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瑞欣
摘要:自從2011年,微信走進人們的視野,便以傳播速度快、便捷性等特點,深受高校學生的歡迎。大學生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較強,也是技術的傳播者和享用者。本文以高校學生自創微信公眾平臺展開論述,通過分析高校學生自創微信公眾平臺的發展特點,風格豐富多彩,內容貼近實際生活,個別公眾平臺缺乏管理,質量參差不齊,部分公眾號具有明顯營利性質,缺乏資源支持;提出高校學生自創微信公眾平臺發展道路,要與時俱進,優化標題吸引目光,大學生可加大自創微信公眾平臺的宣傳力度,優化內部建設,深化詳情頁描。
關鍵詞:高校學生;自創微信公眾平臺;運營現狀
微信平臺已不再局限于交流作用,微信公眾號開始被人們發掘,并廣泛應用于手機收藏中。其是開發商或者商家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在上面申請應用賬號。在公眾號中,人們可以推送特殊的文字、圖片或視頻等。微信公眾號具有諸多功能,一個是全面溝通特點,無論是普通用戶還是特殊用戶,他們的需求都可被滿足;另一個是具備個性化的服務。
一、高校學生自創微信公眾平臺的發展特點
高校學生自主設計的微信公眾平臺,部分具備自主查閱時事政治,了解奇聞異事的功能,學生們查閱比較方便。高校內非官方的微信公眾平臺主要是企業和個人所注冊。大學生創設的公眾平臺目的在于讓周圍同學更方便的了解社會時事,或者建立彼此溝通交流的平臺,這一公眾平臺的建立為學生的學習和校園生活帶來一定幫助性。
(一)風格豐富多彩,內容貼近實際生活
通過關注高校中學生自主創設的微信公眾平臺,可以發現這些公眾號與社會企業公眾號有明顯差異,沒有強烈的功利性,更多的帶有學生色彩。他們的微信公眾號語言表達注意創新,而且廣泛使用網絡流行用語,表達方式比較隨意、率真,內容也不局限,各色各樣的內容都會出現其上;有時候公眾號里還充滿樂趣,會有很多網絡上流行的萌趣表情包、卡通動態圖片等。這樣的文章具有靈動性,改變了只有文字樣的呆板性,讀起來讓人心靈放松。公眾號內容的排班方面也十分講究,他們敢于突破,具有新穎性,段落之間變化豐富多彩。但也有極個別的公眾號沒有把握好創新的“度”,文章語言用詞浮夸性太強,為了達到宣傳效果,語言用詞不講究規范化,這是微信公眾平臺需要注意并改進之處。
(二)個別公眾平臺缺乏管理,質量參差不齊
通過粗略統計,大學生自創的微信公眾號因為主題內容存在差異性,投放的廣告宣傳力度大小不一,因而吸引來的粉絲數量也就不同。有的公眾號只有30幾個粉絲,也有的公眾號達到100多人,還有的甚者可以吸引成千上萬的粉絲。通過實地調研發現,一些高校學生自創的微信公眾號最初充滿激情,因而他們推出的文章質量高并且頻率高,時刻保證粉絲數量的穩定。但經過一段時間的經營之后,由于粉絲群體龐大了,他們文章的質量明顯下降,甚至更新速度降低。每一次推送出來的文章在內容方面與之前大同小異,沒有任何創新點可言。還有因大學生課業緊張,進而減少了對微信公眾號管理時間,管理不到位具有極強隨意性,對公眾號今后的發展之路極為不利,脫粉問題嚴重,最終公眾號便消失,一切努力付諸東流。
(三)部分公眾號具有明顯營利性質,缺乏資源支持
因為大學生尚未踏入社會,沒有足夠的社會經驗,而且生活經驗特別是經營管理理念不夠成熟,這些缺陷阻礙其微信公眾號的發展。他們對微信公眾號的良好運營缺乏合理有效的管理方式,而且公眾號里文章的表達和經營管理內容太過平淡,沒有創新點,無法吸引人的眼球。而且大學生所創微信公眾號完全不具備社會價值,因而公眾號就沒有支持;此外社會中的企事業單位都有屬于自己的微信公眾平臺,他們會在自己的平臺上精心雕琢,對大學生所創辦的這種普通公眾號并不會關注,因而便不愿提供資金給予其贊助。所以高校學生自創公眾號的發展道路越來越艱難,難以發揮其較高的社會價值。
二、高校學生自創微信公眾平臺發展道路
(一)與時俱進,優化標題吸引目光
如今大學生想要自主創辦一個公眾號,各方面難度系數較以往都降低很多,不僅不需要投入更多的資金,也不需要準備太多的審核資料。但在公眾號創建完成后,尚缺乏對其的深入研究。例如微信公眾號中所上傳的文章,其標題需要進行優化,此為“關鍵詞優化”方法,對其優化措施有兩種:一種是品牌、熱門關鍵詞、實用效果相結合的形式對標題進行優化;二是品牌、材質、樣式、產品名稱、優惠信息相結合,以此對標題進行優化,充分吸引讀者,這樣進行宣傳與推廣更具針對性。
(二)大學生可加大自創微信公眾平臺的宣傳力度
公眾號的創建并非隨意而為,每一個公眾號的出現都要帶有一定的目的,要牢牢抓住消費者的心理狀態。不斷改變公眾號,以找到提高他們購買力的點,吸引更多消費者,擴大需求力度。大學生自創的微信公眾平臺不能只局限于某一個媒體,可以推廣到多個互聯網媒體進行宣傳,在更多的平臺上向人們宣傳,刺激人們進行消費。
(三)優化內部建設,深化詳情頁描述
大學生想要將微信公眾平臺的工作一直做好下去,就要提升公眾號里產品的服務質量與產品吸引力。僅憑一己之力維護微信公眾平臺的任務是極其繁重的,所以彼此可以組建一個團隊,或者尋求幾個有相同志趣的同學一起工作。將每個人創建的公眾號整個到一起,然后分工合作,各司其職。有的學生負責二維碼的制作、微信號宣傳圖片的制作、設計二維碼宣傳海報、名片等;有的同學負責公司官網、微博、博客、論壇等網絡的宣傳工作,還有同學負責制作帶有二維碼的T恤、戶外廣告等,還需要同學進行統計,對實時消息、用戶管理、群發管理、素材管理等方面進行統計。只有更多的同學相互努力,提升公眾號內涵建設,這樣廣告的社會市場就是最完備的宣傳模式。
總結
總而言之,現如今大學生想要自創微信公眾平臺,并讓自己的成果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必須要結合自身的定位,對微信的發展狀況進行實際、深層次的了解,對自己已經知道的和還不知道的信息進行探索與分析,加強與用戶之間的交流,了解用戶的需求,然后根據需求將自己的微信公眾平臺進行改進,最后進行推廣,讓自主創造的微信公眾號能夠更好的為校園師生和社會上的人們提供服務。
參考文獻:
[1]季曉禹,顧曉雯.論高校學生組織微信平臺對高校校園文化的影響[J].河南教育(高校版),2015(6):70-71.
[2]周駿,劉陽.對高校學生服務微信公眾平臺建設的調查分析與思考[J].新疆警察學院學報,2015(3):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