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少斌
結核病是結核桿菌感染引起的嚴重危害公眾健康的慢性疾病,人體除牙齒以外的所有臟器均可患病,但以侵害肺部為主,肺、胸腔、縱隔及支氣管結核稱為肺結核;肺結核是我國法定乙類傳染病,是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是國家重點控制的三個重大傳染病之一,傳染性強,社會危害大。如果家里有人患了結核病需要從以下10個方面加以注意:
1.患結核病或懷疑患了結核病的家庭成員要及時就醫。
肺結核的主要臨床表現為咳嗽,咳痰,咯血或痰中帶血,胸痛等呼吸系統表現,及午后低燒,盜汗,食欲不振,消瘦、乏力等全身癥狀,肺外結核常常會出現病變部位的相應癥狀、體征及與肺結核相同的全身癥狀。當發現咳嗽,咳痰兩周以上,或痰中帶血絲、胸痛等癥狀或上述其它全身癥狀時就要懷疑患結核病的可能,應及時到當地結核病定點醫院的結核病門診就醫,就醫時帶上昨日夜間痰和當日晨痰各一份。
2.患結核病的家庭成員要遵醫囑規范服藥。
結核病的病原菌是結核桿菌,治療結核病的手段就是用化學藥物殺滅或抑制結核桿菌的生長,若不按醫囑規范治療,不但會降低療效,還有可能引起病原菌的變異,變為對藥物耐受的耐藥菌,若對多種藥物耐受,病人就可能“無藥可治”,后果極其嚴重。
3.治療期間定期復診。
病人服藥滿2月、5月、6月(復制病人8月)前1-3天需要復診查痰,需要帶晨痰一份到定點醫院復診。若服藥滿2月時查痰仍為陽性,需要在服藥滿3月時追加查痰1次。復診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治療效果,明確是否還有傳染性,確定下一步治療方案。
4.配合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管理與服務。
由于結核病是慢性疾病,治療時間長,短則半年,多則一年以上。長期服藥是很難堅持并做到按時吃藥的,需要指定專人督導服藥,實際工作中,家屬負責督導服藥較容易實現,且效果好。鄉鎮或社區醫生將按規范對病人進行免費管理與服務,患者及家屬應當配合。
5.如果患病的家庭成員是在校學生、教職工或人員密集場所工作人員,符合下述病情條件之一者,應當休學、調離人員密集場所工作崗位或休假:
5.1.菌陽肺結核患者(包括涂片陽性和/或培養陽性患者);
5.2.X線胸片顯示肺部病灶范圍廣泛和/或伴有空洞的菌陰肺結核患者;
5.3.有劇烈咳嗽等明顯肺結核癥狀,可能嚴重打擾他人學習工作和生活者。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到定點醫院開具復學、復工或復崗證明:
5.4.菌陽肺結核患者至少經過2個月的規則治療,癥狀減輕或消失,胸部X線病灶明顯吸收,連續3次痰涂片檢查均陰性(每次痰涂片檢查的間隔時間至少滿1個月)。
5.5.菌陰肺結核患者經過2個月的規則治療,癥狀減輕或消失,胸部X線病灶明顯吸收,空洞縮小或閉合,連續3次痰涂片檢查均陰性(每次痰涂片檢查的間隔時間至少滿1個月)。
6.患者要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范行為,避免或減少傳播風險,不故意傳播他人。病人在傳染期盡量不到人員密集場所,必需要去人員密集場所時快進快出,要佩戴口罩,不近距離大聲說話、咳嗽或打噴嚏掩口鼻,咳痰時到空曠場地,將痰液吐到紙巾上扔進垃圾桶內,不隨地吐痰。
7.密切接觸的家屬需及時到當地定點醫院接受檢查。
約40%的肺結核患者沒有明顯癥狀,其他家庭成員是否已經被感染并發病必需要經過專業機構檢查后才能明確,因此密切接觸的家人需要規范地進行結核病檢查。檢查方法為:
7.1.15歲及以上的家庭成員需進行癥狀篩查、結核菌素皮膚試驗和胸部X光片檢查。
7.2.15歲以下的家庭成員應當先進行肺結核癥狀篩查和結核菌素皮膚試驗,若有肺結核可疑癥狀或結核菌素皮膚試驗強陽性,再做胸部X光片檢查。
7.3.肺結核可疑癥狀者、結核菌素皮膚試驗強陽性者、胸部X光片異常者應當做痰涂片檢查。
7.4.對胸部X光片未見異常,但結核菌素皮膚試驗強陽性的家庭成員,可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進行預防性服藥;若不愿預防性服藥,應在首次篩查后3月末、6月末、12月末到結核病定點醫療機構各進行一次胸部X光片檢查。
8.督導服藥,看服下肚。其他家庭成員應當在社區醫生的指導下督促患者按時服藥,并及時做好服藥記錄;經常觀察患者眼睛是否變黃、聽覺是否改變等不良反應,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報告。完成療程后,家屬督導員在服藥記錄卡上簽字,然后及時上交給社區醫生。
9.做好日常防護。痰中帶菌的肺結核病人咳嗽、打噴嚏、大聲說話時,把含有結核菌的微小痰沫噴灑到空氣中,細小的痰沫會較長時間懸浮于空氣中,健康人吸入含有結核菌的痰沫后會受到感染。家人常親密接觸,傳播幾率高,需要做好以下4點:
9.1.傳染期病人與家人語言交流時需佩戴口罩,不近距離大聲說話,咳嗽、打噴嚏掩口鼻,咳痰時到空曠場地,將痰液吐到紙巾上扔固定垃圾桶,垃圾及時處理。
9.2.春、夏、秋季盡可能打開門窗讓空氣流通,冬季定期開窗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清新。
9.3.勤打掃,勤換洗,病人最好單獨住一間臥室,無獨住條件時要分頭睡覺。
9.4.毛巾、碗筷用鮮開水燙洗或煮沸消毒。病人可以和家人一起進餐,也不必分用碗筷,但從衛生習慣角度來看,分食或者使用公筷是可以提倡的。
10.家人要關懷患者,不要有明顯的區別對待言行,更不能有歧視心理。結核病患者需要營養和精神支持,需要溝通與安撫,充足的營養、愉悅的心理、適當鍛煉與休息更有利于提高患者抵御疾病的能力。
雖然結核病危害大,只要早發現、早治療,規則服藥,絕大多數結核病人都可以治好。雖然肺結核病傳染性強,只要處置得當,科學防范,可以有效預防和控制傳播,將風險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