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濤
摘 ?要:信息技術教師在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基于時代特點提出的,是為了滿足學生對信息技術的需求,給學生提供更多的適應社會的技能,讓學生可以健康成長。本文對如何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進行探討,是為了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給學生展示信息技術應用的廣泛性,改善學生的學習觀念和學習情況,有助于學生的信息技術進步。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學;學生;學習習慣
信息技術教師在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立足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生的競賽活動對學生進行指導,讓學生建立不同的學習意識,強化學生學習的框架性。
一、立足學生興趣所在——喚起學生學習熱情
信息技術教師在教學中要想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能夠在信息技術課堂上有所收獲,喚起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熱情,就要懂得與學生的興趣聯系在一起,借助學生興趣來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喜愛。教師也可以通過培養學生的興趣來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探索,滿足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在興趣的推動下,對信息技術進行嘗試,提高學生的整體認知。
例如,在學習“制作簡單的多媒體演示文稿”時,筆者為了使學生了解什么是多媒體演示文稿及其應用,學會多媒體演示文稿的初步制作和編輯,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追求,在教學中組織學生進行了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建立,讓學生結合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填充PowerPoint演示文稿。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學會了建立和保存PowerPoint演示文稿,掌握了添加幻燈片的操作,知道了如何在幻燈片中插入圖片、文本框,學習了插入影片、聲音等對象的方法,并對大小、格式進行了調試,掌握了“制作簡單的多媒體演示文稿”這部分內容的主要知識,形成了對信息搜集、選擇、整合的能力。這樣,筆者通過立足學生的興趣對學生進行教學指導,讓學生看到了信息技術的價值,促使學生加快了融入信息技術課堂的速度。
二、立足學生日常生活——培養學生探索習慣
信息技術教師在教學中要想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可以形成積極主動探索的意識,培養學生積極學習的意識,就要懂得與學生的生活聯系在一起,借助生活來幫助學生理解信息技術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讓學生看到信息技術的價值,促使學生養成積極探索的習慣。教師在培養學生學習習慣時,能夠為學生提供生活中的元素,促進學生的聯想。
例如,在學習“建立與美化文本”時,筆者為了使學生掌握插入藝術字及自選圖形的方法,能正確建立文本,運用藝術字及自選圖形美化文檔,促進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中立足學生的日常生活,向學生提供了生活案例,讓學生通過猜謎語的方式來學習藝術字和自選圖形的設置,鼓勵學生繪制自己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學生在繪制的過程中,完成了對插入藝術字及自選圖形的操作,知道了如何合理設置藝術字的屬性以及自選圖形的形狀、顏色、版式等知識點,培養了學生對美的理解,促進了學生的學習探索。這樣,筆者通過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對學生進行指導,使學生學會了通過藝術字和自選圖形來美化文檔,讓學生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立足學生活動競賽——豐富學生實踐技能
信息技術教師在教學中要想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勤于動腦,勇于動手實踐,加強學生的學習體驗,豐富學生的實踐生活,就要增加學生參與活動競賽的機會,讓學生在競賽活動中,把握信息技術的應用,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可以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優化自己的學習,熟練信息技術的應用,并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展示自己的操作水平。
例如,在學習“多媒體信息的加工與表達”時,筆者為了使學生學會采集音頻和視頻,豐富學生的實踐技能,在教學中組織學生進行了實踐,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來感受現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學生了解了錄音采集前的準備工作,諸如確定主題、選取音源等,在采集的過程中發現要注意話筒的特性,減少采集過程中出現的噪音。接著,學生又對音頻信息加工和聲音的合成的過程進行了演示。為了激起學生的斗志,筆者組織學生開展了競賽活動,為學生設置了實踐任務,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質優者勝。學生在比賽中,一個個聚精會神,按照任務要求進行了實踐操作,熟練了相關的技能,提高了完成的速度,形成了積極的學習氛圍。這樣,筆者在教學中通過為學生創設活動競賽,使學生看到了信息技術應用的廣泛前景,提高了學生的實踐水平。
總之,本文通過立足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生的競賽活動,對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學習習慣進行了培養,提高了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認識,使學生獲得了學習的成就感。
參考文獻:
[1]靳飛飛.淺析提高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有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9(32):168.
[2]李永麗. 談初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構建[A]. 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年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第二期座談會資料匯編(上)[C].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