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緒芹
《論語》中“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是“本真”之“立本”;陶行知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是“本真”之“求真”。“本真教育,潤澤生命”是山東省濟南市育新小學的辦學理念。
學校將本真課程定義為——以“尊重生命、潤澤生命、促進生命成長”為價值取向,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中心,以課程為基本載體,以體驗式學習為基本途徑,旨在最大限度促進學生形成能力、發展思維、成就自我的動態教育過程。
跨學科整合,課內外融合
本真課程涵蓋“立本”課程和“啟真”課程兩大板塊。“立本”課程包括基礎課程、修身課程、健體課程,“啟真”課程包括和雅課程、尚美課程、探究課程。從課程體系中能夠看到,本真課程并不局限、也不完全獨立于學科教學。因此,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應當考慮與教材內容及學生課堂生活的融合。
學校著力在課程資源的開發上實現三個突破。一是突破學科,利用生活資源開展跨學科整合,使實踐主題更鮮明、教育內容更豐富。二是突破教材,通過豐富課程資源,建構學習情境,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三是突破課堂,通過聯系學生生活實際,為學生創設體驗場景。
為此,學校開展學科統整的項目學習,以主題探究與多學科綜合為線索,將各個學科中的相關內容融入實踐活動中,實現基礎型課程、拓展型課程和研究型課程的對接。
植根生活,強化學生體驗
為滿足學生發展需求,學校策劃開展了校園“空城計”活動,受到學生、家長及社會各界的歡迎與認可。每逢假期,校園的圖書、科學儀器、實驗器材、體育器械等資源面臨閑置,為了讓教育真正走進學生生活,學校決定根據個人需求,讓學生將暫時閑置的儀器、器材帶回家中,實現資源共享。
學生積極參與,認真制定假期規劃,按照要求借用器材,并充分利用假期開展家庭實驗、綜合實踐等活動。校園“空了”,學生的業余生活“滿了”。學校的儀器設備搬回家,家里有了“家庭實驗室”;學校的體育器材搬回家,孩子成了“運動小達人”;學校的圖書搬回家,浸潤了一個個書香四溢的家庭。
立本求真,打造四張新名片
德育名片。學校在德育過程中,從問題出發,針對德育工作“不具體”“表面化”“被動化”等問題,探索本真德育之路,讓施教者和受教者都能夠“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路可走”。
科技名片。學校每年的科技節歷時一個月,通過“想—聽—看—做—賽”等一系列活動,營造學科學、愛科學的濃厚氛圍。2017年,學校組織學生參加山東省第三十二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獲得兩個一等獎。
藝術名片。學校堅持通過尚美課程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校本課程“生活中的藝術”源于美術社團的文化衫設計,并逐步擴展到帽子、手套、鞋墊、手提袋的繪制,由此激發學生的創造靈感,讓學生認識到美來源于生活,美服務于生活,美能創造更美的生活。
體育名片。自2008年開始,學校堅持開展陽光“6+1”體育活動。2016年,這一課程被評為“濟南市品牌課程”。
在“本真教育”的實踐中,學校將課程建設根植于生活實踐和課堂教學,在不斷創新和實踐中,追問教育的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