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宏蓉
摘要:本文提出在平涼市一中運動會中加入趣味性運動比賽項目的建議,實現平涼市一中運動會模式的改革,以平涼市一中運動會為研究對象,采用文獻資料、問卷調查、數理統計法及邏輯分析法,平涼市一中運動會的開展現狀進行調查,分析運動會中加入趣味性運動所帶來的比賽場地、比賽器材、裁判、資金、項目設置等問題,進而產生平涼市一中運動會加入趣味性運動的可行性分析報告,為平涼市一中運動會加入趣味性運動提供理論參考,將趣味性運動比賽項目與田徑運動比賽項目有序結合,開發特色運動會,構建全面的體育運動環境,進一步促進平涼市一中體育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平涼市一中;改革;趣味性運動
在新時期教育改革下,越來越重視學校體育對體育建設發揮的重要性,而運動會作為學校體育表現形式之一,更是充當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也成為學校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學校的體育競賽以一年一度的田徑等競技項目為主的全校性運動會,隨著全民健身、素質教育、人文體育等思想的深入,伴隨著“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學校這種以田徑項目為主的運動越來越難以適應現代教育思想的要求和發展。近幾年來,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在“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下,讓學生自主鍛煉,培養終身體育的意識是目前所提倡的一種新理念。
一、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文以平涼市一中運動會為研究對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本文充分利用呂梁學院圖書館的圖書資源,通過書庫藏書和購買的網絡資源。
2.問卷調查法
根據本論文的研究需要,設計并發放了相關問卷,以深入了解平涼市一中運動會開展的實際情況;其中向平涼市一中學生發放問卷共計300份,回收294份,有效問卷為288份。
3.數理統計法
將問卷調查收集的數據通過Excel進行數據分析與處理,作為本文的數據支持。
4.邏輯分析法
通過分類、類比、歸納、綜合分析等邏輯方法,平涼市縣一中生趣味運動會的開展情況進行分析,對本選題所涉及的問題進行探討。
二、結果與分析
(一)平涼市一中運動會開展現狀
平涼市一中調查后得到,為了不耽誤正常的教學進度,運動會的舉辦時間都是在周末,一般情況不會超過三天時間,舉辦運動會次數也是一年一次。而這些項目更多的具有競技性卻缺少趣味性,也造成了運動會比賽人員大多數的是體育生特長生的狀況。
(二)巫山縣一中運動會學生參與情況
根據隨機調查的 300 名學生得到,其中參加過運動會的學生有 39人,占總人數的 13.5%,從未參加過運動會的學生有249人,占總人數的86.5%,由此可見,運動會的開展并不能讓大部分學生都參與進來,參加運動會比賽項目的只有十分之一左右。
1.平涼市一中運動會加入趣味性運動的可行性分析
2.平涼市一中運動場地情況
根據平涼市一中的調查得知,平涼市一中運動會的開展場地為學校足球場,因為運動會比賽項目都是田徑項目,所以運動會比賽只利用了足球場四周的跑道,足球場并沒有作為運動會的比賽場地。
3.平涼市一中運動會比賽器材情況
運動會比賽項目都是田徑項目,比賽器材都是基本常用的田徑器材,學校已有的運動器材能滿足現在的運動會開展。而學校在加入趣味性運動后,根據不同的比賽項目會需要不同的比賽器材。從學校方面出發比賽器材的新增會導致運動會所需資金的加大,只要解決資金的問題,比賽器材的缺少就不影響趣味性運動的加入。
三、結論
(1)從以上調查分析不難看出,平涼市一中運動會集體項目太少,過分的強調競技性,缺乏趣味性,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熱情,使得學生參與程度不高。
(2)平涼市一中運動會比賽場地僅僅用到了跑道,足球場內并沒有進行比賽項目,趣味性運動的比賽場地可以在足球場內進行,田徑比賽于趣味性運動比賽并不會相互影響。
(3)學校現有的運動器材能滿足現在的運動會開展,而加入趣味性運動比賽項目后,需要新增一系列的運動器材。
參考文獻:
[1]張建武.邯鄲市區高一中校運動會開展現狀的調查研究[D].河北師范學院,2015.
[2]畢超.新課標下一中運動會開展現狀調查與分析[J].運動學報,2013 (17):77-78.
[3]李霞.吉首市一中運動會改革探索研究[D].吉首大學,2013.
[4]王紅,宋洋彪.組織全員運動會之我見[J].中國學校體育,2011 (0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