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對綜合人才的創新能力要求不斷提高的大趨勢下,在關注學生的專業學習與個性化發展的同時,大學教師也要重視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大學物理學科本身所包含的學科知識比較豐富,它不僅是自然科學的基礎學科,同時可以培養學生們科學思維、科學分析等能力。在全新時期的大學物理教學,必須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進行創新人才的培養,大學物理教學必須進行創新改革。本文就分析和探討了如何結合物理學科的特點,以培養創新人才為目標進行創新改革,并提出相關的策略建議。
關鍵詞:大學物理學科;創新人才培養;創新改革;策略建議
當前我國的各大院校中的物理教學長期以來都積累了很多教學經驗和優秀的教學資源。但是伴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大學物理教學也逐漸顯現出來一些亟需解決的新問題。首先,從社會對人才需要的角度來看,高速運轉的現代社會,社會分工越來越細,職位的劃分和技能需求更加專業及有針對性。這就說明現代社會對現代人才的專業能力方面的要求更加嚴苛,不僅要有極強綜合素養,還必須專而“精”。其次,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社會和時代都是在不斷向前發展的。尤其是全球化和區塊鏈的新發展形勢下,各個行業之間的競爭都特別大。這就要求企業必須不斷的提高和創新突破,因而就對創新人才的需求也就更大。再者,從大學物理學科的專業特點而言,物理學科本身就是一個極具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的學科,所以順應時代的要求進行物理教學的改革是必要的。
一、當前大學物理課堂教學面臨的狀況
當前大學的物理教學雖然取得了一些令人欣喜的教學成果,也培養了比較優秀的物理人才。但是在新時期的發展階段,物理課程教學仍然有一些問題需要改善和解決。首先,雖然大學的物理學科教學已經有了多年的實踐經驗,但是長久以來不變的課程教學模式,已經缺乏一定的教學針對性和活力。尤其是當代的大學生們他們的大部分都是95后,他們的思維更加活躍,所需要吸收物理知識的程度也不同。而長久以來的大學物理課程設置都是比較刻板化的,不具有獨創性和個性化。其次,在物理學科的教學方面,大部分的物理教師還是習慣用過去以往的理論灌輸式的教學方式進行授課,教學方式上缺乏創新和靈活性。這樣容易讓學生對大學物理學科的學習興趣大減。尤其在這種固化的教學模式下,大學生們就容易失去自主創新探究的意識和能力,失去想象力的研究學者無法探索出新的知識,進而就無法在物理專業領域有更多的創新。
二、使用多媒體和網絡進行大學物理創新教學的重要性
當大學物理教師利用多媒體和網絡來進行物理知識的授課時候,不僅可以讓大學階段的學生們更加了解物理專業課的教學目標,同時結合網絡和媒體課件,可以將物理學科中更多的新知識、有趣的知識點讓學生們看到,讓他們了解物理知識的理論如何應用于現實社會生活中,物理學家和前輩們都是怎樣一點一點不斷突破困難、攻克難關,從研究和探索出更多物理奧秘。這樣不僅可以打開學生的思維,擴展學生的眼界,還能更加堅定學生們學習物理的信心。比如,給學生們講物理的專業課內容時候,為了鼓勵他們自己進行自主創新,我就利用網絡和視頻剪輯軟件,在課堂上給學生們播放了課前我剪輯好的《激情的歲月》這部電視劇中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引爆的影視片段。這部電視劇講的就是新中國成立后我們國家第一顆自主研發的原子彈成功引爆的故事。然后結合這部影片,讓學生們看一下在當年如此艱苦環境又缺乏物資和研究設備的條件下,我們國家的科學家們、物理學家們是如何不畏艱難險阻,一次又一次試驗、研究、演算,從完全沒有基礎設備、物理資料,到最后通過大家一起的艱苦奮斗和刻苦研究,終于成功的引爆了原子彈,并為我國的現代物理奠定了基礎。通過這樣結合視頻的講解,去鼓勵他們在當代各種教學資源、研究條件充沛的情況下,大膽地進行自主創新研究。要讓學生們明白,我們已經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就更加應該勇于創新,通過自己專業上的不斷努力學習,為早日實現“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三、基于培養創新人才的大學物理教學改革策略
(一)改變以前主要以課堂“教”為主的教學方式
建立以學生為教學環節主體,采取課堂內外學生“學、辯和研究”、教師“講、教和引導”并重的多樣化多層次教學模式。倡導和鼓勵學生進行主動學習、自由思考和批判性辯論,加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科學想象力,開拓新的大學物理教學途徑,發展多樣化多層次考評機制和方式。
(二)對大學物理教師進行培訓,不斷加深新媒體教學的技能
從根本上來講,之所以現在仍有一些大學物理老師的教學方式上過于刻板和傳統,是因為他們對現代教學設備、網絡新技術方面掌握得不夠好。他們不了解的情況下,就會覺得沒有必要,覺得會耽誤時間,認為傳統的教學方式才是行知有效的,沉迷于其中,不想做出改變和創新。所以大學院校應該加強對物理教師的培訓,讓他們多掌握一些現代新媒體教學技能。學校要定期組織專門的講座,讓他們知道新媒體教學技能的優勢是非常強大的。
(三)學校要為物理專業投入更多教學資金,鼓勵學生進行專業創新
除了正常的大學物理實驗教學和課堂演示實驗,我們從基本力學、流體、熱學、電磁學、光學等方面的現象入手,提煉出一些普通物理模型,加大一些教學資金的投入,支持學生進行這些創新實驗。除了建立基礎的實驗平臺以外,還可以設置了一些創新實驗項目、競賽項目鼓勵學生進行申請參加并完成,同時予以獎學金的鼓勵。
結束語:
在平時的教學生活中,大學物理教師要多利用業余時間進行大學物理專業資料的搜集和整理,通過在課堂上利用新媒體教學設備和網絡資源,給學生進行更加具有創意和多元化的教學,讓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培養融入到日常教學環節之中。
參考文獻:
[1]龍毅剛.基于高校創新人才培養的大學物理教學改革的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9(07):124-125.
[2]蔣相站.基于培養創新人才的大學物理教學改革研究[J].亞太教育,2016(30):133.
作者簡介:
廖振興(1969年2月——),男,漢族,本科,講師,西南科技大學城市學院,從事物理學及物理實驗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