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瀚文
摘 要:隨著社會信息化的快速發展,信息數字化正在悄然地影響著世界的各行各業,數字化技術的介入滲透并逐漸改變著各個行業原有的結構和運作模式,其中也包括藝術創作。版畫藝術在我國已經有很多年的歷史,現在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版畫藝術也經歷著不停的變革,從某種層面上講,版畫藝術的發展也反映了科學技術的發展歷程,尤其當下版畫藝術深受數字化技術的影響,本文旨在通過版畫藝術的歷史發展和當代版畫藝術創作的現狀分析,來探討數字化技術對版畫創作的影響以及版畫藝術的未來發展趨勢。
關鍵詞:數字化技術;中國版畫;藝術創作;影響
一、引言
中國版畫作為傳統造型藝術,是通過在不同材料的版上采用手工制版印刷,以 “版”為載體,最終轉印在專業用紙上生成,一直以來與印刷術的發展密不可分。印刷術的改革和進步推動著版畫藝術的前進,版畫的發展一直反映著社會文化的發展,同時也是社會科技發展的縮影,一直跟隨著人類科技技術發展的腳步;對于版畫創作的技術層面來說,科技技術的發展支撐著版畫藝術的核心和基礎內容,各種媒材和數字化技術的更新換代影響著版畫的表現形式和方法;但是藝術的生命始終是藝術家的靈魂體現,它是藝術家的作品,是版畫的作者給予作品生命及文化精神內涵,這兩方面對版畫藝術的創作起著同樣重要的作用,這兩個因素相當于版畫創作的“硬件設備”和“軟件設備”,對版畫藝術創作的影響同樣深遠。
數字技術與藝術結合的發展日新月異,不斷刺激改變著藝術家的創作思維,為藝術家的創作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先進的電腦信息數字化技術、處理技術給版畫創作注入了新鮮的生命力十足的血液,同時也影響著藝術家的創作思維和創作方式。
二、版畫藝術的發展歷程
(一)傳統版畫藝術的發展歷程
版畫的發展與印刷技術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印刷術起源于中國,版畫也誕生在中國的搖籃中,版畫藝術的起源大概從史前期原始巖畫彩陶圖紋記錄于甲骨的殷商文;到唐朝時有了雕版木刻藝術,到了宋代雕印業由于活字印刷的發明更是空前迅猛地發展。到明清時代,我國古代雕版木刻是世界上先進的文化工具。出現了不少有民間私人書坊刻制的畫譜以及木版年畫,形成了了天津楊柳青、山東楊家埠和蘇州桃花塢三大民間木版年畫制作中心。到了 20 世紀 30 年代,魯迅對新興木刻大力倡導,才真正開始了我國版畫由復制轉型為創作?!靶屡d版畫”成了中國版畫發展史中的一個分水嶺,因為新興創作版畫和古代復制版畫不僅在制作上有很大的差別,而且創作版畫更能體現藝術家的思想情感、藝術修養與技巧,體現藝術家的社會責任感。
(二)中國當代版畫藝術的發展現狀
中國當代版畫已不再是圖解政治的工具,經過走出風情,純化語言和精湛技術,在新世紀進入了常態多向發展的時期。總體來說,中國當代版畫藝術以學院版畫為代表,逐漸顯露出既具東方精神又有個性特質的獨立品格。版畫藝術也隨著中國美術的發展而發展著。在中國版畫界,各種版畫工作室也大量出現,大型的版畫展覽活動也層出不窮,與國際版畫創作的交流也越來越多。而且不論老中青版畫家都在積極地探索版畫新形勢,不拘于版畫技術,不斷推陳出新,創作了一批優秀的版畫作品。讓人真正感受到了版畫樣式的多姿多彩,版畫發展的無限可能。
三、數字化技術在版畫藝術創作中的應用
數字技術的發展不斷地沖擊著藝術創作者的思維,為藝術創作者提供了更為廣闊的思路空間。科技的不斷創新和發展為版畫藝術創作者不斷打開著新的大門,為創作者提供著更為寬廣的思維廣度和深度,為他們探索藝術更多的可能性提供著必備的技術工具,比如:版畫的物質材料、創作工具、表現方法和創作手段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也在不斷發生著變革,呈現出來的藝術作品也悄悄地改變著人們對版畫審美的認知。除了這些數字化技術在版畫作品完成之后繼續為其服務,這些年數字技術也改變了版畫作品的展示方式,在作品展示的環節,互聯網和多媒體技術與版畫展示相結合的新型展示方式讓人們眼前一亮,給人們呈現的作品更具立體化、視覺效果更佳。
四、數字化技術對中國版畫藝術創作的影響
(一)數字化技術對中國版畫藝術創作的物性影響
計算機科技的不斷創新、互聯網的不斷變革促進著數字化技術的迅猛發展,“數碼版畫”就是數字化技術和版畫創作相結合下的產物,這種新型的藝術表現形式以計算機平臺作為創作依托,通過計算機對傳統版畫創作的模擬創作、圖像成像技術以及數字圖像合成技術,將傳統的版畫創作通過計算機表達出來,最后通過噴繪和打印機把藝術家的作品打印出來,這種新型的藝術表現形勢拓展了版畫藝術創作的新空間,使版畫家能夠使用更加豐富的色彩和層次發揮自己無限的想象力來創作自己的作品,使得版畫創作作品更具個性化的特點;計算機為版畫藝術創作提供了更豐富的媒材和技術手段,提供了更多的物性支持。但是從辯證法地角度看問題,這種物性的支持背后也存在著一些值得深思的問題,那就是賜予作品生命和靈魂才是藝術作品的真實使命,它背后承載著最重要的精神內核應該是藝術家想表達的思想,數字化技術在版畫創作中的應用會不會喧賓奪主,讓創作者過分注重作品華麗的外表而忽略了作品使命本身。
(二)數字化技術對中國版畫家的創作影響
數字化技術與版畫藝術創作的融合讓中國版畫家分為了兩派,一派對數字化技術仍然持排斥的態度,他們認為版畫創作的中心要義仍然應該是人的手工創作,對傳統的媒材使用和創作手段十分執著,對新的創作技術仍然持懷疑態度,抑或是他們在學習計算機技術上已經十分吃力,對傳統的版畫創作更為得心應手;另一派則是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把版畫藝術和數字化融合應用得得心應手、如魚得水,他們更愿意利用計算機的新型科技技術呈現豐富多彩的作品。從這兩派的態度中不難窺探出數字技術對版畫家的影響,數字技術的發展勢不可擋,但是對畫家進行創作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首先,數字技術為創作者的創作條件提供了便捷,在信息的搜集和媒材的利用上都比原來便捷,創作的空間比以前更寬廣,為世人展示的作品也更具現代化特征,但是大量的碎片化信息來源會占據創作者大量的精力,使得他們沒有辦法進行深度思考,在這樣的情況下很難創作出優秀傳世的作品。其次,由于技術手段的濫用,使得創作者的素質變得參差不齊,而且技術手段的高速發展會導致作者本身思維的惰性,造成抄襲之風盛行的狀況。
五、結束語
所有事物的發展都具有兩面性,信息科技的發展是歷史的大趨勢,數字化在中國版畫藝術上的應用勢不可擋,我們應該抱持著更加寬容的態度對待數字化技術在版畫藝術創作中的應用,因為社會的客觀生存環境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藝術依賴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對于版畫創作者來說,保持創作的獨立性和深度思考才是在創作過程中最需要保持警惕的事情,對技術可以“為我所用”但是不能過于依賴,創作作品的過程也不能浮躁,對于今天版畫藝術未來最好的發展趨勢是:保持創作者原有的創作特性,以創作內容為核心,用計算機技術的高科技手段對創作進行豐富和補充,作為豐富作品的藝術語言而存在,版畫更應該向人們展示的是創作者藝術情感和生活態度的自然流露,數字化技術和版畫創作這樣的結合才是未來版畫發展的趨勢。
參考文獻:
[1] 韋萍. 中國當代版畫藝術中色彩的象征性語言之探討[J]. 藝術教育,2017(z1):172-173.
[2] 佚名. 新媒介技術的介入與版畫圖像生成與創作的研究[J]. 藝術品鑒,2019(1Z):42-43.
[3] 劉志娟. 數字技術與版畫結合的“數字版畫” 創作初探[D]. 山西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