國有企業要加強內部人員對財務管理知識和方法的認識,為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營造良好的環境。第二,企業要加強對財務人員知識和技能的培訓,推動其向管理會計方向轉型。與此同時,企業還可以對外招聘管理會計的專業人才,為業財融合工作的開展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第三,企業要重視對財務人員責任感和職業素養的培養,推進責任承擔制,確保相關制度的有效落實。
(四)加強硬件建設,提高基礎支撐能力
在加強硬件建設、提高基礎支撐能力方面國有企業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設立業財融合體系管理中心,以便對業財融合的實施工作進行及時有效的監督、指導,把握業財融合實施進程。業財融合體系管理中心的核心人員既要包括財務部門負責人,又要包括業務部門負責人,還要包括監督部門負責人,同時還要制訂科學合理的工作機制,推動業財融合工作的開展。
四、結束語
本文以業財融合下的財務管理工作為中心,首先對業財融合在企業發展中的意義進行簡述;然后對業財融合下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最后提出業財融合下企業推進財務管理工作的措施,希望對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張小會.關于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業財融合問題的若干思考[J].全國流通經濟,2018(8):40-41.
[2]魏薇,新形勢下國有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業財融合問題探析[J].當代會計,2019(2):48-49.
[3]紀曉翠.淺析業財融合在財務管理中的問題及對策[J].西部皮革,2019,41(9):96.
作者簡介:
胡文君,南京幕燕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江蘇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