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會麗 滕亮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實施與完善,我國校園教學模式由基本的傳統教育模式轉變為素質教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引入問題探究教學,不僅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學習能力,還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本文將根據問題探究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來討論問題探究教學的措施。
關鍵詞:問題探究;初中數學
引言: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提出問題是所有學科老師常用的教學方法,提問題是為了讓學生集中注意力并且鞏固剛學過的知識。但是這種方法的弊端就是老師僅僅用干癟的語言來復述問題,使得問題過于抽象,學生難以理解,課堂氛圍低沉,學生沒有學習的興趣。而問題情境巧妙的避免了上述存在的問題,它將問題和問題自身的情境結合,達到情境教學的效果。通過形象的比喻,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并且問題情境教學還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巧妙設問,導入課堂
在數學課堂中,問題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初中數學老師要善于運用問題來打開學生的思維。因此,老師在教學開始之前提出問題,巧妙的引入教學內容,再創設問題自身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在實踐中解決問題,發散學生的思維。教師利用問題探究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因此,老師需要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學習情況,來設計有質量的問題,讓學生能夠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以及提高自身綜合能力,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率。例如,在學習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時候,老師就可以設計一個有趣的問題來引入教學內容:在學校舉行的籃球聯賽中,每場比賽都要分出勝負,每隊勝一場獲得兩分,輸一場獲得一分。我們隊在十場比賽中一共得了十六分,那么請同學們幫老師算算我們隊勝了多少場,負了多少場呢?相對于一般的數學問題設計,這種運用情境結合的方式更容易吸引學生的興趣,并且是生活中常見的場景,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能夠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體現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二、通過情境創設,提出有效問題
首先教師要吃透教材所要教授的內容,其次再考慮如何能夠讓情景創設融入數學教學的課堂中,使之變得更加有趣,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自主積極的參與其中。
教師應該對學生有一個充分的了解,知道學生在課堂上的心理活動是怎么樣的,依據初中學生的心理特征調動課堂教學的氛圍,促進學生積極主動性。老師可以通過情景教學的方式,合理地提出問題,讓學生能夠設身處地地去理解有關數學問題。讓學生深刻體會到相關數學問題的意圖所在,讓學生能夠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創設問題情境可以有效地引導學生參與解決問題,老師可以根據該堂課要講解的內容,將課本中的知識點編成一個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事件的形式,將抽象的概念轉換為具體的某一事情,并且在描述事情的過程中適當地加入相關問題,讓學生的思維跟隨著情境的發展情況來逐步深入解決問題。比如,如果沒有一個好的課件,教室里的桌子、同學手里的鋼筆、角落里的粉筆盒等都可以作為創設問題情境的道具,所以自身要提升思維能力,才能為學生提供更合適的問題情境。進行有效的提問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還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充分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傳統的教學方法是達不到這樣高的教學效率,并且還會抑制學生對數學學習的動力。
三、課后留問題,促進學生鞏固知識
在上完一節數學課后,老師還應該提出一些與這節課有關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在課下進行討論研究,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習慣。因此,初中數學老師在講授完課堂教學內容之后,還應該及時的提出相關問題,督促學生鞏固今天所學的知識,并且老師設計的問題還應該符合學生的學習情況,難度不宜過大,為的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首先課后問題不宜過多,防止增加學生的壓力。問題要精煉,達到鞏固知識的效果,而不是一味地讓學生進行機械式的訓練。還有課后的問題設計要有明確的目的性,設計以開發學生思維為目標的問題,難度要層層遞進,避免學生覺得問題太難而對數學產生厭惡心理。課后設計問題是為了增加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由淺入深的問題可以帶領著學生探究問題,直到學生自己可以探究問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實現高效率的學習。
結束語:
綜上可知,問題探究情境在初中數學教學活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運用生活中常見的場景,將學生拉入問題中,充分發揮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初中數學教師巧妙的設計問題也是重要的過程,可以有效地引出教學內容;再通過情境創設,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有效的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高效的解決問題;最后,在課后及時的根據學生學習程度,設計精煉的問題,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效率。所以,作為課堂中重要作用的老師,應該積極地探索、完善問題探究情境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
[1]焦興雄.淺談問題探究情境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9(30):94.
[2]賴澤山.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9(22):76.
[3]寧曉麗.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微[J].學周刊,2019(2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