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進
摘要:在進行運動鍛煉時,必須要采取積極有效的預防措施,以減少運動鍛煉中產生的損傷。本論文以運動損傷為研究切入點,對其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預防措施。
關鍵詞:運動鍛煉;損傷;預防措施
“生命在于運動”,持之以恒的運動鍛煉是保持健康的重要途徑。但是在運動鍛煉的過程中,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運動損傷的現象時有發生,不僅對其身體的韌帶、肌肉、關節、骨骼等產生更一定的損傷,使其無法繼續參與到運動鍛煉中,甚至還會給其帶來沉重的負擔。因此,在運動鍛煉中,如何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減少運動鍛煉中常造成的損傷,已經成為關注的重點。
一、運動鍛煉中常見的損傷種類
(一)運動損傷概述
在日常生活中,運動損傷較為常見,例如:
在排球練習過程中,運動員的肩胛部位受到受害,以至于其右肩無力,抬右臂時疼痛加劇,并伴隨時間的延長,其疼痛逐漸向右肩部的三角肌放射;在運動過程中,膝關節受到損傷,出現一定的疼痛,其在跳躍的時候,疼痛加劇……
這種在運動過程中出現的損傷,即為運動損傷。所謂的運動損傷主要是指人們在體育運動的過程中,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了,而導致人體組織和人體的器官等產生解剖損傷、生理紊亂等現象。
(二)運動損傷的常見種類
在運動鍛煉中,運動損傷較為常見,并且種類較多。
按照運動損傷的組織,可將其劃分為皮膚損傷、肌肉損傷、肌腱損傷、韌帶損傷、關節 損傷、滑囊損傷、軟骨損傷和骨損傷等[1]。
按照運動損傷的組織是否與外界相連,可將其劃分為開放性和閉合性損傷。其中,開放性損傷主要包括擦傷、刺傷、撕裂、開放性骨折等,主要是指損傷之后,皮膚、粘膜的完整性受到一定的損傷;閉合性損傷主要包括挫傷、關節韌帶扭傷、閉合性骨這等,主要是雖然受到損傷,但其皮膚、粘膜的完整性仍沒有受到損傷。
按照損傷病程,可將其分為急性損傷和慢性損傷。
按照傷情的輕重,可將其分為輕度損傷、中等損傷、嚴重損傷。其中,輕度損傷后,運動人員仍能夠進行訓練,并且不會喪失工作能力;中等損傷之后,運動人員必須壓哦停止運動,并喪失一定的工作能力;重度損傷之后則無法接受訓練。
按照運動技術和訓練,可將其分為運動技術損害和非運動技術損害等。其中,運動技術損害主要與運動技術、戰術存在一定關系,如:網球肘等;而非運動技術損害則是在運動過程中的意外損傷。
二、運動損傷的預防措施
(一)運動損傷原因分析
具體來說,導致運動損傷的因素比較多,集中體現在:首先,理論知識不足。人們在運動鍛煉的過程中,對相關的理論知識較少,以至于在運動鍛煉過程中,常常出現鍛煉錯誤的現象;其次,運動準備不足。運動鍛煉之前,必須要擁有充足的準備工作,否則一旦出現準備不足的現象,就會導致其在活動過程中出現一定的損傷;再次,運動次數安排不夠合理。在研究中發現,科學、合理的運動次數是實現運動鍛煉的關鍵,否則一旦出現運動次數過多的現象,就會導致其在過度的運動過程中,出現一定的運動損傷;最后,運動量過大。人體在長期的持續運動過程中,就會出現體力消耗過大、血糖下降的現象,進而使得其在運動過程中,替身防御性能下降,進而產生運動損傷[2]。
(二)運動損傷的預防措施
針對導致運動損傷所出現的原因,必須要采取積極有效的預防措施,以降低運動損傷的發生率。
首先,加強運動理論知識教育,使其掌握相關的運動知識,并掌握正確的運動鍛煉要素。如此一來,人們在進行運動鍛煉的過程中,就會嚴格遵守運動鍛煉的不同特點,并充分結合相應的運動鍛煉要求進行鍛煉,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事故的發生率。
其次,做好運動前準備工作。充足的運動準備工作,是降低運動損傷的主要措施和保障。基于此,人們在進行運動鍛煉之前,可以通過伸伸腿、彎彎腰等形式,使得人體的神經系統、肌肉和韌帶等,均處于興奮的狀態,進而使其身體機能活躍起來,更加適應運動的要求,以免因身體機能不適應運動鍛煉,而出現抽筋、疼痛、跌倒等損傷情況。
再次、運動鍛煉之后,不可立即進行到休息的環節,可以通過按摩的方式,使得身體逐漸放松下來。在研究中發現,當人體參與運動鍛煉之后,其肌肉會產生一定的酸脹、疲勞感覺,此時必須要進行15-20分鐘的放松性按摩,不僅放松了身體,也有利于次日的運動鍛煉,避免了次日運動中出現的損傷。
最后、制定運動鍛煉計劃,合理安排運動量。在參與運動鍛煉中,必須要以自身的身體狀況為出發點,科學、合理制定運動鍛煉計劃,以免出現運動量過大的現象,給身體帶來一定的負擔。例如,青少年應以跑步、球賽和武術為主要鍛煉方式,中老年人則應以慢跑、太極拳等為主要鍛煉方式。同時,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每天1次,或者每周5次的鍛煉方式,以免運動量過大給人體帶來沉重的負擔;在進行運動鍛煉的時候,還必須要選擇空氣清新、陽光柔和的鍛煉環境,進而使得身心放松,以減少鍛煉中出現的損傷[3]。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運動鍛煉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產生一定的損傷,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運動鍛煉的正常運行,還會對身體帶來嚴重的影響。因此,必須要充分結合運動損傷產生的原因,采取積極有效的預防措施,以減少運動中出現的損傷現象。
參考文獻:
[1]武玟斌,樊曉婕,徐堅.運動損傷的預防和治療[J].運動,2017 (18):89-90.
[2]青凱,高杰,肖斌.規避運動鍛煉“風險”的方法[J].當代體育科技,2016,6 (12):137-138.
[3]王安利,廖麗萍.預防損傷的功能鍛煉[J].中國學校體育(高等教育),2014,1 (03):7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