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路
摘 要:在我們現下階段的小學教育中,美術課程屬于一門選修課程,對于語文、數學、英語等基礎必修課程來說重視程度不夠高,但是對于學生審美能力培養,從小培養其對美的鑒賞和追求,會對他們的情趣培養、思維拓展和創造性的發揮都會產生重要的影響。所以在美術教育過程中必須滲透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小學美術;審美;培養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和發展,經濟的不斷向前推進,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升,人們對于教育的創造力的關注越來越多,而在小學教育中,美術對于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審美能力的不斷提升會給學生的創造力注入更多的活力。因此,在小學美術的教育過程中,也要轉變教學理念,順應時代潮流,對于課堂學習結構和方法做出對應的調整,注重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從而激發學生創造力。
一、走出課堂,親近自然,讓學生在感受大自然中培養審美能力
在傳統的美術課堂教學中,美術課上,教師都是通過展示靜止的圖片或者物體進行美術教育,然后進行詳細的理論知識點講解,希望通過這樣的途徑讓學生感受到美術美的意境。但是這種教學方法存在較多的弊端,一方面這樣的教學方式導致課堂是毫無生趣的,對于學生來說沒有足夠的吸引力,學生對于學習的內容和知識點的理解印象不夠深刻,課后就會忘記,學習效率比較低下,另一方面,靜止的圖片和實物只能展現物體靜止時的狀態,無法展現多角度的展現其美術的動態美。
而走出課堂,親近大自然可以引導學生欣賞到更多大自然的美麗。學生們置身于美麗的大自然中,畫面中一切靜止的花草樹木瞬間鮮活起來,有了生命力,通過視覺、觸覺和嗅覺等感官的刺激,在優美的環境下進行教學可以收獲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如在教學生畫樹木的時候,在大自然中,隨處可見都是一幅幅美麗的構圖,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觀察和喜好,繪畫出自己喜歡的樹木,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和培養其熱愛大自然的,提高鑒賞能力和開闊思維。
二、營造氛圍,積極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和熱情
對于小學生來說,最不缺也最寶貴的就是對于新鮮事物的好奇心,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小學生這一心理特征,在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對于美學的學習熱情。興趣往往是最好的老師,當他們對一件事情很感興趣的時候就會全身心的投入,課堂參與度也會很高。在對小學生教學過程中,尤其是美術學習的時候,不應該對知識點進行強行的灌輸,應該立足于學生的興趣,引導他們獨立自主的去解決問題。例如在學習《珍愛國寶-秦始皇陵兵馬俑》章節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向學生敘述秦始皇陵兵馬俑整個設計,秦始皇修筑兵馬俑的過程,為什么會稱之為“世界第八大奇跡”,通過故事型的敘述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引導學生觀看關于兵馬俑的相關考古歷史紀錄片,吸引他們去觀察每個兵馬俑不同的形態、特征,在提升學生審美能力的同時,感受中國古代藝術的精妙之處。
三、積極開展美術實踐活動,自創造中提升審美能力
審美能力是一種感性的存在形式,通過引導學生進行美術創造活動,在創造過程中展現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表現,將學生從思考如何構圖到整個完成的過程直觀的展現出來,美術作品最后呈現的是學生發現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的能力以及對于美好事物追求和向往的一種表達方式。在進行美術創造時,學生的整個精神狀態都是比較飽滿的,因為一直是在學習和模仿接受老師的講解,只有在整個創造的過程中學生是自主的,是獨立進行的。
要學生進行創造活動,并不是說完全拋開教師的作用,在創造構思的階段,教師要盡量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素材,為學生的觀察、體驗過程提供更多的思維空間,能夠更好地將自己分析理解得到的審美元素融入到已經存在的審美體系中,搭建起基礎的藝術構思。在進行創作階段,需要教師進行多方位的指導,教會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和工作,用藝術的語言將情境最美的呈現出來。
四、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對于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來說,都需要富有想象力和創造力的人才,教育是最主要的途徑,在小學美術課的教學過程中,要更加注重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就要強調學生在平時生活中積極觀察生活能力的培養,生活是最大的藝術課堂,美的東西都是來源于生活,一束光,一片陰影,都可以通過藝術的手段進行折射展現。例如在進行《讓剪影動起來》,如果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通過教師自己進行展示講解,學習效果將會很一般,在進行授課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看一段小錄像,關于中國傳統文化“皮影戲”,通過動態可愛的皮影引發學生進行積極思考,它是怎樣動起來的?在學生之間開展討論,甚至可以自己動手進行模擬操作,在這個過程中大家各抒己見,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相互交流,碰撞思維。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設計一些自己喜歡的卡通形象,試著讓它動起來。讓學生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進而引發學生對于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必要性的思考,激發其對傳統文化的保護之情。
五、結束語
作為小學的美術教師,要順應時代改革發展要求,尊重學生對于藝術和審美的追求,創造性的開展教學,讓學生在生活中觀察,注重發現生活中最平凡的美麗,利用最普通最常見的生活現象進行創造,來源于生活而更加豐富生活,從而培養學生從小熱愛生活,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對于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鑒賞能力培養和正確情趣的培養有很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翟笑耘.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J].時代教育,2018(2):181-181.
[2]. 王晶晶.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J].美術教育研究,2018(4):149-149.
[3]. 佚名.試論小學美術教育中審美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2018(28):203-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