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晗 何明芳
摘要:本文綜合運用新型城鎮化理論、產業比較優勢理論、區域金融理論和系統協同理論,研究了特色城鎮化、產業結構和金融三者之間的協同關系,希望能為以后的進一步具體化課題尋求理論支持。
關鍵詞:特色城鎮化:產業結構:金融:協同
一、金融與特色城鎮化的互動
在當下社會產業發展背景下金融與特色城鎮化發展有著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的作用。在金融的發展能夠通過其的內在機制的運動促進城鎮化的發展,金融支持與城鎮化之間的互動原理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金融發展與金融深化促進了金融組織變革,在金融組織變革的基礎上,金融部門提供了更加完善和便捷的金融服務,這有利于儲蓄的增加和集中。隨著金融市場的不斷發展,儲蓄向投資轉化的效率也在不斷提升,金融市場結構得到改善,進而義促進了金融組織變革。其次,金融發展與金融深化的結果有利于資金的形成和生產要素的合理有效配置與聚集,對城鎮化的發展產生重要的作用。最后,城鎮化的發展使得市場擴大、經濟繁榮,為金融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二、金融與特色產業互動
根據帕特里克的“需求引導”和“供給引導”以及麥金農的金融抑制論為基礎,特色產業與金融支持互相作用的原理可以包括以下兩個方面。一是金融因為其逐利性,在政府的優惠或者導向政策引導下,使資金流向特色產業,來改進產業結構,促使產業結構的技術創新、管理水平的提高、資本結構的轉變、資金運轉效率等方面的提高,并且金融不僅是流通性強的中介工具,而且作為第三產業的代表行業,引導其發展和創新也是對特色產業發展的一種變革性導向。二是產業結構的升級,從傳統產業到因地制宜的發展特色產業都離不開金融的支持,而一個欠發達地區的產業不斷發展也對金融服務提出了不同要求,也促進金融資源的不斷重新配置,來適應產業結構的調整,促進特色產業的發展。金融支持其本質就是引導資金流向特色產業,也就是特色產業的融資行為,而特色產業的需求反過來義會促使對金融的需求。
(一)金融中的直接融資對產業結構的作用理論
直接融資就是不經過任何金融中介機構,企業獲得資金,產業進行資源分配來整合資源調整產業結構的方式。通??梢允钦咝砸龑谫Y和市場調節需求性融資兩種方式。
政策性金融支持首先就是在融資中,政府通過貨幣作為調節因素或者利率、稅收減免、信貸政策、市場準入條件等方式引導資金流向,鼓勵企業、新行業、特色產業的發展。其次,政府直接成立控股產業或者通過政策性銀行直接向資金不足的新興或者要引導性發展的特色產業進行投資或者貸款,并進行相關政策性優惠,在這政策性的資金引導機制下,建立了高速直接的金融運轉體系,為特色產業的成長提供了資金的支持和重組機制,打破了行業、區域的限制,來促進特色產業的結構性調整和高速的發展。
(二)金融中的間接融資對特色產業的作用理論
間接融資就是通過銀行等金融中介機構進行信貸籌資的方式。在這個層面上,金融對特色產業的發展影響是通過政策對信貸的優惠性措施以及市場層面信貸條款來達成的。
政策對信貸的影響是政府根據本區域產業的發展規劃,通過貸款利率補貼、條件優惠、貸款門檻較低、稅收優惠等措施,來引導資金和資源流向規劃產業,從而促進產業的升級和特色產業的發展。
市場對信貸的影響,一方面,對消費者進行現代金融的貸款,來影響消費者的購買力,使得消費影響了資源配置,調節了存量資金,從而從需求方面調節了產業結構,影響了產業的發展和升級:另一方面,通過對相關企業的貸款來源供給量得到傾斜調節,這些貸款機構總要對企業的信貸能力和信用情況“趨利”性的選擇企業和產業進行信貸投資,進行資源資金配置調劑,以企業為中介對產業結構的調節和特色產業的發展起到支持作用。
(三)產業結構對金融創新的要求理論
傳統產業的升級、特色產業的發展勢必要求金融進行創新,其內容是突破金融業多年傳統的經營局面。一方面,需要提高金融機構的運行效率。金融產品要適應產業的升級和特色產業的需要進行創新和多元化發展:隨著大數據時代和移動客戶端的普及,金融中介運行載體要進行創新,并且要將電子載體引入清算系統,提高結算效率,加速資金運轉速度以及縮短資金利用周期。另一方面,要提高金融市場的效率。金融市場的創新要在不斷的競爭中更新交易工具和方式,將電子設備和移動客戶端引入金融市場,這樣更利于金融服務的創新,也將最終轉換為產業推動力,促進特色產業的發展。
三、特色城鎮化、特色產業與金融的協同互動
(一)協同系統的建構
根據協同系統原理,各個相互影響的因素由大量的子系統構成,通過一定的條件,各個子系統連接著各個要素之問的相互作用,并且能夠產生相互協同效應和相關影響,使得系統的各個要素有序和諧的運轉并且在動態地向更高層次的發展然后義達到一個和諧的狀態。根據這一原理,在特色城鎮化、特色產業和金融支持三者之間形成一個相互協同的組織系統相互影響促進彼此發展。
(二)協同系統的特征
金融支持、特色產業和特色城鎮是三者之問各個子系統組成的一個較為復雜的完整系統。在這個系統中通過各種資源的配置和子系統的運行,在系統的組織和管理各個因素的協同作用下,使系統整體達到運行最優資源,使金融支持、特色城鎮和特色產業三者和諧運行。運用協同系統原理可以得到該系統具有以下幾個特征。
1.整體性。特色產業,特色城鎮和金融支持其實是一個整體的復雜系統。各個環節都影響著彼此的發展,整個系統資源最優配置,來促進城鎮化的發展是最終目標。因此整個系統的研究要將金融資源分配、特色產業結構優化、特色城鎮化的發展作為一個整體。
2.動態性。整個系統并不是單一依次遞進的循環,而是整個系統按照一定的規律以及多種要素矛盾協調下同時推進。如金融組織效率提高后吸納資金,讓資金轉換為投資的速度加快促使整個金融市場的效率提高這是一個動態的子系統,這是在同時協同下促使最終資金轉換為資本等。這個協同系統的還表現在自然發展和人為導向,前者是社會發展的緩慢的形成,后者是區域發展需要人為導向開發。
3.地區性。因為特色產業和特色城鎮的本質就是要因地制宜發展區域的特色產業促進特色城鎮化建設。根據不同區域的自然水平、經濟發展狀況、外部設施情況,各個地方的生態、文化、經濟、資源情況是有所差異的,所以要因地制宜地進行科學規劃,揚長避短地利用各種優勢,使資金流入該地區,帶動特色產業的發展最終推動特色城鎮的發展。因此,該系統要根據不同地區的差異,而具體化的運行和發展。
4.持續性。特色城鎮的規劃不僅需要金融的配合和因地制宜的產業的發展,還需要根據不同時期和不同階段的需求,制定不同的規劃和發展目標,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和建設方式。
(三)協同系統的運行
1.特色城鎮化子系統的建設進行需求的導向。特色城鎮化的建設是政府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宏觀導向的總布局,這將使得特色城鎮發展地區的基礎性設施的建設得以完善,為特色城鎮的發展提供更好的交通、更好的居住環境、文化、醫療、商業圈等硬件條件,特色城鎮化的發展需求,是金融和產業結構發展的驅動力,因為帶來了需求和政策引導,使得金融資源流入特色城鎮的產業結構,推動特色城鎮化的發展。
2.金融支持子系統帶來資金流入。金融系統的趨利性原則,為特色城鎮建設的需求導向,使得金融子系統進行改革創新,加速資金的儲蓄率的轉化,使得資金加速運轉,金融市場的運轉效率得以提升,進而使資本形成,生產要素在不同產業和企業中進行合理的分配,促使資金向特有的行業流動,這樣的機制因為有著特色城鎮建設的需求引導,這樣最終來達到調節了產業結構,促進特色產業發展的目的。
3.特色產業結構子系統推動城鎮化的建設和發展。產業結構的變動使資源流向特色產業,進而促使傳統的產業結構進行升級或者淘汰,向著特色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產業鏈的不斷變革,來適應新的需求,特色產業便由此形成,并創造大量就業崗位,使得人口進行產業轉移,加速了特色城鎮化的進程,進而特色產業的發展正面義促進了特色城鎮的建設和發展。
4.特色城鎮化、特色產業、金融,三者之問處在一個雙向閉合平衡的狀態下。一方面,特色城鎮化的發展規劃,將帶來許多政策優惠和引導,基礎設施建設也更加的完善和大量的勞動力,以及更多的儲蓄吸納市場,在宏觀的調控和長期良好的投資收益刺激下,金融作為流動性最強的中介,將適應新的發展需要進行金融組織的創新和改革,效率加快地提高儲蓄率,使得儲蓄資金向投資更快速地轉換,資本形成系統使聚集的儲蓄資金轉換為投資資金,金融的趨利性,把投資資金投向前景廣闊、利益大的企業和產業,這促使產業結構進行升級,特色產業是新興產業,擁有好的發展空問和政策優惠,于是金融行業的投資資金便由此流向了特色產業,特色產業又提供了更多的勞動力,使得大量人口從傳統產業轉移到新的產業上來,人口轉移到了特色城鎮上,特色城鎮化的進程義進一步的加快發展。三者在這個循環動態的發展下又開始新一輪的規劃——籌資——發展特色產業——促進特色城鎮化進一步發展的大循環中。另一方面,特色城鎮在政策引導下完善基礎設施、政策優惠、消費市場擴大、生產要素聚集下因地制宜的發展特色經濟、推動區域產業結構的轉化,促進產業優化升級,產業結構的調整義需要大量的融資這就推動金融產品、服務創業以及服務效率的提升,金融的創新給特色城鎮的建設能帶來更多第三產業的就業崗位以及為基礎設施的建設提供更多的資金,最終推動了特色城鎮的發展,三者義形成了一個循環協同方向。三者相輔相成,雙向閉環動態平衡使得資源得到最優配置,最終使得金融創新、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推動特色城鎮的建設。
參考文獻:
[l]王立國,趙婉好.我國金融發展與產業結構升級研究[J].財經問題研究,2015(1):22-29.
[2]傅進,吳小平.金融影響產業結構調整的機理分析[J].金融縱橫,2005(2):30-34.
作者簡介:
龔晗,何明芳,廣州商學院經濟學院,廣東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