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芬
摘 要:人工智能時代,老師在課外閱讀指導過程中,既要根據兒童閱讀的特點,轉變自己的觀念,借助智能機器和大數據分析幫助兒童選擇讀物;拓寬課外閱讀指導空間,構建共享交流的閱讀平臺,同時還要借助人工智能系統記錄和監測兒童閱讀的過程。但無論怎樣改變,堅守兒童終生閱讀的習慣培養,問題的幫助、心靈的啟迪和人格導引始終不變 。
關鍵詞:智能時代; 課外閱讀指導;教師校色;變與不變
前言:隨著科學技術的開展,人工智能技術得到普遍使用。2017 年人工智能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標志著人工智能已經滲透到各行各業,為社會帶來一場全新變革。2017年《新地平線報告》(圖書館版)將人工智能列為圖書館界的六大技術發展趨勢之一,從智能館舍、自助借還、機器人技術到全面的智慧服務,人工智能無所不入,本文著重探討將人工智能融入小學生讀書領域的服務創新。
一、智能時代兒童課外閱讀的特點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日益發展,智能教育已經進入人們眼簾。智能教育時代的到來,可從網上下載觀看大量的課外閱讀資源。從來源渠道到閱讀形式再到互相交流的方式,從根本上改變了小學生的閱讀特點。
(一)課外閱讀資源的獲取多元化
1.閱讀內容的選擇
傳統與現代的結合。21世紀的今天,在被互聯網籠罩的現在,傳統單一的紙質閱讀已經不再是學生們唯一的選擇。網絡課外閱讀資源已經打破傳統,破繭而出的新資源正在源源不斷的走上舞臺,以線上網絡資源與線下紙質資源相結合的方式改變了小學生的課外閱讀狀態。手提電腦、平板電腦多年前已經進入學生課堂輔助學習,隨著社會不斷發展,在資源上將會更加豐富。老師通過網絡資源加紙質資源輔助教學及課外閱讀將會更加得心應手,課堂上、課下家中紙質資源與網絡資源相輔相成。各大網站提供的便利、QQ群微信群提供的渠道、以及各類手機APP軟件提供的支持,幾乎包括了所有。只有線上與線下的融合才能適應當下,才更適合小學生的課外閱讀。
2.閱讀內容的形式
線上加線下的新模式。隨著平板電腦、學習電腦、手機的出現,各種APP軟甲如雨后春筍不斷涌現與更新,小學生課外閱讀內容的形式也在不斷豐富。校內的紙質閱讀,回到家里的電子閱讀已經形成一種需要。
(二)人工智能引入多種力量幫助兒童閱讀指導
如今的課外閱讀已經不再受到限制,各大網絡平臺的支持,提供了對閱讀
的經驗交流、技術分享、以及閱讀感悟等。名校名師的一師指導百名同學已經被打破,在人工智能的幫助下通過共讀平臺的分享,圖片、文字、和語言可直接被世界各地學生觀看學習。也可以同時指導孩子的課外閱讀與學習,實現了不同國家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交流與分享。咨詢教育APP移動客戶端都可下載,名師指點網絡上傳可為各個地區的孩子帶來福音。
(三)人工智能系統有效記錄課外閱讀進程
人工智能的課外閱讀記錄方式,已經出乎意料的強大。多種多樣的智能課外閱讀記錄系統,提高了閱讀效率的同時也減少老師家長對孩子的監管時間,如今,更多的課外閱讀記錄系統在兒童的課外閱讀管理中已經被成功應用。數據記錄著上次停讀的位置,記錄著讀過的每一本書。隨著不斷的更新推出,后期的服務系統會更加的完善,會另教師在指導課外閱讀上更加節省時間和精力。人工智能記錄系統會成為老師與家長的有力伙伴。
二、智能時代教師課外閱讀指導角色的轉型
在人工智能的時代“教師和書本不再是唯一的導師”得到了進一步新的領悟與認證,隨著小學生課外閱讀的轉變,也意味著教師行業也要隨著時代的改革而轉型,從而適應當下的教育模式。
(一)轉變閱讀觀念
書本中與網絡上十分廣泛的閱讀資源,在如此包羅萬象的閱讀資源中,首要調整在教師本身,積極主動轉變閱讀理念,要有一種宰相肚里能撐船的心態整理各種閱讀資源,在龐雜的閱讀資源中篩選真正適合學生的類型。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自己能夠明白,該讀什么樣的文章與書籍。
(二)轉變推薦方式
在大數據的統計與分析下,不會有不熱愛讀書的學生,只是選擇了不適合學生的資源。當下時代除去名師指點、名校經驗,求助于大數據分析所推薦的書籍也是很好的選擇。我們描述了大數據的功能,數以億計的讀物數據庫中進行篩選分析,從而匹配到適合孩子年齡段的文章與書籍。在了解大數據的同時,我們也要明白這只是一些參考,還要有很多有經驗的老師對其進行進一步的篩選與過濾。所以教師去除了原來的尋找,轉變為篩選過濾的工作。
(三)拓展指導空間
大數據的運算中智能平臺在構建,極大的擴展了我們課外閱讀的指導空間,在教研與班級實踐閱讀的要求中,可在大數據的智能平臺中尋找共享的讀物交流中心。可通過共享交流中心看到全國各地的個讀與群讀數據分析,可尋找著名學校的名師進行交流經驗,也可通過多媒體教室進行一師百班千班的同步講學,讓所有的經驗與智慧疊加,協同進步共同發展。
三、智能時代教師角色的堅守
(一)堅持對閱讀的樂土營造
好讀書要有好環境,在班級建立讀書一角,好的書籍好的語句及時更新,讀書板報,可輪流讓同學填寫自己認為好的句子或者書籍,并且告訴同學們為什么好,既能鍛煉獨立的思想意識,還能有清晰的頭腦與分析能力。
(二)堅守對兒童的陪伴引導
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還是需要老師的細心指導,調動家長對孩子的看護。盡管人工智能機器人可萬里選一篩選過濾,但是還會出現偏差,這時就需要老師及家長在旁輔助,進行錯誤糾正,對孩子及時最好的幫助。
(三)堅守對兒童的心理啟迪
學生心靈最美好的種子需要在被美好讀物的感悟下萌動發芽,種子發芽生長也需要優質讀物的灌溉,從而影響到孩子的心理與人格。在孩子的堅持下,老師與家長的努力中,成長的種子才會成長為參天大樹,遮風擋雨、堅不可摧。
結語:綜上所述,通過對人工智能的初識、認知、了解。教師教學方法的轉變和學生家長對孩子的認知方向。教師要轉變自己的工作方向,加強自身篩選觀察選擇能力,合理的利用信息技術,并且把信息技術要實際的應用于課外讀書上,切身實際的影響學生。學生要提高自身的認識,積極主動的進行讀書。通過讀書陶冶情操,豐富內涵,提升修養。
參考文獻
[1]姚瑤.智能時代,教師在課外閱讀指導中角色的變與不變[J].語文教學通訊,2018(12),70-71.
[2]王世偉. 人工智能與圖書館的服務重塑 [J]. 圖書與情報,2017(6),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