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法擬列入2020年立法計劃
8月22日,受國務院委托,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國務院關于學前教育事業改革和發展情況的報告。他表示,目前教育部正在組織力量對學前教育法草案進行修改完善,計劃列入國務院2020年立法計劃。該草案堅持問題導向,聚焦學前教育事業屬性地位、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責任、體制機制保障、違法違規辦園行為懲治等問題。
龐麗娟(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學前教育法》立法,能確保政府發展學前教育事業的職責落實到位,管理體制、各地政府投入有保障;確保擴大學前教育資源,特別是普惠性資源,尤其是在廣大的中西部、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貧困地區實現普及普惠;確保教師待遇落實、隊伍建設與教育質量提高。
熊丙奇(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近年來我國學前教育規??焖贁U大,普及水平穩步提升,但“入園難”“入園貴”問題仍然是當前社會高度關注的民生問題,應進一步推動學前教育普及普惠且有質量地發展。制訂學前教育法,對實現學前教育的普惠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五部門向“校鬧”說不
日前,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教育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五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完善安全事故處理機制維護學校教育教學秩序的意見》。《意見》指出,依法懲處“校鬧”人員,并明確了8種“校鬧”行為,包括在學校設置障礙、貼報噴字、拉掛橫幅等。如果有人員實施“校鬧”行為,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相關規定予以處罰。
馬懷德(中國政法大學校長):這次教育部等五部門通過的《意見》,是通過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化解“校鬧”的一種有益嘗試和積極實踐。它有四個方面的特點:理順了法律關系,依法明確了各方責任;引入第三方調解機制,避免做自己案件的法官;體現客觀、中立、平等保護各方合法權益的原則;堅守法律底線,維護法律尊嚴。
網友熱評
@遠山云霧:下一步還應該明確什么樣的情況是學校責任,什么情況純屬意外。
@放飛心情:支持,如果受了傷發泄不滿的方式是在學校這種公共場所拉橫幅抗議的話,那么任何受到不公平對待的人都有可能隨意擾亂社會秩序,置他人感受于不顧。不能按“鬧”分配,而應依法依規。
《兒童個人信息網絡保護規定》出臺
8月23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正式發布《兒童個人信息網絡保護規定》,明確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制作、發布、傳播侵害兒童個人信息安全的信息,網絡運營者收集、使用、轉移、披露兒童個人信息的,應征得兒童監護人的同意。在征得同意時,應同時提供拒絕選項,并明確告知目的、方式、范圍,存儲的地點、期限,更正、刪除兒童個人信息的途徑和方法等事項?!兑幎ā酚诮衲?0月1日起施行。
方禹 (媒體評論員):《規定》雖然以兒童為主要保護對象,但其中的原則、規則都反映了一般個人信息保護的重要理念。通過下一步的實踐和相關的執法活動,能夠積累我國個人信息保護的經驗,為我國個人信息保護法律制度的全面構建做出有益探索。
網友熱評:
@杯子:之前在這方面存在盲區,不少兒童代言人的形象在網絡上以各種途徑被傳播,損害了兒童的知情權。
@夢在遠方:建議企業建立兒童個人信息制度,進一步細化和采取切實可行的技術措施落實《規定》有關義務,設立專人專崗,做到制度留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