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婷婷

目前,商場上在售的家用電器在產品功能、技術革新、造型設計、外觀式樣等多方面都有了明顯的改進,可以說,人們的生活因為這些新技術而不斷發生變化,不斷提升人們的生活滿足感。但是,隨著中國家庭對家電普及需求的滿足,企業應如何持續提升用戶流量和增長空間?以服務消費為導向,與消費者建立連接和信任,滿足消費者更新換代需求,是實現品牌購買的有效途徑。
當我國的家電產業剛剛發展起來的時候,各家電企業比拼的是銷售渠道和產能效率,后來,隨著產業技術的升級、創新和線上、線下渠道的全面開放,家電產業進入了差異化技術和體驗的競爭時期。而如今,我們正處于以消費者為主導的市場,家電產業也將進入一個以服務消費為導向的時代,在比拼產品品質、口碑、品牌等之外,更加注重以服務為入口,提升產品銷售量。因此,讓消費者放心消費逐漸成為家電企業們的核心競爭點。
談到放心消費,很多企業會將整個銷售環節分為售前、售中和售后三個階段,而這三個階段也組成了一套完整的消費服務體系,售前和售中始終被企業置于核心地位,與產品銷售量掛鉤,而售后環節往往問題頻頻,曾屢遭消費者詬病。
我們知道,家用電器屬于耐用消費品,與日常生活聯系緊密,且使用期間較長,很多大家電使用期限甚至可以達十年之久。作為用戶,對日常使用中的家電很少有保養清洗的意識,往往是產品出現了故障之后才會想起售后服務,然而,售后服務≠產品維修。曾經很長一段時間,由于缺乏相應的服務標準來約束企業的售后行為,一些企業在售后服務環節著力不夠,尤其是一些小家電產品,售后維修點難找、維修成本高、網點亂收費、零配件難找、維修不規范、反復維修、維修推諉等情況比比皆是。
無論是家電行業還是其他行業,要想長久發展,都必須加強服務意識。只有建立一套完整的消費服務體系,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只有能夠讓消費者真正放心購買,舒心使用的產品才能換取高額的回報。
伴隨生活質量提升,消費者對品質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消費者愿意付高價買服務、買放心,所以,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傾向于購買品牌商品,畢竟品牌知名度與信譽度是建立在一定的服務基礎之上的。
企業與消費者建立的這種以服務為基礎的消費,是具有無形特征卻可以給消費者帶來滿足感的一種或一系列活動。實際上,企業的售后服務是有效拉近企業和消費者之間的距離,給消費者帶來滿足,建立兩者之間信任的有效手段,比如,通過回訪,主動了解用戶的使用習慣,了解用戶在產品使用中遇到的問題并給予相應的幫助和指導,通過這些對消費者的關心和問候,取得消費者的信任,久而久之,消費者自然會對這一品牌表現出積極正面的信念和態度。
隨著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的要求日益提升,會越來越注重消費體驗,認同服務的價值,消費者往往會選擇有著較高品牌知名度和信譽度的企業,一方面是產品質量信得過,另一方面正是看中了他們所建立的完善的用戶服務體系。所以,對家電行業而言,“服務”觀念需要被正視,家電企業不應局限于“賣產品”。
2019年1月21日,國家統計局公布2018年中國經濟成績單。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首破90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6%,實現了6.5%左右的預期發展目標。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6.5%,人均消費支出增長6.2%,其中服務消費更是加速增長。從這組數據上不難看出,消費者對“服務”的態度。
有人認為,服務消費與商品消費存在一定的差別,但是,二者也不是絕對孤立的,中國家庭的消費能力已經出現了轉變,消費需求由滿足日常需求向追求生活品質轉變,消費行為也已經由商品為主向商品和服務并重的方向轉變。
現代消費者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越來越注重家庭和自身的生活品質,家用電器可以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它的便捷性、高效性可以大大增加我們的生活幸福感,很多高端、智能的家電產品更是能讓消費者更加全面、輕松地體驗智能生活帶來的舒適享受。為此,很多家電企業在產品研發和技術升級方面,都在向著提升民眾美好生活體驗的方向發展,以“帶給消費者更加美好的生活享受”為發展宗旨,但是,也不能不重視“服務”的重要性。
近兩年,國內很多家電品類的銷售量已經表現得有些增長乏力,家電企業需要在其他環節上尋求新的增長點,而服務正是一個有著較高附加值的環節,想要為消費者建立一個信任的購物體驗,服務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