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全生是山西省運城市絳州木版年畫的傳承人,他家里收藏了很多印年畫的老版,他這一輩子也不知道刻了、收了多少木版。木版是有生命的,一塊版子印的次數多了,線條就模糊了,或者經歷的年頭長了,版子自然也會損壞。平時,郭全生不怎么出門,就守在院子里,低頭刻版。
“我目前刻版還是以搶救性雕刻為主,現在各地都有這個問題,好多舊的版畫基本上已經失傳了,流傳下來的好多也就是一個紙片或者一個畫樣。版子也是有壽命的,如果畫稿再要失傳了,這個品種就徹底失傳了。我現在就是根據老的樣子,一幅一幅先把它臨摹下來, 再以年畫的形式用木版把它雕出來,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一幅套色的木版年畫,根據郭全生的介紹,需要刻一塊線版,以及根據顏色要求刻出數量不等的色版,刻版的事急不來,所以,固執的郭全生就像面對門前太行王屋山的愚公一樣,一點點去完成他堅守的信念,完不成的部分,他相信自己的孩子將來還能跟上。
“其實我的孩子在參軍以前就會刻木版年畫,我干活兒的時候,他們都趴在旁邊看。二兒子學的就是美術專業,當時就是考慮到以后木版年畫這塊要涉及設計。所以我想,讓他們當兵,去部隊上接受一些鍛煉,也有好處。他們肯定要回來。畢竟這是自己的家嘛。所以你看這么多年,家里這老房子我一直沒動。畢竟這老房子里有親情,雖然我的父親母親都不在了,但回到家里,感覺老人還在,這種感覺對我們做年畫這種傳統手藝也很有幫助。”
相關鏈接
絳州木版年畫:
絳州木版年畫是山西省運城市的傳統民俗工藝品。它生長于民間,是絳州勞動人民對自然和生活的樸素認知在藝術上的升華。其品種繁多,手法齊全,雕版技術精湛,線條細膩,用大紅、桃紅、中黃、青蓮、普藍、墨綠等多種顏料套印,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各類武將門神、灶爺、財神、觀音、八仙、壽星、戲曲人物、仕女、娃娃;耕織農作、民間傳說、歷史故事、花卉動物、風光景色等應有盡有,歷代不乏名作問世。
(摘自《中國守藝人—— 一百零八匠》 羅易成 著 三聯書店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