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經管類學生的創業就業主要集中在小微企業方面,文章通過分析學生在創業過程中遇到的技術含量低、缺乏資金與運營管理經驗等問題,提出促進小微企業發展的措施,從而帶動經濟發展,推動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關鍵詞:小微企業:創業與發展:經管類學生
為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的進一步發展,應把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提升大學生就業質量,改善大學生就業結構,不斷完善科教結合、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協同育人機制,以創新引領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高職經管類學生創新創業主要集中在小微企業方面,數字經濟等新興產業小微企業呈現較快增長態勢,小微企業創新創業主要依靠具有科技能力的大學生。小微企業吸納就業和提高居民收入,促進經濟增長和科技創新,同時能夠激發市場活力、協調供需兩端矛盾、繁榮市場。
一、高職經管類學生小微企業創業存在的問題
(一)高職學生創業技術含量較低
高職學生在選擇創業的行業類型上,多以服務類、文化創意類、教育類為主,所選行業的創新性以及科技含量較低。經管類高職學生創新創業大部分選擇餐飲、物流、印刷、維修、美容等方面,沒有核心技術,容易被同類競爭者所替代,同時商業模式也容易被復制,技術含量低,導致創業成功率較低。
(二)高職學生缺乏創業資金
高職學生創業,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缺乏資金,在創業過程中,中途失敗也是因為資金的短缺。高職學生創業的啟動資金四種途徑,風險投資,向父母要錢,借錢以及通過自己的積蓄進行投資。大學生創業失敗率很高,風投基本不會投資大學生創業項目,所以獲得投資的概率很低。學生由于缺少融資渠道,在企業需要進一步投資或擴大規模時,沒有資金,會喪失企業發展良好機遇,最后企業無法繼續經營。由于創業的主要資金來自父母或親友投資,在創業失敗后,學生承擔較大的壓力。對于大學生來說,進行中小微企業創新創業的過程中缺少資金是最大的障礙。
(三)缺乏公司管理與運營經驗
大學生創業由于缺少社會經驗和商業經驗,如果把自己獨立放到整體商業社會,往往會難以把握。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由于沒有豐富的生活經歷,又缺少挫折教育,吃苦精神不夠,在開始創業時,帶著美好的憧憬,期望能夠獲得巨大成功。但是當面對復雜和煩瑣的創業歷程時,包括成立公司時復雜煩瑣的手續、獲取政策支持的艱難、如何籌集資金,如何提供給客戶合適的產品和服務,公司的運營的過程當中遇到的問題,復雜的社會與人際關系,客戶關系維護的艱難等等,對于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講都是難以承受的挑戰與壓力。在處理公司運營的相關問題時,創業者往往會感覺身心疲憊,力不從心,有時候在公司起步階段就放棄了。
大學生創業動力很足,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激情與夢想逐漸消逝,缺乏足夠的職業態度在真正的商業環境中競爭。創業者在創業時需要優秀、負責、踏實的團隊,同時具備極強的學習能力。尤其作為領導者,要求能力與心智上的雙重優秀,但是大學生創業者由于缺乏經驗,同時受精力與思維的限制,一些決策與做法不夠成熟,決策上不夠周全,在管理和運營上存在很多瑕疵,導致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出現問題,甚至迅速失敗。
(四)不能夠與區域經濟發展緊密結合
高職院校培養的人才主要服務于地方區域經濟發展,經管類學生創業以商業服務為主,但受到地方經濟活力、產業結構發展的限制。高職大學生創業結合區域內產業結構特征、未來產業規劃等方面存在較大不足,不能夠較好的結合區域經濟特征與當時政府政策,創立與區域經濟發展緊密結合的企業,用來服務地方經濟發展。
二、高職經管類學生小微企業創業發展路徑
(一)高職院校要加強對學生的創業創新培訓
高職院校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不斷隨著國家政策的不斷變化,不斷加強創新創業教育的改革,加強對學生的創新創業培訓。在教學過程中,將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有機結合,除通識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在專業教育課程中融人創新創業思想,讓學生從專業發展角度創新創業,構建科學合理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對于創新創業教師隊伍需及時優化,學院加強培育創新創業師資力量,設置專職的創新創業老師,專業課教師學習創新創業知識,從專業角度引導學生創業思維,對學生進行學科素養培養。創新創業教師從專業發展角度加強理論基礎的學習和學科素養的培養。聘用行業企業一線創業導師,帶領學生真正實施創新創業,鍛煉學生的創業能力。對不同需求的學生,進行創業實踐、創新能力培養。高職院校舉辦多樣化的創業實踐和創業比賽,學生通過比賽,創新能力和創業思維得到鍛煉和啟發。
(二)高職學生創業要根植地方經濟,與區域經濟發展緊密結合
高職學生創新創業要著眼于當地經濟建設的需要,抓住地方特色和產業優勢,把創業的立足點放到促進地方經濟發展、適應區域經濟的發展上。結合地區經濟發展特點,發展特色產業,挖掘地方經濟與文化亮點,以促進當地創新體系和創新產業的發展為目標,抓住地方特色和產業優勢,體現區域經濟特征,實現特色鮮明的創新創業。
(三)建立融資渠道
國家和政府為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出臺了很多優惠政策,高職學生創業過程中,最缺乏的就是資金,高職院校利用學院的設施,建立大學生創新創業平臺,通過各種方式和途徑為大學生籌集項目資金。政府要進一步優化程序,開展對大學生的政策服務,簡化貸款申請和認證程序,切實推進相關政策的實施。通過提供寬松的融資渠道,提升大學生創業意愿,增強大學生創業的自信心。
(四)提升公司運營管理水平
創業是一個非常艱苦的過程,創業者需要承受來自內部與外部、生理與心理的壓力,創業過程中需要經常加班,團隊工作中要不斷培養果斷決策的魄力。高職經管類學生應提升自身綜合能力與水平,創業者通過加入行業協會,了解行業發展的最新動態,接觸行業中的專家,與行業的能手建立合作與協作關系,逐漸提升自己在行業中的地位和影響力。在行業協會中,聘請有管理經驗的管理咨詢師為企業作指導,成為企業顧問,利用豐富的社會資源,與行家合作,為自己創新創業創造良好的商業氛圍,不斷提升公司運營管理水平。
高職學生小微企業創業是實現大學生創新創業的主要渠道,在國家各類創新產業園、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的支持下,國家給予較多政策支持,有力支撐了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學生創立的中小微企業,具有一定的活力,不僅能促進大學生就業,使社會資源得到合理配置,從而帶動經濟發展,推動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需要。
參考文獻:
[1]溫治,馬明.“雙創”背景下大學生創業政策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8,38(33):18-20.
[2]王輝,常陽.大學生創業能力構成及實證研究[J].當代教育論壇,2017(1):81-87.
[3]王東麗.基于就業大環境下民辦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研究[J].時代教育,2018(1):40.
[4]劉鋒,小微企業微創新動力機制研究[J].經濟論壇,2015(6):121-126.
[5]賓揚帆,徐娟,王紅春,基于眾創空間背景下的高職院校創業孵化器的轉型探討[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4):135.
作者簡介:
徐海俠,江蘇安全技術職業學院,江蘇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