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新民
摘 要:人本管理理念是順應知識經濟時代要求而產生的一種現代管理理念,反映了當代社會人們對人自身價值的認識與人的地位的提升。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作為校長,在學校管理中融入人本管理理念,符合當今時代發展,充分地尊重和滿足了學生和教師的需求,為管理體系注入新的活力,促進管理體系的不斷改革和完善,同時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校管理體系的改革,提高學校的競爭力和影響力。鑒于此,本文就校長(學校管理者)應用人本管理理念來管理學校的實際應用策略展開了新的思考。
關鍵詞:學校管理;人本管理;管理理念;教育改革
以人為本,解決人的系統問題成為了二十一世紀管理理論與實踐的核心問題。現代學校的活力來自學校全體員工對學校辦學價值的共識所產生的事業心、成就意識、進取精神以及某種激勵導向的管理壓力,有機結合了人與組織的力量,推動著學校各項工作不斷發展。“以人為本”的人本管理理念直面人存在的重要意義,體現對人的關懷,是現代管理的精髓與最高境界,在學校管理中,人本管理理念越來越得到重視以及應用。
一、目前大多數學校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
目前大多數的學校管理主要機構或者管理組織方面的建立,對于學校管理需求的詳細的分析和研究,從而制定并確立各項獎懲機制及各種規章制度,然后明確劃分每個管理人員的職責,讓他們監督和管理教師,確保各項管理制度都能夠貫徹和落實,以此推動學校管理各項工作有序開展。這種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好處,極大地扭轉了學校管理松散的現象,但是也存在著較多的問題,比如忽視了人的主體地位,將學生管理和規章制度緊密聯系在一起,讓學校管理失去了本該擁有的人情味,這樣就不能激發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導致教師的潛力不能被最大化地激發出來,不利于學校的可持續發展,也會影響到高校教學質量。傳統學校管理依賴于經驗,大部分管理者不具備專業的管理知識,在管理的過程中很少進行創新,使得學校管理出現了嚴重滯后的問題。傳統學校管理模式無法滿足實際的管理需求,會直接影響到學校管理成效。
二、人本管理理念下的學校管理策略探究
(一)真正樹立人本管理的管理理念
學校管理,理念先行。我們要牢固樹立人本管理的管理理念,這是將人本管理理論運用于學校管理的前提。在學校管理中,不能采取校長或者領導管理教師、教師管理學生的單線管理模式,而應該采取互相商量、雙向互動的管理模式。將學校管理建立在共同的目標、共同的理念、相互信任、彼此尊重的基礎上,切實把教職工和學生看作學校管理事務的主人翁,鼓勵師生針對學校的管理活動提出不同的意見和建議。同時,教育目標的制訂、學校環境的建設、教學任務的分配等都要體現出對師生的尊重、理解、信任,最大限度地促進師生成長進步。
(二)要關注以人為本的教師管理理念
教師在學校管理中具有雙重地位,作為管理者的同時又是被管理者。教師對于學校管理以及學校發展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包括對學生知識技能的傳授,能力素質的培養在內的一切教學活動都由教師執行,對于學生的個人成長乃至身心健康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因此,學校領導在學校的管理過程中應該充分關注教師積極性的發揮和潛能的實現,并且采取有效的手段保證教師各項素質及技能的發展,為教師自身價值的實現提供人文條件。如,應該尊重教師,發揮所長,使得人盡其才,物盡其用;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鼓勵教師進行教育科研;對教師進行在職培訓并為其提供必要的支持等等。只有這樣,才能夠充分調動起教師投身于教育教學事業的積極性,使其主人翁精神在具體的學校管理措施中得以體現,提升其教書育人、發揚師德的崇高使命感。教師本身的合法權益受到保護,自身價值得以體現,才能更好地進行教育教學活動。
(三)鼓勵民主參與,拓寬教育陽光體制
學校管理者尊重教師并尊重他們參與管理和決策的民主權利。參與管理是以人為本的重要原則,讓教師參與管理,會讓他們產生認同感和歸屬感,激發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學校領導還要真心實意地把教師作為學校的主人,深入到教師中,與教師平等交朋友,鼓勵教師發表自己的見解。教師處于學校教學管理的一線,他們對學校的發展方向和管理方法有著更加深刻的見解,積極鼓勵教師參與民主管理與決策,充分尊重教師的意見,堅持人本化管理教師,可以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對學校的教學管理工作也會起到更積極的推動作用。教學管理工作作為學校管理中的核心工程,是深化課程改革,推進素質教育的原動力。中學教育關系到祖國的未來與發展。因此,教學管理的過程中滲透人本化管理理念至關重要。我校實施人本化的管理策略,不僅促進了教師群體的健康發展,學校的教學質量同時也穩步提升,贏得社會的廣泛認可。
(四)教育方法上,遵循“尊重熱愛學生與嚴格要求”相結合的基本原則
一定要積極地進行創建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以及班集體的重要氣氛,要可以比較公平的、公正的、充滿愛心地對待每一位學生,把民主、平等、尊重、自信的基本理想與品質共同植入到學生的內心世界當中去。教師主要的任務就是能夠“喚醒”,喚醒的就是學生的自覺性,自覺就是人非常強大的免疫力。為了能夠更好地提升育人的效果,我們一定要建立起一種多元化的評價機制,一定要努力地打造“賞識、期望、引導”的一種健康的方法。賞識是為了能夠更進一步地刺激學生自身的信心;期望是為了能夠更加明確學生的主要目標;引導是為了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達到自己的目標,成功之后再進行賞識,產生一種全新的螺旋式的上升教育的良好循環,能夠達到非常好的效果。
三、結束語:
總之,作文學校的管理者,在學校管理過程中僅靠制度管理是遠遠不夠的,管理者應當樹立人本管理理念,用人文精神進行學校管理,以情感人。要把建章立制的“硬”管理同人文精神的“軟”管理結合起來,既“管”且“理”,重“管”更重“理”,實現由制度管理向人本管理的轉變。這樣才能發揮、調動起師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才能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構建更加和諧健康的校園文化。
參考文獻:
[1]李志宏.人本理念下學校管理的策略與思考[J].考試周刊,2018(24):183+185.
[2]鄒騰芳.學校管理中的人本化策略[J].湖南教育(上),2014(0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