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萍
摘 ?要:新課改給我們國家的教育帶來了一股春風,使我們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教學方法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學生從中也得到了很多的收獲和展示的機會,學生不再是一個傾聽者,而更多地是一個主體,真正地成為了學習的主人。但再好的教學模式,一旦變為了唯一,那也就意味著它走到了盡頭,失去了它的生命力。新課改下的教學模式同樣也不能幸免于難。在走過這幾年輝煌路程的同時,也給我們留下了無盡的思考。
關鍵詞:新課改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
學生是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教學過程的本質是教與學的關系問題,我們以前采用的是“五環”等傳統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只是“滿堂灌”“填鴨法”“一刀切”“一鍋煮”的做法,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的教為中心,“雙邊活動”變成了“單邊活動”。學生不是學習的主體而是機械地模仿,完全不能適應教育教學的發展。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一個比較重要的教學內容,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下,語文的閱讀教學形成了一個比較固定的教學模式,被俗稱為五步閱讀教學,即:作者簡介、文章背景、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及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分析寫作特點、布置課后作業。學生的創造思維受到了嚴重的限制,直接影響到了他們對于知識的吸收和借鑒,這和我們的教育初衷是背道而馳的。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新課程改革于2002年在全國范圍內全面鋪開。教師重新認識了自己所從事的教育事業,學生也感受到了自己在學習中所應承擔的責任。教師加大了朗讀的力度和指導,讓學生能夠通過朗讀體會文章的內容,真正在實際的教學中體現“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的現實意義;加強了學生的品析能力培養。教師不再局限于課本中的知識,而是通過不同的形式讓知識得到拓展和延伸,從而加深他們對文章的理解和認識,讓他們在課堂上敢想、敢說、敢問。這樣的閱讀教學,使我們的語文課堂呈現出了一幅熱鬧而又積極的場面。
一、新課改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呈現的新局面
(一)教師的教學變得輕松了。過去因為教師包講到底,一節課從頭到尾講個不停,學生不會變通,同樣的一道題目,只要稍做改變,學生就無法完成。而改革后,這一現狀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變,不僅老師上課輕松了,而且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也大大地加強了。
(二)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主動性和創造力得到了很大提高。課堂不再是老師的課堂,而更主要的是學生的課堂。教師不再包講到底,更多地是學生完成。因此,上課講小話的學生少了,打瞌睡的學生少了,主動發言的學生和敢于質疑的學生多了,課后預習的效果好了,課外書閱讀的學生增加了、作業完成的情況也不同了,這樣的效果是老師講達不到的。
(三)學生的合作意識加強了。新課程改革提倡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進行合作探究,這一方法主要是為了讓學生由被動變為主動,把個人自學、小組交流、全班討論、教師指點等有機地結合起來。分組討論中,在發揮了學生主體作用的同時,組內成員相互合作,小組之間合作、競爭,激發了學習熱情,挖掘了個體學習的潛能,增大了學習的信息量,使學生在互補促進中共同提高。
(四)學生的成績有了一定的提高。因為教學方法和教學側重點的改變,教師的教學不再是教師至上、答案唯一,學生的學習也不再是老師獨尊、方法單一的模式,完全跳出了過去的教學陰影。學生能夠在老師教的基礎上,有自己獨到的理解,從而大大地提高了所學知識的含金量。
二、新課改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新課程改革給我們的教育帶來從未有過的春天,讓我們盡情地享受著春的滋潤。因為對春的眷念,我們不愿再去嘗試其它的季節。這樣的結果讓我們的教學再一次地進入到真空狀態。形成了一套新的模式:反復誦讀、整體感知、局部揣摩、延伸拓展的“四板斧”教學模式。任何文體,任何內容都可以采用這樣的模式來上。冷靜下來思考,我們從中得到收益的同時,是否也失去了什么?比如說:思考、變通?!皩W無止境”,教也應該無止境。語文閱讀教學雖然較過去的傳統教學有了根本性的改變,但其中也同樣存在著一些需要我們注意的問題。
(一)文體一鍋粥。任何文體,無論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散文、詩歌還是文言文、古詩,都采用同樣的模式進行教學。聽了第一節課,就知道第二節課講的是什么,甚至是聽了這篇課文,就知道其他課文會怎么講。試想一下,這樣的課堂能夠長時間地吸引學生嗎?別說是聽的人,就連講的人也難免會乏味。
(二)助長了學生學習的依賴性。教學中合作學習的開展,一方面給學生提供了創造性思維的平臺和展示的舞臺,但同時也助長了部分學生學習的依賴性。時間的關系,不可能叫所有的學生起來回答問題,只能是合作小組的代表發言,無形中積極的同學就變成了該小組固定的發言代表,而其他的同學則完全地退居二線,背離了合作探究中所提出的“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的初衷。
(三)課堂的有效性沒有得到體現。因為現增長更多的是注重教學過程的完整性,總認為一堂課必須要把四個環節都涉及到,由過去的教師包講到底,變為現在的教學時間安排到底,根本就沒有考慮到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一些突發性的表現,更別說是學生的鞏固了。
(四)教師忽視了自己業務水平的提高。雖然每年學校都會組織安排各種形式的教師培訓和研修,但就教師而言都是被動接受的,認為是一個負擔。教師自我學習的意識非常低。很多老師都認為現在的課堂,教師只是一個組織者,并不需要有太高的要求,在大學里學到的那些知識就已經足夠了。
三、新課改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完善措施
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一個長遠的事業。在今后的語文閱讀教學中應該不斷地探究出不同的、靈活的、積極的、新穎的發展渠道。從以下幾個方面完善我們的語文閱讀教學:
(一)具體文體具體教學。作為一門語言學科,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還是不能忽視它的文體。因為不同的文體有著不同的思想內涵和著重點,教學的方式也就應該采用不同的形式。比如:詩歌教學應重在朗讀體會,文言文教學重在誦讀,字詞積累及背誦,現代文教學則應重在培養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讓學生學習不同的文體有著不同的感受和理解。
(二)改變提問的模式,讓更多的學生能夠得到鍛煉??梢宰屗麄冄h回答,讓每個學生都有站起來說話的機會,對于學生的回答,都應該做出適當的評價和建議。鼓勵他們今后積極發言,增進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三)合理安排教學時間,提高教學的有效性。科學地安排教學時間,可以采取2+2模式,即20分鐘教學,20分鐘訓練,讓學生有充足的鞏固時間。當堂檢驗教學效果,對于存在的問題及時地解決,讓學生能夠一堂有一得。這樣積少成多,必然可以使學生得到較大的提高。
(四)加強自身教學修養。作為語文教師,要有文化內涵,表達交流能力是必備的,文采是必需的,同時要能夠帶動課堂氣氛。因此,語文教師必須要在平時的生活中不斷地學習,多讀、多看、多寫、多研究。用知識的盔甲把自己武裝起來,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而且還可以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和業務水平。
總之,“教無定法”,當你的教學有了定法的時候,就是你該思考的時候了。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養成這樣反思的習慣,那么相信我們的語文閱讀教學必定能夠開出更多、更燦爛的奇異之花。
參考文獻:
[1]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15661578.html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好處2009-9-4 19:52
[2]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91152294.html?an=0&si=2一個合格的語文教師應具備哪些基本素質? 2011-7-12 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