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成情
摘 要:德化一中在全校開展暑假讀一本好書的背景下,我認真閱讀了學校推薦的《扶放有度,實施優質教學》的這本書。本文從發現問題、找出原因、找出對策、總結經驗等方面,淺談班主任工作技巧。
關鍵詞:發現問題;找出原因;找出對策;總結經驗
德化一中在全校開展暑假讀一本好書的背景下,我認真閱讀了學校推薦的《扶放有度,實施優質教學》的這本書。結合十幾年的班主任工作以及身邊同事管理班級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讓我對班主任工作有所啟發,把它寫下來與各位同仁共勉。
一、發現問題
曾經有一屆我當班主任,在文理分科前,理科生完全放棄了政治、歷史、地理三科會考科目。為了獲得文理分科的好生源,我和隔壁班的班主任要求每天傍晚提早半小時晚讀政治、歷史、地理三個科目,班主任親自督陣。結果期末考試,兩個班級的三個科目的成績都分居年段倒一和倒二的位置。也曾經有兩屆其中的兩個班級,兩位班主任也相當負責,要求兩個班的學生每周日全體到班級自習,班主任經常到班級督修。兩位班主任的敬業精神,大家有目共睹。高一成績還十分優秀,可是成績卻一天天退步,高考成績在年段墊底。
班主任和學生的時間投入跟收獲很不能比例,這到底出了什么問題,值得我們思考。
二、找出原因
班主任的工作是一門藝術,不是投入時間就可以的。通過對學生的調查和研究,我認為出現以下問題。
(一)班主任管理簡單粗暴,學生來學校自習搞一刀切,不管是否愿意,把學生都集中到學校自習,一些不想學習的學生,經常遲到、早退、在班級吵鬧,影響其他學生的學習。
(二)班主任的主導作用沒有體現,沒有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學生不知道為什么要學,應該怎么學,不學的后果是什么。只一味地壓榨學生的休息時間,以至于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人到教室,心沒在學習上。
(三)學生良好的學習沒有養成,班主任事無巨細,什么都管,不敢放手。班主任成了監督學生的“保姆”,學生永遠不知自主學習。
三、找出對策
針對以上的教訓,我在2019屆的班主任工作,改變方法,以引導為主,管教為輔,努力讓學生成為管理自己和學習的主人。在這一年的班主任工作,我首先跟學生講清學習的目的,教他們怎么學習,鼓勵學生周末到校學習而不是一切。前期班主任到校陪他們學習,引導他們周末在教室做好限時訓練和復習。可以不來,但在教室必須認真學習。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形成“入室即學,入座即靜”良好習慣。此時的班級,無論老師是否來校,學生絕對是安靜地在學習。習慣養成以后,班主任就可以逐步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形成學習的主體。
通過一年的努力,功夫不負有心人,在2019年高考,我們的學生取得了十分優異的成績,得到了學校領導、同事、學生和家長的好評。本人也因此獲得了縣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
四、總結經驗
班主任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處于主導的地位,我們的任務在于“導”,就像唐僧帶領四徒弟取經一樣,雖然唐僧沒有什么本領,但仍能讓四個神通廣大的徒弟心甘情愿地跟他歷盡艱辛去西天取經。關鍵在于他能給四個徒弟一個堅定的信念——取經,取了真經就能修得正果,得道成佛。
如何才能讓學生死心塌地地跟著你,我的幾點做法供大家參考:
第一階段,我有一個示證的過程,“我來做示范,我來講道理”。這一過程,我們要讓學生明確學習的“目的”,而不是學習要達到什么目標。要讓學生知道為什么要學習,努力學習有什么好處,不學習會有什么樣的后果。比如,周末可以來限時訓練,鞏固一周的學習成果。做作業之前,要做好復習工作,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功”。認真學習要善于思考。學習要做好落實工作,不明不白做10份試卷,不如認真弄懂一道題,學明白一個知識點。這個階段,要引導學生制訂一個21天學習計劃,要讓學生知道一個什么樣的計劃才是確實可行的學習計劃,要讓他們知道堅持下來就可以養成一個良好學習習慣。
第二階段,我的引導和示范,“我們一起來嘗試一下”,跟學生一起來完成。在這一個過程,是一個因材施教的過程。班級管理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針對不同的學生,出現不同的問題,班主任要加以引導,讓學生心甘情愿地按你的要求去做。比如,一些學生不愿意參加學校的跑操活動,對跑操有一定的抵觸情緒,甚至以各種理由請假、溜號。針對這種情況,我開始會跟學生一起跑,示范怎么跑得整齊,怎么控制速度。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都這么努力,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努力跑呢?學生執行21天學習計劃時,讓學生自己思考:這21天里,我最大的收獲是什么?發現自己有什么改變?這段時間你有什么困惑?你遇到了什么困難?你想怎么去克服困難?你是怎么堅持下來的......當學生遇到問題時,我及時給予賦能,不斷地鼓勵他們,始終給學生一盞指路的明燈,讓學生堅持下來。
第三階段,同伴協作過程,“你們一起嘗試一下”,此時,讓學生制訂第二個21天計劃,引導學生成立學習互助小組,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互相監督,不斷地相互賦能,鼓勵對方堅持下去。堅持一段時間,良好的學習習慣就慢慢養成了。當然,此過程也會出現一些問題,此時,要充分發揮班委的帶頭作用,我也要及時發現、及時引導、及時糾偏。
第四階段,獨立表現的過程,“請你嘗試一下,做一個自律的人”。此時,學生的良好養成,已經不需要同伴和小組的互相監督,自己基本能夠管理自己,獨立學習,做好自己的行為,成自己的良好習慣。不管周圍有沒有同伴,也不管有沒有老師在,都能夠“不待揚鞭自奮蹄”,自覺學習,有效學習。
五、結束語
班主任的“管”是為了不“管”。“扶施有度”的班級管理模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順利實施,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但我們相信,只要用心去做,講究方式方法,認真學習良好的管理經驗,總有一天我們可以成功地將它做好。
參考文獻:
[1][美](DouglasFisher)(NancyFrey)徐佳燕,張強譯.《扶放有度實施優質教學》.福建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