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亞馬孫雨林在全球社交網站上火了,因為這片被譽為“地球之肺”的雨林真地“著火了”,且持續燃燒數日。世界各國的人們紛紛在社交賬號上掛圖,呼吁人們關注亞馬孫雨林火隋,一起為亞馬孫雨林祈禱。然而,這并不是全部。關于這場大火,你該知道的還有更多……
每分鐘消失一片森林
巴西境內亞馬孫熱帶雨林的大火已經持續燃燒數日。從歐盟提供的衛星圖像來看,2019年8月19日。亞馬孫森林產生了一層約310萬平方公里的煙霧,如同一把尖刀,從北往南穿過了整個巴西。
那么,這場森林大火到底有多嚴重呢?
首先要說明的是,每年7-10月的旱季確實是亞馬孫地區森林火災最多的季節,但今年的情況要比往年嚴重得多。在受影響最嚴重的亞馬孫州,8月的火災次數比2015年8月多了7倍。在其他州,8月份的火山灰和其他顆粒物含量也達到了201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巴西北部的隆多尼亞州同樣受災嚴重。當地人在被煙霧遮蔽的天空下,紅腫著眼晴。看到野生動物從森林里沖出來。“我們看到了野豬、貘、犰狳、食蟻獸和蛇,它們的數量比我們以前看到的總和還要多。”
這還不是唯一的問題。火災前,這片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還經歷了另一個令人擔憂的事件。亞馬孫森林砍伐量創下新高。英國廣播公司(BBC)說,每分鐘會消失一個足球場大小的森林。還有一些媒體說,每分鐘會消失3個、甚至5個足球場那么多。
一位巴西政府人士向媒體講述了森林被清除的細節:他們通常用推土機。或者通過推擠樹干的方式。把樹根從地里挖起來。在亞馬孫腹地,記者們看到巨大的樹木倒在地上,葉子還綠著,等待被烈日曬干后拖走。此后這片土地就會被用來耕種。馬里蘭大學的野火和生態學專家馬克·科克倫說,這種土地上的植被晾干再燃燒,會燒得非常劇烈,這也是大量煙霧產生的原因。
雨林著火都是人干的
亞馬孫雨林總面積550萬平方公里,占世界雨林總面積的一半,其中60%位于巴西境內。
1998年6月起,巴西國家空間研究所開始按月統計巴西境內的森林著火點,亞馬孫雨林也在觀測范圍內,而觀測結果是:該雨林年年月月都起火。其中最低紀錄在1999年4月,當月著火點70處;最高紀錄在2007年9月,當月著火點逾73000處。
每年7月,巴西各地進入旱季。于是也成了森林起火的高峰期。森林著火點數量通常在9月達到峰值。進入10月,隨著雨水的到來,著火點數量大幅減少。
所以,亞馬孫雨林起火其實并不止網上盛傳的“16天”或者“3周”之久,雨林著火一直都在發生。
專家指出。不同于草原和森林自然起火,潮濕的亞馬孫雨林起火大都是由人為造成的。
據巴西國家空間研究所8月23日的數據顯示,2019年至今,巴西森林著火點累計達76720處,較去年同期上漲85%,其中逾半數著火點位于亞馬孫雨林。今年1-7月,亞馬孫雨林著火點累計達15924處,同比上升35.6%,為近三年之最。
不難看出,今年亞馬孫雨林的火確實燒得比去年厲害。然而,真正讓專家們感到奇怪的是,與往年相比,亞馬孫雨林今年并未出現持續嚴重干燥天氣,但著火點數量明顯上升;而且,數據公布時,最干燥的9月都還沒來。
專家認為,只有過度的森林砍伐才能解釋這一現象。巴西國家空間研究所數據顯示,今年7月,亞馬孫雨林被砍伐面積達2254平方公里,同比上升了278%。
如果這次火滅了,下次呢?
為什么這一切偏偏發生在今年。國際社會傾向于把直接原因歸咎于巴西政府。
前些年。巴西在環保領域有不錯的世界聲譽,憲法里也有若干生態保障措施。包括自然保護區、土著保護區和環境許可證制度。2005-2014年,森林的砍伐率降低了72%。但2014年后,巴西經濟衰退,這些制度開始受到侵蝕。巴西的經濟嚴重依賴以牛肉和大豆為代表的農牧產品,于是砍伐森林、開辟新的土地成了“水到渠成”的事。
讓氣象學家和環境學家們更擔心的是。這一次的火滅了,下一次火還會不會燃起來?如果巴西政府不從根本上改變其環境政策。那亞馬孫的危機不可能得到根本上的解決。
生物學家托馬斯洛夫·喬伊在巴西的雨林工作了50多年。他最擔心的事情是,繼續這樣過量砍伐樹木,會讓亞馬孫雨林接近一個臨界點。在這個臨界點之后,雨林將退化為干燥的大草原。
一些危險的跡象正在顯現。圣保羅大學的研究員卡洛斯·諾布爾觀察到,亞馬孫南部和東部的旱季越來越漫長,已經比30年前多了20多天,依賴高濕度的植物正在減少。如果旱季再延長兩三周,這些地區就將變成草原氣候區,而這種變化是不可逆轉的。
他們最后給出了一個數字:20%。這是最后的警告——如果亞馬孫再失去20%的森林,這個對世界至關重要的生態系統就將被推向無法回頭的境地。
(摘自《解放日報》雷冊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