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勇
摘 要:作為一名小學執教者,要想獲得教學的成功感,就得重視教學行為中的引導方法,讓教與學體現質量、體現效率。引導具有方向性,可以讓迷路的人找到歸宿免受折騰。兒童在學習上“迷路”的情況很多,遇到問題不知如何下手,也因此感到學習苦澀。孩子們各方面的經驗都欠缺,對離自己生活較遠的事物不容易接受,甚至對之毫無趣。從學生現有能力狀況出發合理引導。因此,引導的成敗建立在學生現有的知識能力水平之上。引導的語言注意可接受性。不同年級、不同學生其認知水平各有所異,教者的語言不能給學生在感知上產生障礙,要做到簡單明了,通俗易懂,專業性、學術性、哲理性的語言大多不能被小學生接受,大道理也不一定動聽,學生也未必喜歡。
關鍵詞:體現質量;體現效率;引導方法;合理引導
我們常說兒童是“夢蟲”,就是因為他們不懂事,認知水平、自覺水平都不高,總需要有人“牽”一把。作為一名小學執教者,要想獲得教學的成功感,就得重視教學行為中的引導方法,讓教與學體現質量、體現效率。下面對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如何對學生實施有效的引導談幾點淺見:
一、當一名讓學生信賴的“向導”。
引導具有方向性,可以讓迷路的人找到歸宿免受折騰。兒童在學習上“迷路”的情況很多,遇到問題不知如何下手,也因此感到學習苦澀。對此教師通過恰當的引導,讓學生真正懂得如何解決問題,同時又幫助他們積累學習經驗,讓學生感到學習的成功,嘗到學習的甜頭,學的熱情來了,動力也有了。但是兒童的成長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加上社會、家庭諸多變化因素的影響,更需要教師堅持不懈地努力,關心、愛心、責任心也要持續不斷地供給,這樣才能得到孩子們的信賴,由于信賴之力量驅駛,孩子們才能克服困難,沿著教師指引的方向走向燦爛的明天。
二、從兒童生活實際出發合理引導。
孩子們各方面的經驗都欠缺,對離自己生活較遠的事物不容易接受,甚至對之毫無趣。教學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和面積時,不僅要讓學生記住它們各自的周長公式,還要記住各自的面積公式,學生對此很容易搞混淆。為了讓學生能快速的記住并且靈活運用,這就要研究引導方法了。下面設計幾組學生看得到摸得著的問題引導學生:1、我手里這塊磚的平面是什么形?(長方形),這塊方磚的平面是什么形?(正方形),你還知道哪些物體的平面是長方形?哪些物體的平面是正方形?2、長方形有幾條邊?……長和寬加起來得到什么?(周圍的總長:周長),當我提到長加寬的時候你馬上想到什么?(周長),當我提到長乘寬的時候你馬上想到什么?(面積),請大家都來摸一摸長方形的長和寬,然后:媽媽的裙子爸爸穿行嗎?(不行,各是各的),周長和面積的公式記錯了行嗎?你能分辨出周長和面積嗎?……
通過聯系學生生活實際設計合理的問題,不僅讓學生學會了解決問題的策略,也能有效地開發學生的智力。由于學生生活經驗少,更要重視引導學生積極投入實哦。應該說,引導學生懂得怎樣動手、怎樣動腦,并且勤于動手、勤于動腦這是小學素質教育中的首要工程,重中之重。
三、從學生現有能力狀況出發合理引導。
如果學生不具備8+6=14的口算能力時,去引導學生解答“多與少”的和差問題收效是不明顯的。因此,引導的成敗建立在學生現有的知識能力水平之上。通過強化訓練,學生能順利完成簡單的口算能力后,那么可以這樣引導學解答“多與少”的和差問題:1、張紅9歲,比李明大3歲。師:誰大?(張紅),誰小(李明),李明多少歲?(6歲)。總結大的減下來等于小的。2、李明6歲,比張紅小3歲。師:誰大?(張紅),誰小?(李明),張紅多少歲?(9歲)。總結:小的加上來等于大的。當學生。具備解答簡單的和差問題之后,以此為例引導學生解答數量較大的和差問題就容易多了。
四、引導的語言注意可接受性。
不同年級、不同學生其認知水平各有所異,教者的語言不能給學生在感知上產生障礙,要做到簡單明了,通俗易懂,專業性、學術性、哲理性的語言大多不能被小學生接受,大道理也不一定動聽,學生也未必喜歡。教學語言的真功夫在于學生愿意聽,要注必要的新穎性和趣味性,但又不能離題,否則降么教學效率。同時在引導中克服打擊性、粗暴性等消極語言,要捍衛課堂氣氛的和諧,保護學生的情感、態度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楊文華. 初中教師消極教學行為的調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9.
[2]陳娟. 小學勞技“讀圖繪圖”教學對高年級學生創造性的影響[D].上海師范大學,2019.
[3]韓雨潔. 小學英語課堂導入對學生課堂參與影響的調查研究[D].西安外國語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