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會計成本核算是企業財務管理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其直接關系著企業對未來資源規劃和分布的管理水平,并同時也展現著企業自身對各類資源的規劃能力,則面對更多外界挑戰因素,企業如何優化會計成本核算的應用是一項重要內容。本文將以企業會計成本核算為主要展開敘述點,結合現代企業運行中企業會計成本核算現狀,對影響其應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相應的提出有效解決和優化的建議措施,落實企業會計成本核算制度實行,強化企業內部財務管理控制,為企業經濟運行帶來更多效益。
關鍵詞:企業;會計成本核算;問題;措施
隨著各個行業的迅速發展,各類企業在數量、規模和領域都不斷地增長,優化經濟市場管理模式、增加融資途徑與手段同時,所帶來的多變經濟形勢,也直接考驗和挑戰著企業財務管理中會計成本核算的能力水平,進而暴露出企業會計核算應用存在的各類問題,小則影響企業財務核算準確度,大則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回報。因此,在實際的工作中,需要對企業運行中成本核算問題進行分析,結合現代管理手段,提出相應的改善措施,提升成本核算的工作質量效率與水平。
一、企業會計成本核算中存在的問題
(一)核算流程較為片面
相較于國外企業會計成本核算的發展,我國企業會計成本核算起步晚、發展短,在具體的流程管理方面并不成熟;再加上,企業管理高層對會計成本核算的管理并不重視,沒有為企業成本核算提供足夠的資源和人員,則就造成長期企業運行下,所形成的企業會計成本核算主體過于單一,只有幾種處理和核算流程來應對企業基礎成本核算需求,根本無法覆蓋整體財務范圍,埋下潛在的經濟管理問題,且因為核算能力和精力有限,在企業的不同運行時期會計成本核算的偏重點自然不同,各個內容在時間段中核算效率和質量不同,即所謂的片面化,更是進一步增加了企業財務管理問題出現的概率。此時一旦遭遇成本和稅務問題,本就不規范的核算流程,直接就會造成企業基礎資源的流失,以及各類企業管理的負面影響增加。
(二)沒有完善的監督體系
限制于企業高層管理者對企業財務管理意識薄弱,企業整體對財務管理和成本核算的管理監督更是不重視,則在實際企業財務管理中,成本核算管控不僅僅沒有相關的監督體系,就連具體的監督團隊也是部分大型企業中才存在的,在企業會計成本核算內容較為混亂、具體流程步驟也沒有明確的情況下,監督力量的不足就等同于給予不良分子可乘之機,利用制度漏洞、流程矛盾以及管控盲區,挖空企業資源來滿足自身欲望,最后造成企業資金空洞,無足夠運行資金支撐后續發展,限制且影響企業的正常運.作;另外,多數企業會計成本運行制度依舊為老制度,只能支撐基礎核算工作需求,而無法應對外界不確定因素帶來的挑戰,并且在沒有監督制度管控下,制度的實際落實能力也在逐步下降,更是進一步促使制度和管控成為紙面內容,為企業成本核算埋下更多的隱患。
(三)核算人員專業能力不足
核算人員既是企業財務運行的基礎力量,也是決定成本核算準確性的基礎,然而就目前整體企業核算人員專業能力來說,無法滿足和應對外界多變因素對成本核算標準需求,一是會計人員自身對成本核算意識的薄弱,沒有明確核算工作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重要性,自我工作意識和態度不正確,自然成本核算工作效率和質量無法提升。二是多數會計人員并沒有接受過專業的技能培訓,且自身專業同會計行業不符,只是因為企業財務人才變動而進人核算崗位,專業能力不足也沒有積累足夠的處理經驗,則對于各種突發的核算問題無法及時解決,甚至引發更大的財務問題。三是傳統制度和晉升機制已經無法滿足現代會計人員需求,經濟效益是一方面,成長空間也是一方面,沒有足夠的機制和待遇,自然會計人員工作態度逐漸放松,核算問題逐漸顯現影響企業財務運行。
二、優化企業會計成本核算的措施
(一)明確會計成本核算流程和內容
明確企業成本核算流程和內容,需要先從企業高層領導自身意識開始,因為實際會計成本核算所涉及的內容和信息數量眾多,需要企業付出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才能保障核算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則加強企業內部對成本核算的意識,正確認識會計成本核算存在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組建專業的管理團隊,在企業會計成本核算管理能力的基礎上,借鑒國外先進的流程制定經驗以及國家相關的流程制度內容,制定一整套專屬于、適合于企業會計管理的流程主體,在實際實踐中不斷優化流程,添加細節內容,并同時利用責任制度,明確不同會計成本核算流程責任與工作任務,再由相關負責人對工作任務進行詳細分析和監督管控,確保每一位會計員工清楚自身崗位任務,杜絕出現重復工作或者漏洞工作的情況,提升會計審核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優化企業產品生產的基礎成本,提升企業產品價值的增值。因此,在實際的工作中,需要進一步明確會計成本核算的流程和內容,以高效率的完成會計成本核算工作,提高會計成本核算工作的質量,促進企業財務工作的高質量進行和順利完成,同時也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最大化,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確保企業更為長遠的發展和不斷地進步。
(二)完善監督體系和制度
正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確認了企業會計成本核算流程和內容后,就是要完善相關的監督體系和制度,分配專業的會計人員組建一支監督團隊,依據企業財務發展的實際情況,綜合分析成本核算中常見問題和潛在問題,再結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以及行業制度標準,建立其一整套監督體系,包括監督方式、監督制度以及懲罰內容,系統化管理各項流程,嚴格要求會計人員操作順序正確,并且對于其中較為重要的內容,推進財務數據信息透明化,將成本核算后內容展現在企業平臺和政府平臺中,既能加強企業和政府之間稅務管理的合作,還能加強企業對會計核算內容變化的了解,保障企業財務管理的水平;另:外,制度方面,結合企業財務管理能力和會計核算基礎,在傳統制度上結合現代經濟市場變化進行創新和優化,提升企業核算工作能力同時,也積極應對外界干擾因素帶來的挑戰和難題,促進企業綜合能力的進一步提升,確保企業的長遠發展。
(三)強化整體核算專業水平
除了以上兩種優化企業會計成本核算的措施以外,還有就是強化企業整體核算專業水平。首先,先從財務會計人員的專業意識開始,加強對會計人員的企業成本核算宣傳,使其了解相關的流程內容和政策變化,明確自身崗位.所承擔的責任與義務,并自主端正自身的工作態度,提升會計核算的專業道德水平。再次,分析企業自身財務管理,積極招聘專業會計人員和經驗人才,重新對成本核算崗位和會計人員進行分布,并定期進行相關操作技能的培訓與考核,不斷積累會計人員的應急能力和基礎經驗同時,也不斷選拔出更為優秀人才組建專業化的負責團隊,確保企業成本核算各項流程標準化。最后,完善相關人才培訓制度,建立其相應的激勵制度,為在職會計人員提供更多的學習平臺和機會,并與其自身福利待遇相掛鉤,進而促使著會計人員積極主動學習技能、了解政策變化,提升企業會計成本核算的專業水平。
三、總結
對一家經營性質的企業運行來說,增加交易增值和優化產品成本是最基礎的運行要求,在適當的交易環境、時間和形式下,合理規劃企業有限資源,科學化生產產品種.類和數量,這些都需要企業會計核算作為基礎流程才能進行,則對于現有運行中存在的各類問題,除了強化企業管理高層財務管理意識以外,還要就是系統化規劃會計成本核算流程,明確各項流程中內容和范圍,杜絕出現重復工作和漏洞細節,并同時提升財務人員專業能力水平,組建專業的監督團隊,嚴格控制成本核算的內容,確保核算結果的準確性和專業性,增強企業的綜合競爭力。
參考文獻:
[1]鄧正春.試析企業會計成本核算問題及解決措施[J].經營管理者,2019(10):66-67.
[2]馬英.企業會計成本核算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財經界(學術版),2019(13):97-98.
[3]白巧.淺探企業會計成本核算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納稅,2019,13(9):114.
作者簡介:
黃碧,深圳市航天食品分析測試中心有限公司,廣東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