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休賽期間,NBA華裔球星林書豪曾流淚講述自己在NBA打拼不易,但一直未能獲得一份新合同,這引起了持續不斷的討論。人們各抒己見,形成了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難題:對遭遇挫折的千萬富翁,應該同情嗎?林書豪1988年出生于美國,司職控球后衛。今年2月被老鷹買斷后加入猛龍——他效力的第8支NBA球隊。幸運的是,猛龍在總決賽擊敗勇士,最終奪冠。僅僅在總決賽出場52秒的林書豪,獲得了自己的首個總冠軍。然而總冠軍對他的下一份合同并沒有太多加成。休賽期成為自由球員之后,林書豪遲遲沒有收到NBA球隊的報價。7月末的一次分享會上,他還曾動情落淚,稱感覺NBA好像已經拋棄自己了。
這樣的行為在NBA球員中非常罕見,立刻成為了球迷以及一些球員激烈討論的話題。已經退役的帕金斯、老鷹球員特雷·楊等人,都在社交媒體對林書豪進行了鼓勵。特雷·楊表示,“林瘋狂”的故事還遠未結束。
? 2012年初,效力于尼克斯的他表現出色進入首發陣容,5場比賽中得到136分,成為NBA歷史上前5場首發比賽得分最高的球員,這便是“林瘋狂”的故事。此后輾轉各隊,他也偶有高光表現。這樣的球員“找不到工作”,自然有很多人惋惜。但慢慢地,也有不同的聲音出現,他們表示無法對于林書豪的難過感同身受。這類觀點的核心思想就是:相比于絕大多數人而言,林書豪已經足夠成功了。
? WNBA球星Chiney就在電視節目中表示,自己能夠理解林書豪的心情,但事實上他整個NBA生涯收入已經超過了6000萬美元,“林瘋狂”這個標簽以后還可以繼續幫助他在籃球世界變現。林書豪擁有名校哈佛的學位,可以幫助他退役后也過得很好。此外,還有人認為,林書豪無法得到NBA的合同,和自己在猛龍表現不佳有關,在憑實力“吃飯”的聯盟里,這是很正常的現象。
(據中新社 8.9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