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增輝
【摘? 要】為了加快我國風電發展,國家面向風電消納、風電開發利用等重點任務開展了一大批項目工程并出臺了相關支撐政策文件,風電項目在促進產業發展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載體作用,而前期工作辦理快慢是關乎一個風電項目開工時間及上網電價的重要指標,本文重點介紹風電項目前期的工作及其流程。
【關鍵詞】風電;項目;工作流程
相較于潮汐、生物質等等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風力發電技術更加成熟且成本較低,對生態環境的負面作用更小。中國自1989年建成第一個風力發電廠以來,風力發電產業發展取得了一系列成績,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社會民生發展貢獻了重要力量。2016年11月,《風電發展“十三五”規劃》正式出臺,為新階段推動我國風電產業發展提供了明確思路和任務,據國家電網官方網站顯示,至2019年3月底,我國風電并網裝機容量為1.89億千瓦,占《風電發展“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的90%,2019年9月底我國風電并網裝機容量為1.98億千瓦,占《風電發展“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的94%,風電項目前期的工作及流程是風電項目開發建設的重要內容,涵蓋從選址到核準前的全過程,具體包括風電場選址、同地方政府簽訂開發協議、開展風能資源測量評估、開展初可行性研究評審、開展可行性研究評審、編寫項目申請報告、獲取支持性文件、項目核準等內容,且各項內容通常依次按順序展開。
一、風電項目前期工作流程
(一)風電場選址
在風電場選址過程中,要充分考慮風向、風速、交通、地質、電網位置、環境影響等因素,充分利用工程技術人員和其他風電項目開發經驗,組織經驗豐富、專業素質過硬的隊伍進行現場考察,分析項目所在區域的地形地貌特征,推算驗證主導風向、年平均風速、風功率密度等,認真評估風能資源和開發條件,識別項目風險。也可委托有經驗的咨詢單位進行。
(二)同地方政府簽訂開發協議
在現場勘查、相關數據資料考察完備后,項目主體方應與地方政府后簽約風電項目開發協議,協議內容通常包括開發區域、容量、規劃、投資、進度等內容。
(三)風能資源測量評估
項目主體可委托專業機構對擬建風電場風能資源進行為期一年以上的連續測量,具體措施為安裝測風塔。安裝應數量一般在兩座及兩座以上,分別在地面高度10m、30m、50m和70m的高度測風。要依據平均風速、風功率密度、風向分布等內容,綜合考量并編制風能資源評估報告。
(四)初次可行性研究
相關測量評估完成后,可開展初次可行性研究報告,內容主要包括:項目必要性、規模和地點,分析建設條件、協同布局,估算投資預算和資金籌措舉措,評估項目進度和經濟社會效益。初次可行性研究編制完成后組織專家評審,并形成書面意見以便修改修改。初次可行性研究評審通過后,上報當地發改委進行合規性檢查。
(五)可行性研究
在初次可行性研究的基礎上細化和編制可研報告,內容主要包括:敲定總體任務和建設規模,論證必要性、可行性。評估電廠位置的地質條件,并得出結論。合理選擇風電機組型式,作出布置方案,并計算出上網電量。提出風電場機組變壓器系統、升壓站主接線、集電線路方案。確定工程占地面積和征地指標,敲定交通方案、施工方案。針對環境和水土保護進行設計,得出方案確定項目投資估算,作出財務分析以及經濟社會效果分析。
(六)編寫項目申請報告
按照政府要求,編寫項目申請報告,從布局、資源、征地、生態、經濟以及社會影響等方面對項目進行綜合論證。項目申請報告包括:背景、項目主體基本情況、項目情況、用地方案、能耗分析、環保分析、經濟社會效果評價等。
(七)取得相關支持性文件
主要包括:省國土自然資源局關于風電場工程項目用地的預審意見及規劃選址意見書、省級電力公司出具的同意并網的復函、市(省)級環保部門出具的同意建設的審批意見、縣(省)級水利部門出具的同意建設的審批意見、省級地震安全性評定委員會出具的建設場地地振動參數復核報告評審意見、省(市)自然資源局關于工程項目用地覆蓋礦產資源的證明、縣區級人民武裝部關于項目所在地址無軍事設施的證明、縣級文化部門關于項目所在地址沒有文物的證明、銀行同意項目貸款的函件,以及根據有關法律法規應提交的其它文件。
(八)報發改委核準
取得相關支持性文件后編入可研報告,編制完成后連帶項目申請報告一起報送省發改委核準。
二、總結
通過對風電項目前期工作內容和流程的分析,進一步明確了推動風電項目工程實施的整體思路,為項目決策管理人員、工程技術服務人員、風險把控人員及時完善和改進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工作方式方法提供了有力支撐,有助于推動風電項目和工程高質量建設。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風電場預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辦法[Z].2003-09-30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能源局.風電開發建設管理暫行辦法[Z].2011-08-15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能源局.風電發展“十三五”規劃[Z].2016-11-16
(作者單位:五凌電力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