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訓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造成技術貿易逆差的內部因素與外部因素,并針對問題提出幾點個人建議,旨在扭轉技術貿易逆差,推動我國技術貿易發展,帶動國民經濟加速增長。
關鍵詞:技術貿易 ;逆差;原因;建議
引言
技術貿易逆差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因此,我們必須正視它,而就目前技術貿易而言,我國雖然以在技術貿易領域有所建樹,但依然有所欠缺,這也導致了技術貿易進出口逆差的存在,故而,如何縮小技術貿易逆差,是實現國民經濟增長的當務之急。
一、我國技術貿易發展現狀
就現階段情況而言,我國技術貿易依然“重視硬件、忽視軟件、重在引資、輕在技術創新”,部分核心技術仍然需要依靠發達國家,例如在半導體領域,其核心技術基本被日本、美國所掌握,造成我國的科技產品發展受限。另外,在進出口技術方面,雖然有所提升,但出口額卻仍然低于進口額,從而產生了貿易逆差現象。
二、我國技術貿易逆差產生的原因
1、外部因素
新興工業化國家的快速發展和技術提高是我國技術貿易逆差產生的原因之一。東盟、南美等國家高新技術產業競爭激烈,發達國家的高精尖技術對技術進口國有強大的吸引力。我國技術主要是對發展中國家實用性較強,但技術出口范圍相對較小。受人民幣的持續升值的影響,一些過去進口我國技術的發展中國家轉而進口東盟、南美等新興工業化國家的技術,對我國的技術出口產生不利影響。
2、內部因素
一是高科技人才匱乏。人才評價體系不科學,人才難以脫穎而出;企業對技術人才的重視程度不足,繼續教育不到位。二是原始創新和系統集成創新能力不足。我國偏重于技術、設備的引入,忽視技術的消化、吸收和創新。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缺乏對高新技術產品的研發,科研效率低,投入產出比例不合理。三是知識產權保護制度體系不健全。政府立法滯后與空白,缺乏配套的法律保障,對新技術的保護范圍有限,缺乏系統化、實質性的法律保障體系。知識產權執法力度低,導致知識產權的保護無法達到目的。四是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淡薄。一方面,專利和商標等無形資產是一筆財富,而我國多數企業缺乏對知識產權保護國際規則的研究,企業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較差。另一方面,企業習慣性借助低勞動力成本及價格優勢運營,在與國外掌握核心技術企業的角逐中處于劣勢。
三、解決逆差問題的建議
1、政府層面
(1)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為我國的技術進出口創造良好的內部環境與寬松的外部條件,加快建立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和貿易法律體系。加快推進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與保護工作,給企業提供完善的專利信息與知識產權法律服務,促使企業逐漸養成自覺保護知識產權的習慣,提升使用知識產權制度的能力與水平。
(2)加強與國外的溝通交流
從政府層面來拉動各國對我國的技術進口,為企業創建一個良好的外部貿易環境,以提高國外企業從中國進口的興趣和信心,促進我國與各國的良好技術貿易關系的改善。
(3)支持企業技術創新
對引進的技術設備等進行合理合法的研究、消化、吸收與創新,企業通過技術創新,使我國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對世界技術進口國的吸引力會不斷上升,各國將開始進口中國技術,隨之中國技術貿易逆現狀問題逐漸減輕。
(4)放寬技術出口資格條件
我國規定從事技術出口企業的資格條件是每年技術出口金額達到一千萬美元以上,但我國的技術貿易出口處在初級階段,許多企業達不到目前的金額指標。這些“標準”應該修正,以便使更多企業獲得外貿經營自主權,增強企業活力。這是改變技術貿易逆差的重要條件。
(5)發揮高精尖技術人才作用
一方面,政府應在高新技術人才的工資待遇、社會福利等多方面為技術人才創造良好的環境,充分發揮技術人才的力量;另一方面,政府應制定制度使人盡其用,促進高新技術人才更好的開發研究新技術,提高我國技術出口量。
2、企業層面
(1)提升企業科技實力,實現高新技術獲得方式多樣化
企業通過多邊合作機制和外國企業達成聯盟,獲得技術上的支持;企業在外國設立研究機構,采取聯合研究,以獲得先進技術;加強政府非政府組織、企業交流和合作;并購發達國家企業來獲得先進技術,吸引其他國家企業引進我國的高新技術,技術出口擴大,縮小我國技術貿易逆差。
(2)積極研發高新技術產品,提高自主技術創新力
提升核心技術知識產權的擁有量和運用能力才是我國企業解決逆差問題的根本之道。企業創造自主品牌,研究和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產品和新技術,增強我國技術出口競爭力。引導企業研發技術人員參加學習專利檢索、專利基礎知識等講座及培訓,加強企業人員的專利意識,促進企業完成自主創新。
(3)利用WTO規則,參與國際技術貿易
企業要普遍領會和熟悉WTO有關國際技術貿易法則,積極主動加入到全球競爭、融入全球科技體系當中去。認真分析研究WTO有關國際技術貿易規則的特殊性、復雜性、程序性,讓全世界真正了解我國高新技術,學習吸引外國高新技術。
結束語
綜上,技術貿易逆差是必然存在的事實,因此,我們應對其給予高度重視,并從自身角度出發,積極尋求與技術貿易強國的合作,加強高新技術研發與創新,從而縮小我國進口技術貿易逆差,推動國家經濟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史安娜,陶嘉慧.中美技術貿易國際競爭力比較研究[J].現代經濟探討,2019(3)
[2]劉美巖.我國技術貿易逆差問題淺析[J].中國經貿導刊(理論版),2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