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印華
摘 要:中學文言文的相關學習十分重要,正確使用標點符號,才會使我們理解文言文更加容易,從而提高我們的學習效率。而中學語文文言文的標點,還是比較考究的,在字詞、句式上都下足了功夫。但是俗話又說,圣人千慮,必有一失。高中語文文言文中有些標點符號的使用似乎還有待改進,對此,筆者對如何正確使用文言文標點做出了相應的探究,以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中學語文;文言文;標點符號;正確使用
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對標點符號的應用進行了相應的規范。這種規范的目的在于便于人們準確理解文言文所要表達語意和相應語氣。但是在中學語文的文言文里,標點符號的使用卻并不十分規范,但是對于如何改進,許多老師卻束手無策,筆者作為一名任課老師,認為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出改變,規范文言文標點使用。
一、明確標點類型,準確表達語意
若想在文言文中正確使用標點符號,就需要老師先明確標點的類型,比如,分號、問號、冒號,都在什么情況下使用,都需要老師一一進行講解。另外還需要老師對文言文意思進行講解,便于學生了解在文言文中什么語意下,使用何種標點符號,此外還需要老師對文言文句子節奏進行劃分,便于學生理解,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進而提高教學效率。
例如,在高中人教版教材《鴻門宴》中,在沒有標點的情況下是這樣的“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老師要先對句子節奏進行劃分變成這樣“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于是我們看到在人教版的教材中,他的標點符號的標注是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所以在這個過程中,老師應該適時進行標點符號種類講解,頓號多指并列關系,破折號有解釋,轉折的作用,分號在文言文中多指長句的并列。通過對相應標點知識進行講解便于學生們理解文言文。當然也有時用逗號表示并列,比如,《赤壁賦》中“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但這其中也有瑕疵,如泣如訴之后,主語發生改變應使用句號,老師在教授過程中應及時指出。
二、理解人物情感,表達正確語氣
標點的使用除了要大致符合句意之外,還要聯合語境,對句子作出分析,并告知學生在何種語境下使用何種標點,問號多表示疑問,感嘆號多表示心驚或者贊嘆。在教授相關標點的過程中,講解文章大意,并且依靠標點類型對文中的人物情感進行剖析,進而理解人物性格。提升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能力,同樣也規范學生對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
例如,同樣是在《鴻門宴》中,樊噲問張良:“今日之事何如”是在反問,所以用問號結尾。類似的還有“何辭為”等等。而如項羽對樊噲所說的兩次壯士,是對他的稱贊,所以以感嘆號結尾。而像“項王未有以應,曰‘坐。’”在語境中表現了項羽當下無話可數,也沒了劉邦剛來時的那種盛氣凌人,也沒有了見到樊噲時的贊賞之情,多的或許是愧疚甚至是尷尬。所以語氣較為舒緩以句號結尾正合適。另外還有像《師說》中,在沒有標注標點時,“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個人覺得若是表示感嘆應以感嘆號結尾,若是表示嘆惋,則用句號也可以。而像《鴻門宴》中“卮酒安足辭”人教版不以問號結尾,卻以感嘆號結尾,這恰恰更表現了樊噲個人的豪氣,與后文項羽的性格形成了對比。
三、適當進行拓展,規范標點使用
老師在對學生講解了相關標點符號的講解后,也要適當進行拓展,進一步規范學生對標點的正確使用。指出文言文中標點使用錯誤的地方,并由學生獨立改正,不斷提高他們學習文言文的個人能力。而在標點使用的過程中,錯誤最多的便是對選擇問句的標點標注,如果完全按照《標點符號用法》的規定,人教版中學語文教科書里的標點使用,多與此相悖。
例如,韓愈的《祭十二郎文》中“其信然邪? 其夢邪?”這兩個其表示選擇,是選擇疑問句的一種。在句末應該用問號結尾。全句翻譯為:是確實如此呢,還是做夢呢?所以根據意思,應該將這句話中的第一個問號改為逗號才是比較正確的。類似的還有“其然乎,其不然乎?”等等。這是一個標點符號使用錯誤的句子,兩個分句是選擇問,第一個問號應該改成逗號。對此老師在大致講解之后,還應適當鍛煉學生對文言文標點的能力,可以適當留一些課后練習,并對此進行規范指導,提高他們的文言文學習能力。另外現在的教輔資料也將選擇問的問號作為重點內容。所以老師也可以讓學生從輔導資料入手,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
綜上所述,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是進行文言文學習的基礎。若想規范標點符號正確使用,首先,明確標點類型,準確表達語意,便于初步了解標點。其次,理解人物情感,表達正確語氣,加深對文字標點的理解。最后,還需要老師適當進行拓展,規范標點使用。另外有關部門應該組織力量根據《標點符號用法》的有關規定對教材來一番修訂,使文言文標點符號的使用更加規范化。
參考文獻:
[1]邱海林,李麗君. 教材文言文選編應如何標點[J]. 教學與管理,2015(01):70-72.
[2]張傳權. 文言文選擇問標點之我見[J]. 學語文,2008(0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