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8年開始推行財政資金歸口國庫部門管理工作。近年來,不斷加大對財政資金專戶規范管理的力度,保證了各類財政專項資金安全運轉,初步構建起財政資金專戶的管理體系,進一步深化了縣級國庫集中收付改革。
關鍵詞:縣級財政:專戶:規范管理
一、實際工作中的主要做法
(一)財政專項資金賬戶原來由相關職能業務科室分散管理
2008年,根據財政部相關文件要求將原分散在相關職能業務科室管理的各類財政專戶納入國庫科統一管理。同時進一步健全和完善資金管理制度和辦法,明確資金撥付依據、撥付程序、賬務核對、內部控制等全方位的管理辦法,從根本上改變了財政資金“管理分散、多頭開戶、重復開戶”的局面,基本實現對財政資金的“集中管理、統一開戶、分戶核算”的管理目標。
(二)明確財政資金專戶的核算和資金管理使用相分離的原則
要求財政資金專戶的開設、管理和核算的職能統一南國庫科負責,資金的使用管理由各職能科室負責。國庫科對財政資金專戶實行專賬、專人管理,配備專門會計負責收支核算工作,各職能科室負責財政專戶資金的業務歸口管理,并負責資金撥付的申請、審核、分配、審批工作。通過建立核算與管理使用相分離的制度,使財政專戶資金管理達到相互監督、內部制衡、資金安全的目標。
(三)統一撥付流程
根據國庫集中支付條件下對資金結算具體要求,我們對專項資金結算的具體要求,我們對專項資金的業務流程及工作方式進行科學的設計。各職能科室經辦人員在專戶可用額度內開具“財政專戶撥款通知單”,注明專戶名稱、撥付單位、金額、用途、指標文號等內容,項目主管單位簽署意見并加蓋公章,科室負責人對有關文件、報賬資料核對無誤后,簽字后送局領導簽批,并將簽批后的原件傳送國庫科。國庫科經辦人員對書面“財政專戶撥款通知單”與專戶可用額度核對,并審核相關業務科室及局領導的簽批意見、預算指標文件等,無誤后,由國庫科專戶會計開具銀行結算票據,印鑒保管人員加蓋開戶銀行預留印鑒,送達開戶銀行劃轉資金。
(四)撤銷歸并賬戶,控制專戶數量
結合財政部開展地方財政資金安全檢查工作的要求,要求對沒有國務院、財政部、省級人民政府或省級財政部門有效文件依據的財政專戶全部撤銷:對長期不用的財政專戶,將結余資金轉入類似用途的專戶:對同一性質或相似性質資金的財政專戶進行歸并。對照開戶文件逐個梳理,只保留有省級人民政府或省級財政部門及以上開戶依據的財政專戶。
二、存在的問題
(一)專項資金管理方式有待改進
財政專項資金名目繁多,約有數十種,2008年以來,在“保證專項資金規范管理、精簡壓縮專戶數量”的多項要求下,對財政專戶進行清理歸并,大大減少了專戶數量。由于上級文件對什么性質的專項資金才可設立專戶沒有統一明確的規定,相關部門只要新出臺一項專項資金,不考慮“歸并專戶,分賬核算”的管理導向,就要求相應設立專戶。這就形成了一邊歸并財政專戶,一邊新開設財政專戶的狀況,影響對專戶進行合理的總量控制。
(二)財政專戶管理制度有待統一
根據2006年財政部《關于加強與規范財政資金專戶管理的通知》要求,各級財政部門應對本級開設的財政資金專戶進行清理、歸并,對于各項社保資金專戶,要盡快歸并為一個“社會保障基金”財政專戶:但是對相關文件有不同規定的其他專戶未明確如何辦理,在實際工作中,遇到不少問題。例如:新農合基金要求收入戶、支出戶和財政專戶在同一商業銀行開設,封閉運行。如果新農合收入戶、支出戶所在商業銀行沒有開設其他社保基金專戶,就無法將新農合基金財政專戶歸并到社保基金專戶。跨行歸并帶來的問題是收支,財政專戶不在同一銀行開設,資金劃撥慢而且不符合文件要求。
(三)部門之間協調配合有待加強
與銀行的協調配合問題。各類專項資金歸并到同一銀行賬戶后,專戶資金的管理和以前的專戶存儲有很大區別,主要是各類資金是否分別計息的問題。例如:對社保基金財政專戶利息的規定是:“財政部門要對開戶銀行提出分險種、按政策計息的要求,由社保專戶開戶銀行提供一式多聯的利息通知單,財政部門不得自行分配利息。”歸并這類專項資金銀行賬戶后,銀行要對同一賬戶的每項資金單獨計息,才能滿足工作需要。但在實際操作中,銀行對于如何區分入戶資金類別感到很困難。按照傳統方式,一個賬戶銀行只出具一張利息通知單,財政部門只能自行在各類資金之間分配利息。除社保基金外,其他專項資金也有將利息收入并入本金作為專項資金使用的規定,因此歸并賬戶后,如何分資金類別計息也成為實際工作中的難點。與審計等檢查部門的協調配合問題。各類專項資金賬戶歸并后,各級審計、紀檢等部門在對專項資金進行專項監督檢查時,對某項資金該不該設財政專戶等認識不統一。
(四)財政專戶信息化建設有待改進
各類財政資金專戶統一歸口到國庫部門管理后,專戶資金信息化建設不到位,國庫部門的工作量大大增加。由于各類專項資金的管理核算辦法不同,使用的會計科目不同,報表格式不同,各地使用的專戶管理軟件不同,手工對賬工作量非常大,對賬手續繁雜,效率低下,精準性難以保證。
三、對策建議
(一)宣傳財政專戶管理新理念
各級財政部門應針對財政專戶歸并后,各項目主管部門以及審計等檢查部門對財政專戶認知不統一的問題,加大宣傳力度,通過開展知識講座,舉辦業務培訓等形式,對包括審計、紀檢部門在內的所有預算單位、商業銀行以及財政部門內部各職能科室全面講解專戶清理歸并、歸口管理的必要性,使之了解財政特設專戶的含義以及要進一步精簡壓縮專戶數量、強化專戶資金管理的工作方向,從而樹立起新的財政專戶管理觀念,促進協調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二)統一財政專戶管理辦法
建議上級專項資金管理部門在出臺開設財政專項資金賬戶文件時,應由財政國庫部門統一審核,以省財政廳名義統一發文,文件應明確對各類專項資金的統一管理辦法和核算辦法,以便基層財政部門規范、便捷、統一地進行資金撥付管理。對于可否將不同類別的專項資金合并為同一個銀行賬戶,分賬核算,分資金類別計息,可否將短期閑置的專戶結余資金按比例轉入定期存款等類規定不明確的問題,應探索研究后以文件形式加以明確,以便指導基層財政部門進一步規范專戶管理工作。
(三)有效補充基層財政國庫人員力量,并加強業務培訓工作
各級財政部門應結合工作實際.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基層財政國庫人員不足問題,保障國庫部門實行嚴格的崗位職責分工,切實滿足不相容崗位相分離的工作要求,并實行定期輪崗制度,確保財政資金安全運行。
(四)繼續加大對財政專戶資金監管力度
各級財政部門應當圍繞專戶資金管理的關鍵環節和風險點,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向政府和社會公布財政專戶資金的收支和結余情況,接受社會監督:上級財政要加強對下級財政專戶開設、使用的監督。加強財政、人民銀行、審計、監察等部門的分工協作,建立財政專戶資金聯合監管機制。人民銀行積極配合財政部門加強對各銀行開戶的核準、管理和監督工作。審計部門加大對財政專戶資金使用情況的審計監督。各級監察部門加強對財政專戶管理的跟蹤間效,加大監察力度,發現問題,嚴肅追究財政專戶管理中違法違紀人員責任。
(五)提高財政專戶信息化建設水平
建議在財政部門、人民銀行、商業銀行之間建立財政支付信息網絡平臺,整合財政專戶管理信息系統,實現數據資源實時共享,以便實現財政專戶管理的透明化、精準化,提高支付效率。
四、結束語
通過加強對財政專戶的管理,不斷提升基層T作人員對財政專戶的重視程度:建立健全財政專戶內部控制制度,對賬戶設置、資金撥付、會計核算等實施全過程監督,對基層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學習,提高信息化管理程度,實現管理信息共享,使縣級財政專戶管理更加規范。
作者簡介:
范傳玉,梅河口市財政局,吉林梅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