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旭升 何宛昱
摘要:“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既與當前世界地緣政治結構重大變化,世界格局的多極化趨勢日趨明顯的國際形勢發展相關,“一帶一路”建設積極與現有合作機制接軌,它顯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外交理念的創新性和包容性,為國際關系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可選擇路徑。
關鍵詞:“一帶一路”:全球治理:合作機制
2013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訪問哈薩克斯坦時,首次提出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設想。之后,在出席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習近平主席再次提出中國愿同東盟國家加強海上合作,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并強調相關各國要打造互利共贏的“利益共同體”和共同發展繁榮的“命運共同體”。后來,習近平主席在中央周邊外交工作座談會上第一次將“一帶”與“一路”相提并論:“要同有關國家共同努力,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好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這一倡議被寫入《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和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2015年3月28日,中國政府公開刊發《“一帶一路”愿景與行動》,全面介紹“一帶一路”作為對外開放戰略決策的整體愿景和行動規劃,同時明確了各省區在“一帶一路”中的定位和作用?!耙粠б宦贰背h也在實踐中逐步實施。
“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既與當前國際形勢發展相關,也是對于中國歷史經驗的總結。它顯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外交理念的創新性和包容性,為國際關系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可選擇路徑。
首先,科技進步帶來了生產力的深刻變革,世界局勢的變革與此相互對應,正呈現出多極化趨勢日趨明顯的特征。傳統的世界格局中的中堅力量,包括美國、西歐各國等國家在這種國際格局的變化中,國家實力相對衰落。美國在應對國際局勢的轉變過程中,將中美之間的關系置于制定其國家戰略的中心地位,針對中國制定一系列政策,意在延緩中國的經濟發展,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對于處理與其他國家的關系是持有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態度,積極探索實現這種國家間關系的合作機制。
第二,重建古老的絲綢之路,既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也與當今中國的大國身份與經濟實力相稱。2013年,中國成為世界最大貿易國。中國官方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額沖破4萬億美元,達到4.16萬億。根據美國商務部數據,到2015年11月,中國已成為美國最大的貿易合作伙伴。與中國的大國身份和大國義務相適應的國家戰略不僅維護中國國家利益,也將影響亞洲局勢和世界局勢。因此,“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前提是,必須兼顧國家發展與國家間合作。中國周邊國家多處于工業化進程之中,在經濟結構等方面與中國正存在互補之勢。中國提供的技術、資金、基礎設施建設等各種經濟要素正有利于各國經濟的發展,從而實現區域間更密切的經濟聯系,互補長短。
第三,中國周邊環境的局勢變化錯綜復雜。中國在謀求和平與發展的過程中,當務之急是構建一個和平與發展的周邊環境。進入新世紀后,中國周邊環境呈現出二元性特征:一方面潛伏著或表現出沖突與危機,另一方面又是世界上最具經濟發展活力的地區。在中國周邊,涉及的沖突與矛盾包括領土爭端、大國博弈、核不擴散、非傳統安全威脅等等,比較于從前的領土爭端與邊界安全問題,眼下這些沖突愈發復雜化。而中國國力的上升及其在亞洲地區的實際存在,與美國在亞洲事務的插手,使得中國周邊環境不僅受到國家關系變化的影響,還受到來自區域外力量干預的影響。提出一個既能體現中國特色而非西方國家強權特點,又能為地區發展與繁榮做出積極貢獻的國家長期發展方略,是時代的要求,也是中國所面臨的國內外形勢的客觀需要。
2015年10月29日中共十八屆五中全體會議通過《公報》,提出打造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開放的全面開放新格局。這個公報從理論內涵與實施方向、范圍等方面進一步豐富了“一帶一路”倡議,使之更具體和完善,更具有可操作性,更突出了在實踐中的指導意義。正因此,“一帶一路”的提出和實施引起國內外強烈反響,反映出人們對中國政府的決策力及執行力持有足夠的信心。
“一帶一路”的建設依托現有區域合作機制,積極與現有合作機制接軌。如上海合作組織、東盟和南盟等。上海合作組織為中國和中亞國家間的合作構架了橋梁。而在東盟框架下,現在正在推進東盟與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印度等國家間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即RCEP協定)。南盟是南亞國家間合作機制,中國具有該組織的觀察員國身份。
“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與中國自身發展及世界局勢的發展緊密相關,順應了時代發展的潮流。這個倡議從提出到具體實施,需要進行全局性的統籌規劃、區域經濟的整合以及機制建設,依托現有區域合作機制并在范圍與內涵等方面加以創新發展,反映了當代中國領導者的大智慧、全局觀。同時,“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也為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開辟了可行路徑,從這個角度說,“一帶一路”倡議將區域性經濟社會發展與全球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的目標統一起來,既融合了歷史與現實,也體現了中國領導層高瞻遠矚的戰略智慧。
參考文獻:
[1]東方財富網.貿易額30年暴漲70倍中國躍升美國第一金主『EB/OL].[2015 - 11 - 10].http://finance. east-money.com/news/ 1585, 2015 1110564303575.html.
[2]阮宗澤.中國需要改建怎樣的周邊[J].國際問題研究,2014(2).
作者簡介:
劉旭升,牡丹江師范學院學生處,黑龍江牡丹江:
何宛昱,牡丹江師范學院歷史與文化學院,黑龍江牡丹江。
①本文系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給我省帶來的新機遇與新挑戰研究”(項目編號15GJE01)的階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