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良
摘 ?要:課程整合將信息技術看作是各類學習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現行的思想品德教材本身就給教育觀念、教學模式等帶來巨大變革,教材與信息技術恰當的結合起來,就更會引起學習主體在學習情感和學習精神面貌上發生變化,體現出信息技術成為發展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質和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關鍵詞:信息技術;品德學科;應用
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是信息化時代發展的需要,是教學手段現代化的需要,是實施基于信息技術背景下新課程的需要,加強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研究意義重大。能否巧用現代化教學媒體,在思品課上適時發揮作用是十分關鍵的。
一、品德學科為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創造有利環境
課程整合將信息技術看作是各類學習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它主要在其他學科的學習活動中有機結合使用信息技術,以便更好地完成課程目標。現行的思想品德教材本身就給教育觀念、教學模式等帶來巨大變革,如果能將這套教材與信息技術恰當地結合起來,就更會引起學習主體在學習情感和學習精神面貌上發生變化,體現出信息技術成為發展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質和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另外,思想品德教材具有畫面豐富、圖文并茂、信息量大、彈性欄目開放性強等特點,也為信息技術提供使用時間和空間。長期以來,學校傳統教學主要依賴于教師的語言、板書、掛圖等教學媒體,在課堂上對學生實施教育。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有一些教學的難點、重點以及抽象的東西,一直無法形象地表達出來,很難在學生中間形成深刻的印象。這些問題也是長期以來困擾教育工作者的問題之一,這樣的教學模式、教學手段無法完成思想品德教材的任務。
二、品德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融為一體,極大地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
(一)利用信息技術呈現教育內容能擴充認知空間
利用信息技術呈現教育內容,擴充了認知空間,變單一教師講授為教師和媒體共同對學生的作用。在這種新的教學模式下,除了教師的語言以外,還有文字、圖片、聲音、動畫等多種信號對學生形成刺激。如:學習《愛惜糧食》一課,我從搜集資料中經過剪輯重組了幾組鏡頭,然后按糧食生產過程將其制作成課件,并配上背景音樂和解說。當聲形融合的糧食生產過程呈現于學生面前時,深深地感染了學生,使他們感受到糧食的來之不易,從中受到啟發,克服了學生感官上的局限性,增強了教學的吸引力。
(二)用信息技術改變學生學習方式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在課程整合的教學模式中,強調學生的主體性,要求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信息技術教學走進課堂,改變了學生傳統的學習方式,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課上,老師創設教學情境,促使學生主動思考,主動探究,使學生真正成為信息加工的主體和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如:學習《我愛首都北京》一課,我將明理的部分做成具有交互功能的課件。讓學生自由點擊課件中的版圖,當箭頭變成手型時,輕輕一按,就會出現對北京風光、成就等的圖文并茂的說明。課內外信息交互作用,產生了強烈的信息場效應,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激發學生創造性地學習。
三、運用信息技術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和愛好是獲取學習的動力”,“對于一切來說,只有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美國心理學家布魯姆指出:最好的學習動機是學生對研究的東西有著內在的興趣,學生一旦對所學知識產生興趣,就會產生愉悅的情緒,從而集中注意力,積極思維。興趣是一種情感性質的因素,它是能力發生的最早征兆,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能源,是學生學習知識增長智慧的一種動力。由此可見,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智慧的源泉。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利用電教媒體,創設能喚起學生認知、情感、興趣的情境,能使教學達到“課伊始,趣亦生”的境界。學生通過刺激——疑惑——探究——思維等各種復雜的心理過程和情境的渲染,展開思維,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從而有利于新課的導入。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成為學習的主人,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如第一冊《愛惜學習用品》,為了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將課文中“學習用品對王平的夸獎”和“請你告訴他”欄目進行比較,以擬人動畫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讓學生思考:如果你是學習用品你選誰做你的小主人?為什么?由于有了畫面形象的提示,使學生帶著極高的學習興趣進入新課的學習。就是這樣,教師通過整合的任務,發揮了自己的主導作用,以各種形式、多種手段幫助學生學習,進一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運用信息技術能激發學生道德情感
小學生活潑好動,他們的思維具有形象性特征。運用圖形、文字、聲音相結和的課件,效果很好。它通過鮮明的畫面構圖、逼真的形態色彩、美妙的音響效果,把抽象的道德概念轉化為具體感人的道德情境,使學生在教師精心設計安排的情景中,不知不覺地身臨其境,全神貫注地進入角色,達到陶情冶性的目的。如第一冊《我是中國人》一課,我用多媒體課件在大屏幕上顯示“世界地圖”上紅色的地方就是我們偉大的祖國,使學生感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屹立在世界的東方。接著展示出中國地圖,解說:“我們13億中國人民就生長在這片土地上,她具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利用動畫效果,使學生仿佛乘坐著飛機到祖國各地去旅游,當講到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時,大屏幕上出現雄偉壯觀的萬里長城的景象;當講到天安門時,大屏幕上出現雄偉莊嚴的天安門;當講到布達拉宮時,大屏幕上又出現布達拉宮的景象……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此時此刻,學生們雖然好多地方沒有去過,但通過現代教育技術,使學生仿佛身臨其境,學生們對祖國的這些壯麗山河贊嘆不已,愛國主義情感油然而生。
總之,小學思想品德學科為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創造了有利的環境,思想品德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融為一體,可以使課堂教學內容豐富、生動形象,學中有樂,樂中有得,可以極大地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道德情感。
參考文獻:
[1]栗冬亞.論計算及多媒體技術的發展與現代課堂教學的運用.《中小學電教》2001(12).
[2]鐘文龍.網絡教育與素質教育.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