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英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逐漸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它們獨具特色的社會發展形態在世界各地都是絕無僅有的,這些傳統體育文化是民族的一種特殊符號標志,蘊含著一個民族的文化精神。在傳統文化又一次盛行的今天,我們要重拾曾經勞動人民經過長期積累而流傳下來的文化之精神,使得傳統體育文化精神能夠沖破僅僅局限在少數民族范圍之內的枷鎖,走向中國大地,走向世界各國,得以發揚光大。
關鍵詞: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文化精神
我國擁有不計其數的民族傳統文化,在歷史發展的今天已經結出豐碩的果實,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在發展中更是獨樹一幟,尤其是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根據少數民族不同的生活習性、風俗習慣等,形成了獨特的體育文化。現階段,我們如何對傳統體育文化之精神進行一系列探索,讓年輕人真正了解傳統體育文化發展的價值和精神內涵之所在,也了解到傳統體育文化的發展對我國優秀歷史體育文化的奠基作用,同時也是我國“和諧體育”發展的基礎和手段。
一、在文化精神前提下研究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
眾所周知,人們只有經過長期的社會勞動實踐才能夠從中獲得一定的文化精神,文化精神是民族性格的體現,對人們價值觀等多種觀念的形成都會產生一定的鋪墊作用。李宗桂先生曾說過:“一個民族的長期發展建設要有民族文化精神的支撐,是勞動人民的實踐勞動之精華,是民族文化產物之精髓”。在傳統體育文化精神形成過程中,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一應俱全的接受,正所謂“取之精華、去之糟粕”,在傳統體育文化發展的基礎層次上,融合現代體育的精神理念進行創新,將優秀的傳統體育文化在少數民族中獲得有效傳播的發展方向,推動少數民族地區傳統體育文化的改革,同時加強與少數民族人民群眾與體育文化的積極合作,探討合適的方式、方法引進優秀人才,使得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得到有效傳承。
二、對現實背景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精神的研究
在奧林匹克精神理念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到奧林匹克運動會當中,它不再僅僅是體育運動的范疇,在國與國之間的經濟、政治、文化、媒體等合作與交流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在“更高、更快、更強”、“永爭第一”等口號的作用下,奧林匹克運動會逐漸在人們的思想中變得偏激極端,不惜一切代價超越別人。我國一直堅持“和諧”發展的精神理念,堅持中道,保持寬柔、雍容、平和的態度,因此,這對我國走向奧林匹克道路帶來了優質的條件。我國在發展的基礎上講究“中庸”思想和“中和”理念的儒家文化思想,使得我國人民的和諧意識得到發展和提高,也促進了漢族人民和少數民族人民的價值觀的有效形成。我國擁有55個少數民族,每個少數民族都有自身獨特的傳統體育文化之精神內涵,我國的傳統體育文化精神發展也離不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精神的支撐,只有真正能夠將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與現代社會體育事業的發展合二為一,對我國各個民族的傳統體育文化精神建設就會形成良好的發展空間。
三、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文化精神價值表現
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體育大國,多個體育項目在奧運會中一直保持霸主的地位,這些體育精神理念一直支撐著多數奧運健兒們奮發前進。若我國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能夠出現在奧運會當中,肯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少數民族體育愛好者加入進來,這是一種文化精神價值觀。人們的思想理念的形成需要國家和民族的精神助力和指導,只有這樣,少數民族人民群眾才能夠在追求傳統體育文化精神的道路上賣力前進。
(一)拓寬我國體育文化哲學價值的研究
在體育文化發展過程中,全球體育文化主要集中在籃球、足球、排球等體育文化運動當中,而多樣化的體育文化因人們的認知水平較低而逐漸被忽視,我國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也因為知道的人數較少而逐漸被放棄,單一體育文化卻在發展中蒸蒸日上。我國大多數體育學者也僅僅重視對大眾體育文化的探索和研究,只有少數體育學者提到關于傳統體育文化的發展,但是這些學者并非少數民族土著,他們在生活環境、風俗習慣、思維方式等都與少數民族土著有很大的差異。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歷史悠久,在發展過程中已經上升到哲學領域,但是哲學學者極少有精通傳統體育文化者,若與哲學領域結合,需要得到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工作者、體育學者的理論和實踐支持,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獲得傳統體育文化精神的升華,也使得我國少數民族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得到長足發展。
(二)在民族團結基礎上傳揚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精神文化
自封建社會末年起,我國體育文化精神文明建設就受到嚴重重創,直到新中國成立后,體育文化精神文明建設才得以逐漸恢復。但我國急于發展現代體育文化精神,對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精神文化的發展有些忽視。直到最近20年才真正重視傳統體育文化精神的培養和形成,自形成以來,就受到少數人民群眾的強烈關注,每逢舉辦傳統體育文化活動時,就會激起在外求學或務工的人員回鄉參與活動的欲望。通過活動的成功舉辦,各民族之間的傳統體育文化促進了融合,創新的空間也大大增加。而且最為重要的是,各民族之間交流活動增多,民族團結意識增強,使得我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活動的機會也逐年遞增。
目前,傳統體育文化并沒有像現代體育一樣有明文規則規定,通常的傳統體育文化活動的規則都是約定俗成的比賽內容。在活動期間,少數民族就根據該民族獨特的體育活動方式進行比賽,沒有了明文規定的傳統體育加入了情感色彩,人們以這種形式比賽就使得內心得到滿足感,以愉悅的心情加入到傳統體育活動當中,精神感到非常富足。苗族蘆笙會歷來是我國傳統體育文化的關注焦點,它巧妙地將詞、曲、舞三者融為一體,在加強人們體育鍛煉的基礎上,還收獲了對傳統體育文化的理解。再如賽龍舟,在我國多個民族當中都盛為流行,在龍舟比賽中,需要龍舟上的人團結一致同方向奮力劃動。
(三)構建具有中國少數民族特色的傳統體育精神文化
我國經濟、政治文明已經處于高速發展的狀態,我國具有上下5000年優秀燦爛文化,要使這些優質文化屹立于世界發展之巔,就必須逐漸向世界各國展現我國特有的文化體系。世界各國已經見識到我國優秀的琴棋書畫之文化以及羽毛球、乒乓球、體操、游泳之強悍。但我國更為優秀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之美還沒有完全走向世界,相信總有一天這些瑰寶能夠讓世界各國人民為之震撼。目前,為了能夠使得具有民族特色的優秀傳統體育文化得到保留,就需要對其進行有效創新,將傳統體育之技巧進行復制、整理,堅持傳統體育文化多樣性的原則,多進行宣傳教育活動,讓更多的年輕人參與體育傳統文化學習和交流,促進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成果的形成,并源遠流長。
四、發展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精神文化對社會發展的影響
在我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得到認可的今天,要想在我國人民群眾甚至全世界得到廣泛傳播,就必須使其能夠產生影響力。提高少數民族人民群眾的精神認知就顯得至關重要,因此,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工作者要深入其中認真研究傳統體育,帶領團隊進行國內或國外的傳統體育文化匯報演出,將少數民族體育文化帶入世界人民的視線,實現民族大融合的發展方向,對社會發展也產生了較大影響。
五、結語
目前,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處于逐漸消亡的狀態,只有極少一部分年紀較大的工作者依舊堅持在第一戰線,而少數民族的年輕一代更多走向城鎮進行發展。我們要采取一定措施吸引少數民族的年輕一代積極參與到傳統體育文化建設當中,促進體育精神文明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殷鼎,楊建鵬.我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政策發展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7 (10):39-42,6.
[2]念貴,田祖國,黃文武等.活著的文明: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延存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7 (6):61-65.
[3]王光,郭震.桂北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SWOT分析與保護發展思路[J].經濟研究參考,2018 (11):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