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濤
摘 ?要:合作學習的研究和實踐結(jié)果表明:合作學習是一種有效改善課堂內(nèi)的教學和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學業(yè)成績,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zhì)的教學理論與策略體系。針對語文學科的性質(zhì)和特點,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關鍵詞:合作學習;閱讀教學
一、合作學習概述
合作學習是20世紀70年代興起于美國,并在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取得實質(zhì)性進展的一種教學理論和策略體系。因為其有效改善課堂社會心理氣氛,提高學生的學業(yè)成績,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非認知心理品質(zhì),很快引起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美國當代教育評論家埃利斯和福茨在其《教育改革研究》中認為,合作學習“如果不是當代最大的教育改革的話,那么它至少也是其中最大的之一”。
合作學習是一個復合性,多層面的概念。中外研究學者對合作學習的界定見仁見智。美國斯萊文教授認為:“合作學習是指使學生在小組中從事學習活動,并依據(jù)他們整個小組的成績獲取獎勵或認可的課堂教學技術。”英國沙倫博士認為:“合作學習是組織和促進課堂教學的一系列方法的總稱。學生之間在學習過程中的合作則是所有這些方法的基本特征。在課堂上同伴之間的合作是通過組織學生在小組活動中實現(xiàn)的。小組通常由3-5人組成,小組充當社會組織單位,學生們在這里通過同伴之間的相互作用交流展開學習,同樣也通過個人研究進行學習。”我國學者王坦認為:“合作學習是一種旨在促進學生在異質(zhì)小組中互相合作達成共同的學習目標,并以小組的總體成績?yōu)楠剟钜罁?jù)的教學策略體系。”①由以上學者的定義可以看出,合作學習主要以學生主動合作為教學活動取向,以小組學習為學習組織形式,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協(xié)調(diào),共同完成學習目標,并以小組總體成績?yōu)橹饕剟钜罁?jù)的一種教學理論和策略體系。
二、合作學習對教師的要求
合作學習沖破了傳統(tǒng)教學理論的很多藩籬,對教師提出了很大挑戰(zhàn),對教師固有的角色進行重新認識和定位,它要求教師在開展合作學習前必須作好充分的準備策略。這些策略包括:1.合作學習的目標設計,教師要根據(jù)學生教學內(nèi)容的實際來確實;設計好教學目標,使得合作學習的全過程都能夠圍繞這個目標有序進行。2.合作學習方式方法的確定。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的特點,指導學生采用適當?shù)姆绞椒椒ㄩ_展合作學習,它是合作學習效率高低的重要因素,方式方法不對就會使得合作學習低效甚至無效。3.合作小組的組建與運行。要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組建一個異質(zhì)小組,這是合作學習有效,正常運轉(zhuǎn)的前提保障。要充分發(fā)揮小組成員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得個人與小組整體表現(xiàn)出最佳狀態(tài)。分配好小組成員的角色,各司其職,充分交流合作。可采用“圓盤”型座位方式,便于小組學習。4.合作過程的指導。教師要加強學生合作學習過程的指導,變教導者為引導者和學生顧問,保證學生小組學習始終圍繞既定目標、任務,而不至于偏離主題,使合作學習成為“茶館”式的閑聊。
三、合作學習在閱讀教學中的實施策略
(一)拼盤搜集資料
語文教學的基本過程包括感知性階段,理解性階段,實踐性階段。②在閱讀教學中,感知性階段作為學生學習的基礎,通過提供文字、實物、音像等感性材料,開展合作學習,進行正字、釋詞、解題,了解作者和時代背景,理清文章層次,熟悉內(nèi)容,同時對文章中的疑難點作初步整理。
這一階段是閱讀教學的基礎,合作學習的實施需要教師在上一課時結(jié)束時將學習的目標、任務、注意事項等告知學生。因為這一階段的合作學習的許多內(nèi)容需要學生在課余時間準備,比如搜集資料。學生將自己認為對閱讀有價值的東西搜集、整理,在課堂上同小組成員充分交流,探討。例如,我們在進行《春》的閱讀教學時,教師需將這一課時的學習目標、任務,課前準備告知學生,讓學生搜集關于作者的資料,關于春天的圖片和文章,關于季節(jié)的各種不同觀點,關于表達方式知識等。資料搜集以后,學生之間依據(jù)學習目標、任務,進行資料歸類,并對同一內(nèi)容的材料進行概括和提煉,最終將各方面的資料拼合成完整的學習背景材料。這一方面可以減輕教師在備課時搜集資料的難度,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是,通過學生自己的行動激發(fā)他們在閱讀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學習興趣,為閱讀教學的順利進行作輔墊。
(二)“問題—討論”式理解
理解和鑒賞是閱讀教學的主體部分。這是重點解決字詞句段含義,篇章布局結(jié)構,分析思想內(nèi)容,感受藝術手法的階段。這些問題完全可以用合作學習的形式來有效解決。
例如在《春》的教學中,當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后,教師可順勢將學生引入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提出以下問題,開展合作學習:你最喜歡哪幅圖畫,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還是迎春圖?為什么?學生小組之間即可開展廣泛的討論。在討論過程中,負責記錄的同學要作好記錄和總結(jié),然后由各小組發(fā)言。這樣,在學生之間的交流討論中形成的共識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學生對春的理解和認識,在學生的合作探討中,《春》的深意就會突現(xiàn)出來。本階段開展合作學習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①作好合作學習的預備階段,即感知性階段。②合作學習的目標、任務必須明確。如上述問題換成“你喜歡春天的什么?”就會使問題模糊,學生抓不住重點,合作學習的效率就會大大降低。
(三)“游戲—競賽—表演”與應用
這一階段在前兩個階段的基礎上,是學生“學以致用”的階段。著重要求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知識遷移能力和實踐能力。可以通過游戲、競賽、表演等多種合作學習的方式來實現(xiàn)。
例如通過競賽的方式要求學生在學完《春》后就自己喜歡的季節(jié)作一篇口頭作文。各小組只作一篇,這樣合作便在組內(nèi)進行。成員就某一個季節(jié),圍繞選材、構思、措詞、立意、表達、修改、口述等環(huán)節(jié),密切合作,力求使作文達到完美。各小組選派代表,有感情地口述本組作文,力爭把自己最好的成績表現(xiàn)出來,使得競爭在組間產(chǎn)生。小組之間還可以通過相互指正缺點、不足,吸取長處,來積累寫作經(jīng)驗,最終達到在合作學習中對前期閱讀學習的鞏固和運用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龔冏.探究合作學習在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江西教育,2019(03):49.
[2]丁培.運用思維導圖,提高閱讀教學實效[J].小學教學參考,2019(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