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報道,浙江22歲小伙子每天喝5~6瓶無糖飲料,結果發生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而被緊急送醫。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是糖尿病急性而嚴重的并發癥,多見于嚴重的糖尿病,常因為感染、饑餓、治療不當等誘發。而該患者的發病原因,卻是飲用大量“無糖飲料”造成的。
無糖飲料也會導致糖尿病?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謝超告訴記者,在導致Ⅱ型糖尿病和肥胖的風險方面,無糖飲料和傳統飲料的危害幾乎是一樣的,不要聽信“無糖”就掉進“消費陷阱”中。
謝超表示,所謂“無糖飲料”,只是利用甜葉菊等甜味劑替代了傳統飲料中的糖,給人以健康的錯覺。
《美國臨床營養學雜志》曾公布一項報告,科學家們對66118名女性進行了長達14年的研究調查,結果顯示:長期攝入含有人工甜味劑的飲料更易誘發肥胖及Ⅱ型糖尿病。
“事實上,‘無糖’并非絕對意義上的零糖。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GB 28050-2011)》,每100ml飲料中含糖≤0.5g,就可以標注為無糖飲料。”謝超補充道,倘若一瓶500ml的無糖飲料中含有2.5g糖分,那么多喝幾瓶照樣有害。
過量攝入糖對身體有害,過量攝入加入甜味劑的飲料對身體同樣有害,為了健康,日常生活中既要減少或者避免含糖飲料的攝入,也要減少或避免以代糖制作的無糖飲料的攝入。
(摘自《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