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教小學內容被列入教師失范行為
日前,北京市教委發布《北京市幼兒園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對應予處理的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進行了明確。
其中包括在保教活動中遇突發事件、面臨危險時,不顧幼兒安危,擅離職守,自行逃離;體罰和變相體罰幼兒;采用學校教育方式提前教授小學教育內容,組織有礙幼兒身心健康的活動任務等。
網友熱評
@獨一無二:幼兒園不能教這些知識,那么上小學的時候能不能把入學考試也取消了?中國教育教學基本上形成了一種超前學習的風氣,要取消幼兒園超前教學,更要取消各階段超前教學。
@黑娃:幼兒園不學拼音,小學老師又不花費很多時間教,家長該怎么辦呢?孩子豈不是跟不上教學進度了?
責任督學將成幼兒園“標配”
教育部近期印發《幼兒園責任督學掛牌督導辦法》,要求按1人負責5所左右幼兒園的標準配備責任督學。責任督學履行監督指導幼兒園安全管理、規范辦園、師德師風建設等情況。《辦法》提出,教育督導部門要為行政區域內每一所經審批注冊的幼兒園(含民辦)配備責任督學,實施經常性督導。
責任督學須為熟悉學前教育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具有相應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的人員。教育督導部門按統一規格制作標牌,標明責任督學的姓名、照片、聯系方式和職責,在幼兒園大門顯著位置予以公布。
高莉(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教育與社會發展研究院講師):責任督學是政府、幼兒園、家長、社區、教師之間的橋梁,就像基層的“片警”一樣,有效延伸了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的管理視角與觸角。不過政策完備不等于監管到位,現實中幼兒園的日常規范管理工作大部分還是由園方自主控制,缺乏外部監管,很容易造成管理盲區。
程蓓(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督導評估研究所研究員):督學的培訓與考核制度仍待完善,目前一些區縣僅采用計算出勤率的方式進行考核,而部分督學由于多種原因不能有效掌握培訓內容,大大削弱了培訓效果。實際上,相當數量的國家對督學培訓有跟蹤考核機制,必須通過考核才能參與下一階段的工作。
北師大舉辦嬰幼兒早期發展論壇
7月3日,嬰幼兒早期發展、托育服務與家庭育兒支持論壇在北京師范大學舉行。本論壇由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全面二孩政策下城市地區0-3歲嬰幼兒托育服務體系研究(17ZDA123)”資助、北京師范大學學前教育研究所(系)主辦,所長洪秀敏教授主持論壇開幕式,并作題為“嬰幼兒托育服務的供需調研與思考”的主旨報告,分析當前我國嬰幼兒托育服務發展的供需現狀、主要矛盾,為嬰幼兒托育服務后續政策的制定和制度設計提供了基于循證的思考與建議。與會專家學者圍繞“嬰幼兒早期發展與教育的理論與實踐”“家庭嬰幼兒照護的支持與指導”“嬰幼兒托育服務的規范、多元發展”展開研討,為我國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的構建積極建言獻策。
陳晨(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主任):論壇充分回應了國務院《關于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中關于構建多元化、多樣化、覆蓋城鄉的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的要求,期待能夠將嬰幼兒照護服務事業發展和理論探索引向深入。
吳雪堯(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干部):嬰幼兒早期發展與照護服務處于起步階段,迫切需要以創新的思維,開展持續深入的研究,希望以此次論壇舉辦為契機,推動解決政策設計中的關鍵問題。
王雅玲(全國婦聯家庭和兒童工作部兒童處處長):各級婦聯組織將啟動家庭幸福安康工程,深化0-3歲早期家庭教育支持服務,為推動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構建做好聯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