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志豪
摘要:任何藝術都應順應時代求新、求變。作為中國傳統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陶瓷藝術也應具有自身獨特的藝術語言。陶瓷裝飾藝術是陶瓷藝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通過外在的裝飾來展現內在的功能美。功能美與裝飾美在陶瓷藝術中密不可分、相互促進。本文主要就陶瓷藝術中裝飾美和功能的關系進行分析、探討。
關鍵詞:陶瓷、裝飾美、功能
一、所涉及概念的界定
1.1裝飾美的內涵與定義
美的東西,人人追求;美的東西,人人喜歡。從歷史來看,古代原始人就懂得在洞穴中裝飾美麗的壁畫。隨著歷史的發展,到了新石器時代,人類開始創造具有審美功能的彩陶。直至今日,人們喜歡在室內張貼五彩斑斕的繪畫,喜歡擺放具有審美功能的雕塑等等。人類一直在尋求著美,創造著美。中國陶瓷藝術具有裝飾美,這是它的一大特征。那什么是裝飾美?
裝飾美,顧名思義,就是裝飾產生的視覺效果,在視覺上,能夠給人以美的感受,同時讓人心情愉悅。著名的教育大家蔡元培先生曾說過,裝飾,即最普通之美也。由此可見,裝飾本身就具有美。裝飾美是人類按照美的元素及其內在規律性,按照裝飾的內在規律及其對象而裝飾的行為所形成的美的感受。美按照形態來分,可以分為“自然美”和“人文美”兩大類別,裝飾美則屬于后者。裝飾美是一種符號,一種具有表情的符號,這種表情符號是具有樂感文化的特征。同時,裝飾美是一種外在的形象表現,這種形象表現具有審美文化的特征。
裝飾是一種藝術,這種藝術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它是按照自身的規律,結合具有裝飾特征的符號及裝飾手法而形成的一種美感。在陶瓷藝術中的裝飾美又可以分為兩大類:第一,陶瓷造型藝術的裝飾美,其主要是依靠形體外輪廓的線條美來裝飾立體造型的陶瓷。第二,陶瓷表面圖案或者紋飾的裝飾美,其包括胎飾、釉飾、機理、紋樣等,在造型的基礎上進一步對陶瓷進行裝飾產生的材質美、紋飾美、工藝美。
1.2功能的概念與分類
功能是事、物所發揮的有利作用,產品功能即產品所具有的有效職能,陶瓷藝術的功能即是產品功能中的一個狹義概念。陶瓷藝術是以人為中心的,因此陶瓷藝術的功能體現是指陶瓷藝術對人所發揮的作用。也可以說,功能是一件物品為了滿足某種需要而具備的條件。第二,是從陶瓷藝術對于人的效用來界定功能的,將陶瓷藝術的基本功能分為實用功能、符號功能和審美功能。李正安曾說到“陶瓷的功能分為物質功能和文化功能兩個層面,而文化功能能分為人文性、象征性、美學性。”
物質功能指產品的實際使用功能,以及產品的適用性、可靠性、安全性和維修性等客觀性功能,即陶瓷用以滿足人的物質需要的屬性,是為了達到預定目的而滿足某種用途應具備的基本條件,是指通過與人之間的物質和能力交換,直接滿足某種實際需求的能力。陶瓷作為人造之物,首先以日常生活用品形式與人發生關聯,這就決定了陶瓷藝術不能為裝飾而裝飾。陶瓷裝飾受加工方法的制約,要適應材料,考慮它的經濟性;其次,要服從器物造型的功能,考慮其適用性。
精神功能是指產品的外觀造型以及裝飾給人的審美感受和產品的物質功能本身所表現出的審美反饋,同時是具有情感化、象征性的。審美功能,是指對一件物品的使用,除了考慮它的實用性之外,同時也應考慮到物品帶給人的感受,這種感受主要作用于人體感官和人類心理。審美功能是通過陶瓷裝飾形式的創造所取得的,這種審美包括兩方面的內容。第一,通過物質功能實現讓使用者在使用物品過程中得到安全、舒適、愉快的情緒。第二,是陶瓷的裝飾美。即通過造型、色彩、質地等要素,呈現的狀態。
二、陶瓷藝術中的裝飾美在功能中的體現
2.1陶瓷造型藝術的裝飾美主要體現在物質功能中
所有陶瓷造型都是由線組成的,由于不同的線的組合,才形成千奇百態的陶瓷造型。若造型以直線為主,而直線給人以剛正不阿的感覺。若造型以曲線為主,而曲線給人以柔美輕巧的感覺。下文以宋代執壺為例闡述造型藝術的物質功能:
宋代執壺在日常生活中主要作為茶器和酒器兩種器物使用。南宋劉松年的《斗茶圖》描述一人持執壺倒茶,一人正煽爐煮茶,也有人茶已在手,表現的是宋代上至宮廷,下至百姓普遍盛行的斗茶活動。因此,為了適應點茶的動作需求,宋代執壺在流部的造型上不斷的改良創新,流部加長變彎,保證水流易于控制;壺嘴圓而尖利,使落水、收水干凈利落;頸部加長,口部縮小加強保溫性能。在宋代執壺中所有部件的造型線條不僅很好的滿足了物質功能的需求還形成造型藝術中的曲線美,有柔美輕巧的視覺效果,達到造型的裝飾美。
2.2陶瓷藝術的裝飾美主要體現在審美功能中
陶瓷藝術具有審美功能。它與其他的造型藝術一樣,來源于人類勞動的創造。陶瓷藝術的形成也是遵循著一定的藝術原則,而我國的陶瓷藝術的裝飾美體現了東方關于審美的要求,符合人們的審美傳統。下文以宋代執壺為例闡述裝飾美的審美功能:
宋代注重樸素與優雅,崇尚理學體現出師法自然,含蓄包容、理性的特征。宋代執壺的造型的裝飾美也從張弛有度的體態中體現,使得執壺的設計生動、清新;以及宋代執壺的刻花裝飾也是干凈利落,處處體現宋人的理性美學。刻花是為了使線條內細外粗,在坯體上,用刀具以斜刀刻出紋飾,其立體感極強,層次非常明晰。在宋代執壺的紋樣裝飾中,花卉植物紋飾是應用最多的題材,常見的有蓮花紋等。漢代之前,我國幾乎沒有使用過花卉,但隨著佛教的傳入,蓮花紋開始盛行,猶在宋代執壺中無論是造型上仿生蓮花花瓣的造型還是在其裝飾上采用蓮花。陶瓷藝術的裝飾美是滿足當時人們的美學原則和宗教習俗的,即是滿足當時人們在陶瓷上的一種審美功能。
三、結語
陶瓷藝術的裝飾美在物質功能和審美功能中是相輔相成的,審美性依托于實用性實現。陶瓷藝術本身具有藝術性和實用功能性,使得人們在欣賞陶瓷藝術中就能感受到藝術的美。這種美的基礎就在于陶瓷藝術本身的物質性,實用功能即物質功能是第一性,只有“用”的舒適愉悅,“美”的意義才得以維系。但同時物質功能和審美功能在陶瓷藝術的裝飾美中又是和諧統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