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杰
摘 要:創新型人才由于具有比一般人更強的創新特質已經成為現在世界上重要的戰略資源,不僅可以促進各國經濟發展,對于科技進步和國際地位的提升也發揮了關鍵作用。本文首先從創新型人才概念界定、創新型人才培育現狀、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以及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進策略四個方面對國內創新型人才培養成果進行文獻梳理。其次根據文獻梳理內容提出當前關于創新型研究發展的優勢與不足,以期為未來研究提供方向。
關鍵詞:創新 創新型人才 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
一、引言
經濟一體化時代,世界各國的競爭主要是人才和科技的競爭,人才不僅成為了每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資源,更是推進社會文明發展、人民生活富裕、國家興旺發達的核心力量。創新型人才憑借著比一般人優越的創新能力成為當前世界的重要戰略資源,不僅可以促進各國經濟發展,對于科技進步和國際地位的提升也發揮了關鍵作用。我國在不斷更新創新理念和推動創新發展的過程中,高校作為培養優秀人才的重要力量,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逐漸陳給了高校間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志。因此,了解當前階段國內外創新型人才培養新模式的研究現狀,豐富和完善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理論體系,不僅可以豐富理論內容,對于實踐價值的實現也具有重要意義。
二、關于創新型人才概念界定
張輝、焦嵐(2012)等認為創新型人才應當是那些具備較好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具備堅實的知識基礎和能力基礎、具備健全的人格等素質、具備良好的人文與科學素養的人才,他們在個性、好奇心、觀察力、思維、意志等方面要普通人更有優勢。王星、郭曉(2015)等認 為創新型人才不僅具有相應的思維、個性動機、知識以及能力等素質,而且能取得創新成果。楊玉娥(2018)所謂創新型人才,是相對于不思創造、缺乏創造能力、比較保守的人而言的,是指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人才,是對社會發展做出創造性貢獻的人, 一般會表現出好奇、開放、靈活的個性,具有想象力豐富且富于冒險精神、堅持不懈、注意力集中、精力充沛等特征。
三、創新型人才的培育現狀
董曉芳、趙守國(2018)提到當前高等院校創新型人才培養現狀有:首先,高層次創新人才數量較少;其次,創新型人才質量堪憂,創新度較低,創新能力不足,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較低。王曉燕(2017)指出傳統的創新型人才培養存在以下幾方面不足:實踐環節嚴重不足;課程設置不合理;教學方式單一。韓明華(2018)提出了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幾點現狀:首先,創新文化氛圍有待加強;其次,缺乏創新型師資隊伍目前;第三,創新型人才培養課程體系不完善高校課程體系設置不完善;第四,創新型人才培養的評價機制不健全;第五,創新人才培養資金投入不足。馮娟(2017)發現了當前創新型人才培養存在的不足:第一,高校創新教育和專業教育脫節;第二,高校的教學組織形式沒有完全轉變;第三,高校的課程體系建設不科學不完善。
四、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
陳恒(2018)提出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有四種。第一種是依托高等學校模式;第二種是依托項目模式;第三種是聯合培養人才模式;第四種是區域合作模式,劉德光(2014)在文章中提到了四種產學研合作培養創新人才的組織模式。第一種是校內實訓基地人才培養模式;第二種是項目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第三種是高校與企業共同培養模式;第四種是成果孵化人才培養模式。韓明華(2018)在國外創新人才培養的成功經驗上結合我國具體培養現狀,將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歸納為三種模式:“交互式”人才培養;“共建式”人才培養;“虛擬式”人才培養。
五、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進策略
馮娟(2017)提出了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具體措施:轉變教育觀念;重視個性發展;革新教育質量;構建創新隊伍;全方位培養高校培養創新型人才;強化教育改革。陳恒(2018)提出培養產學研創新型人才首先應當注重學生的實踐和體驗式教育;其次應當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創新精神;第三應當立足合作主體優勢資源,協同培養人才。劉玉榮(2018)認為基于協同創新、科教融合理念培養創新型人才的著力點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第一,改革高等教育體制,重視創新人才培養;第二,促進學科的交叉融合,為人才培養奠定堅實的基礎;第三,加強科教融合,對創新人才培養形成高效的支持體系;第四,建設協同創新平臺,多渠道共同培養創新型人才;第五,改善創新文化的環境,培育創新人才所需的優秀品質。
六、研究述評
目前國內外學術界對創新型人才培養的理論和實踐都已有了比較深入的認識和研究。我國創新人才教育雖然也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同樣存在以下不足之處:第一,現有大部分研究內容沒有強調人才培養的一般規律,特別是對國內外較為成熟的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共性特點分析借鑒不夠。第二,在對創新型人才培養的研究方面,大部分研究成功均采用定性研究,使用定量研究的成果較少。因此在定量研究方面還需要進一步深入。
七、結語
高校對于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對于學生和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高校不能只停留在對于教學方式、教學內容和培養模式上的變革,最重要的是必須轉變教育觀念,提高教育質量,建立優質的師資隊伍,將創新能力的培養放在核心地位更是至關重要的任務。同時,我們應當積極吸取國外高校成功的教育教學經驗,堅持對學生的個性化培養,深入貫徹因材施教,按照“打通基礎、靈活方向、突出個性、因材施教、注重實踐、培養能力”的基本原則, 積極探索多樣化的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
參考文獻
[1]王星,郭曉,付楊林.基于創新型人才階段性素質特征的培養模式研究[J].科技與經濟,2015(3)
[2]楊玉娥.產學研合作教育培養創新型人才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8(04)
[3]董曉芳,趙守國.高等院校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思路[J].科 學 管 理 研 究:2017(01)
[4]王曉燕,李博文.校企協同培養高校創新型人才模式研究[J].中國高等教育評估:2017(03)
[5]劉玉榮,張進,韓濤? ,李璐,王錦標 ,張鐵軍.基于協同創新、科教融合理念培養創新型人才[J].高 教 學 刊:2018(06)
[6]韓明華,吉艷平.產學研協同的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8(03)
[7]馮娟.促進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措施探析[J].中國成人教育:2017(06)
[8]陳 恒,初國剛,侯 建.國內外產學研合作培養創新型人才模式比較分析[J].中國科技論壇: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