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群
摘 要:鋼琴,吉它,這些是當今社會比較流行的說唱元素。我國傳統音樂中閃亮的璀璨明珠是說唱音樂,在1949年建國后它又被人們稱為曲藝藝術。中國的說唱音樂是用來講傳說、歷史故事及文學作品的藝術題材。它是音樂、表演藝術相結合的綜合藝術形式。早期它可追溯到周王朝,說唱音樂在現在流行社會中更加豐富。唐宋時期的說唱音樂更是精彩絕妙,它們的誕生注定著說唱音樂的輝煌。
關鍵詞:起源;早期說唱;《成相篇》;變文
一、說唱音樂的早期歷史
(一)說唱的起源
談起說唱音樂,它的歷史就非常之深厚。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其源頭可追溯到5000多年前的周王朝,據考證,變文是唐代說唱真正的形成標志。到了宋代說唱藝術慢慢地逐漸成熟,元明時期的說唱音樂則繼續發展,直到清代達到空前的興盛,說唱音樂成為了遍布全國的藝術形式。
(二)早期說唱音樂作品
早期的說唱記載,我看到一本書是這樣說的,在戰國時期荀子寫的《成相篇》現被認為是最早期的說唱音樂形式。清朝就有人認為《成相篇》是類似蓮花落,特別是彈詞這一類文體是最早期的原始形態。例如文中說到的《成相篇》中字和句的排列整整齊齊,一般為五個章節,并且每個章節的開頭都有“成相”作品。
二、唐宋時期的說唱音樂
(一)變文是唐代說唱音樂的始祖
我國封建社會最興盛的時期就是唐代,隨著城市手工業興盛,工商業的發展,使得市民階層更加擴大了,這就給說唱音樂提供了有力的發展條件。因此,說唱音樂在唐代正式形成,以寺院的變文講稿為標志。我國說唱音樂的始祖是從唐代的變文開始,變文講唱也被稱為“俗講”。
說到變文,我曾看到過一本史書上有記載,在唐朝產生的變文就是說唱音樂的雛形。書上還說到韻文是變文的歌唱部分,在唱法方面有側、吟、平、斷等唱法的標記。唐代有記錄中就有變文表演方式。韻文的部分通常采用七言,以三三句式為主。變文特點都是為后來道情、彈詞、墜子、鼓子詞等說唱音樂形式所吸收并加以發展的。目前我們學過一首歌叫《王昭君出塞》,描寫的就是這樣的歷史故事。因此,我認為變文的作詞渠道大多來源于這種民間或是皇家貴族等。這也為后來的宋元時期的說唱音樂的發展奠定的良好而充足的資源。
(二)宋元時期說唱音樂的種類及其發展
宋朝的音樂已經非常好,可以說到達了一種顛峰的狀態。在這里特別要說的是說唱音樂。發展到了宋代,說唱藝術已經逐漸趨于成熟,勾欄和瓦寺是一些城市中說唱音樂的表演場所。(勾欄是宋元雜劇和各種技藝演出的場所,有的亦以“棚”為名)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宋元說唱音樂繼承了唐朝時期的變文,并將其發揚和繼承,
宋元說唱音樂的分類:
鼓子詞,宋代時期最重要的代表曲種,開始是采用詞牌來演唱,是牌子曲類說唱音樂的早期雛形。鼓子詞開始是由一段曲調進行的演唱,而且只唱不說,表現內容多為四季景物,它原是一種民間歌曲,后發展成說唱音樂。此外,陶真和崖詞以及唱賺也產生在這一時期。
陶真,流行于江南一帶。這種說唱形式采用一種較為通俗易懂的表演方式,唱詞比較直白的。根據記載,宋代時期的陶真廣大流行于農村。因此,根據當時的記載得到證實。當時陶真的演出場合通常是農村為主要背景。陶真的表演方式主要伴奏樂器有鼓、琵琶。據說后來發展到了明代時期,宋代的陶真并沒有完整的劇本保存下來,真的是有點遺憾。
諸宮調,興起于南宋時期,是由勾欄藝人孔三傳所創立的。它是一種古老的漢族民間藝術,屬于中國北宋、金、元時期的一種大型說唱文學。主要以說唱為主,用琵琶等樂器伴奏。據記載,《西廂記》是現存作品中保存最完整的作品。諸宮調的表演方式,在演唱是運有板、鼓、笛等進行伴奏。諸宮調對元雜劇的產生有極為深遠的影響,以至于后期元雜劇在興起后,吸取了大量諸宮調藝術的精華部分。可是后來諸宮調卻在后期逐漸地被元雜劇所取代,而逐漸走向衰落。但它為我國漢族戲曲藝術的成熟奠定了基礎,對后來說唱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說唱音樂的地位
(一)唐宋時期說唱音樂對現在生活的影響
就像上面說的那樣,說唱音樂正如現在社會流行的那樣,例如,在吉它的風格藝術中,它的種種都表現了說唱音樂的形式。很多藝人也是運用鋼琴邊彈邊唱。這些跡象說明說唱音樂在現在社會上的地位日益深厚,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正如這樣,說唱音樂藝術在歷史的重要地位,它不但是我國傳統音樂藝術發展的源泉,除此之外,說唱藝術在我們心中是非常重要的,是最受歡迎的藝術之一。說唱音樂一般直接取材于我們的日常生活,題材廣泛,它和其他的藝術形式,相互促進發展著,明顯提高了說唱音樂的藝術價值。因此,音樂教師提高對自身的要求,保護和發展說唱音樂文化藝術,讓我們的教學工作以及教學活動有機結合,能活學活用、開動腦筋,進行科學有效的計劃。這樣就一定能在未來我國傳統音樂文化的發展以及傳承中出一份力,共同營造美好的音樂王國。
(二)我國說唱音樂的光輝
唐宋時期的說唱音樂是中國古典音樂中一門輝煌的藝術,新世紀的說唱音樂已經被大多數的年輕朋友們所接受,并且開始自己創作說唱的歌詞。說唱音樂已經被各大音樂盛典或頒獎儀式典禮設成為了一個獎項,這個獎項的設定肯定了說唱藝術在中國歷史的地位。加油吧,中國的新生力量!我為中國輝煌的音樂歷史感到驕傲,感到自豪!
參考文獻:
[1]《中國傳統音樂概述》袁靜芳著,上海音樂出版社,2000年10月第一版.
[2]《中國民間音樂概述》周靑青著,人民音樂出版社,2003年8月北京第一版.
[3]《曲藝概述》候寶林、汪景壽著,北京大學出版社,1980年第一版.
[4]《說話史書》陳汝衡著,人民文學出版社,1967年5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