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劍英
項目式教學是指教師作為引導者,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引導學生選擇某一特定項目任務,自主選擇和利用學習資源,在真實問題情境中通過實踐體驗來探究學習的一種教學方式。我校開展的項目式教學實踐與研究工作,為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提供平臺,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果。
教師的專業觀念發生轉變
我校的項目式教學研究是以國家課程項目式校本化整合重構的方式進行的。教師依據國家課程標準和要求,緊密聯系現實生活,對學科教學內容與知識點進行整合,指導學生進行項目設計、實施與評價反思。我校的項目式教學最初是從“大項目”設計起步的,完成涉及知識點較多、實施時間較長的“大項目”教學設計,要求每個老師都采用項目式教學的方式組織教學,每個教研組都推出項目式教學的展示課。實施一段時間后,老師們漸漸感受到項目式教學的好處,逐漸喜歡上這種教學方式。從“大項目”到“小項目”再到“微項目”,教師自下而上爭相展示自己的項目式教學設計。從行政要求到主動實施的變化,反映出教師自身專業觀念的轉變。
在設計項目式教學之初,老師們就預見到即將到來的變化。利用這種新方式組織教學,實施空間變得更廣泛,組織形式變得更多樣,技術手段變得更全面,接觸的教育資源變得更復雜。面對新環境下個性得到解放的學生,課堂教學不再像過去那樣僅關注知識本身,更多的是關注如何學習。在新的教學關系中,教師既是教育者,也是學習者。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老師們既要適應新的教學環境,又要創新課堂組織形式,還要了解和使用新的教學技術,只能不斷“充電”。終身發展、終身學習的觀念在短時間內深入人心。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更多注重知識的傳授,甘當知識的“搬運工”。組織開展項目式教學以來,項目的選擇、設計、實施、展示等都需要學生自己完成,主動權在學生手里,教師只在發現問題時進行指導。項目式教學要求,必須放手讓學生真正參與進來,建立學生自主、探索、發現、研究以及合作學習的機制,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實現教學目標。
大數據跟蹤調查發現,那些經過項目式洗禮的孩子們,憑借自身項目式探究養成的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合作精神,不僅在高考自主招生過程中受到名牌大學的青睞,而且升入大學后的發展潛力尤為讓人驚喜。通過項目式教學實踐,核心素養改革走向縱深,孩子們的成長讓老師們對“實踐能力只能在實踐中培養”這一觀念深信不疑。
教師的專業知識得到拓展
項目式教學設計需要學科內的知識實現整合。為了讓學科內教學目標與知識點整合更加科學,學校鼓勵集備組和教研組集體備課。面對主備教師的教學設計雛形,大家就如何實現項目載體與教學目標的有機融合的問題各抒己見。這種集體二次備課過程中產生的碰撞和交流很有利于教師提升。完成項目式教學的全過程讓老師們獲取知識的觸角伸展得更廣,專業知識不僅來源于書本、教學經驗,還來自同事們的思維碰撞。而實踐和操作則讓教師專業知識得到拓展和整合,讓知識的運用落到實處。
項目式教學的組織實施,讓教學過程不再“簡單”。有的項目需要用到跨學科知識,甚至需要用到學校課程之外的知識。信息化時代知識更新的速度不斷加快,教師需要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面。我校一位物理老師指導學生探究溫室大棚光電熱轉化的項目,一位地理老師指導學生探究溫室大棚改進的溫度條件。二者的項目有交叉,也有區別。兩位老師通過學校項目式教學研究室的牽線,雙方項目聯合進行,他們在知識領域相互借鑒,在教學設計上互相學習,最終高質量完成了教學設計和任務,還在青島市首屆教學案例評選中獲得一等獎。項目式教學的設計和實施過程不僅讓學科融合成為現實,同時也讓STEM教育理念得到滲透。
項目式教學的設計和實施需要在各個教學環節上精雕細刻。這讓老師們專業知識的獲取不斷向教學活動的上游和下游拓展,如對課標的探究和課后的反思。以一位地理老師關于“交通運輸布局及其對區域發展的影響”一課項目設計為例。起初,他選擇的項目是“青島市公交線路的調查研究”,在教研組內切磋交流過程中,大家對這節課的課程標準“結合實例,說明運輸方式和交通布局與區域發展的關系”進行了深入分析。經過集中討論,該地理老師增加了新機場、港口、鐵路、高速公路等其他交通運輸方式的案例,項目設計更加符合課標要求,內容也更加詳實豐富。事實證明,通過對項目設計上游課程標準的深入分析和學習,教師對教學目標把握和對項目材料的整合能力明顯有了很高的提升。
教師的專業能力不斷提升
項目式教學促進教師教育教學能力不斷增強,體現在備課、授課、課后指導各教學環節中。觀念轉變促使教師在備課環節的工作更具有針對性;組織管理方式的改變使得教師在授課環節的駕馭課堂能力得到提升,課后指導自然更加深入、更有針對性。項目式的推廣讓教學變得更可持續。
項目式教學促進教師自我反思能力不斷增強。學校邀請專家幫助每個教研組進行教學反思模式的培訓,每一節項目式教學課例,都要有教師自己的教學反思、錄像材料、同行聽課記錄、專家反饋意見、學生收獲感悟、集體備課過程記錄等。這些材料不僅為今后教學改進提供了科學的依據,更是教師反思能力提升的有力證據。
項目式教學促進教師資源開發利用能力不斷增強。項目式教學的教學資源的內涵和外延得到明顯拓展,凡是有助于學生進行項目式探究的要素都是教學資源。教師必須走在學生發展的前面,擅長挖掘各類教學資源, 并尋找課程內容的結合點,立足個性化的教學風格,設計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探究項目。
項目式學習促進教師課題研究能力不斷增強。項目式教學的案例中沒有可以被完全復制的經驗,需要我們在推進中不斷探究。學校鼓勵老師們邊實踐邊總結經驗,結合課題研究促進教學發展。學校申請了教育部和省級項目式教學課題,各個教研組也都有自己的子課題。如地理組申請了青島市市級課題“新課標導向下通過項目式教學提升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實踐研究”和“關于青島市高中地理微視頻課程資源開發的研究”兩個子課題,歸納總結項目式教學的流程和方法,提供項目式教學所需的教學微視頻資源,既滿足了項目式教學的需要,也在實踐中鍛煉提升了老師們的課題研究能力。
教師的專業化成長離不開內外因共同起作用。調動教師專業化成長的內在動力,讓他們主動成為發展型的教師,再為他們提供項目式教學的實踐平臺,一定可以讓教師在不斷超越自我的基礎上實現專業化成長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