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兒歌可以滿足孩子的情感需求,還能啟迪兒童的心智。幼兒音樂教育不是音樂技能的訓練,不在于培養未來的專門音樂人才,而是為了讓幼兒在旋律中獲得美好的體驗。在幼兒園的日常教學中,有什么方法能解決音樂素材不足的問題?如何改造一些孩子喜聞樂見的流行歌曲,使其成為適合幼兒園教學使用的音樂?恰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音樂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沿著這樣的線索,我們自然能夠找到孩子們的歌聲與微笑。
把傳統文化融入兒歌創編中
教育蘊含的文化理念對于孩子未來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孩子的模仿力很強,“網紅”歌曲的傳播途徑比較多,幼兒園教師無法阻止孩子在生活中接觸“網紅”歌曲,但是在幼兒園的教學上,是能夠體現出科學選擇和引導的。我們經常會為一些經典傳唱的歌曲感動,因為那些歌詞和旋律能打動人心。唱這樣的歌曲,對于孩子的未來發展也有所助益。膾炙人口、適合孩子們傳唱的歌曲不僅適合在不同場合唱,而且會讓聽的人產生一種心情愉悅的感覺。
一個不可忽視的現實問題是,很多兒歌創編的力量并不來源于幼兒園,或者說,幼兒園教師創編的兒歌,可能只具有園所內的傳唱度,一方面專業性有待考究,一方面很難擴散至大范圍傳播。幼兒園教育還是以教育、保育為主,幼兒園教師并不能成為兒歌創作的主力軍。但是教師們與孩子密切接觸,是比較了解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的,這就需要社會有識之士做渠道對接,讓幼兒園和專業音樂人士交流、互動起來,把幼兒園的聲音傳播出去。
其實,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些內容就可以作為兒歌創編的素材。比如,為加深兒童對傳統節日的理解,可以把和中秋節、端午節等傳統節日相關的素材作為兒歌的內容;孩子平時接觸的《三字經》《千字文》《弟子規》,在兒歌創編上也可以借鑒其中的精髓。此外,我們也結合當地的文化特色創編兒歌,比如揚州清曲的一些旋律非常有韻味,將其融入兒歌在園內推廣。這種嘗試未必要求孩子唱得多好,但是可以讓孩子感受當地音樂的特色。幼兒園要走出自己的小圈子,和社會緊密聯系起來,走上一個更為廣闊的平臺。
宋曉萍? 金蘋果教育集團董事長
鼓勵孩子“玩”音樂
孩子從幼兒園階段就可以“玩”音樂,從“各具風情”的音樂玩起。一些內容比較有趣、健康的“網紅”歌曲也可以用作兒歌教學,讓孩子感受肢體律動。
在幼兒園中,歌曲不僅可作為孩子學唱的內容,其實在音樂的伴奏下,教師可以組織孩子按照一定的規則和節奏去開展音樂游戲和舞蹈,并嘗試用各種打擊樂器演奏歌曲的節奏,感受歌曲的旋律和傳達的情緒。
一些網絡歌曲的歌詞比較簡單,音樂的旋律比較容易被記住,幼兒園教師可以把歌詞改為貼近兒童生活的一些內容,比如防拐騙的歌詞,讓孩子熟記于心。
中大班的幼兒可以通過教師的示范,自主進行歌詞創編。在日常生活中,一些輕音樂也可以被應用到教學當中,孩子們可以根據旋律創編歌曲。
蔡赫? 北京市大興區聯港家園幼兒園教師
兒童歌曲需要更全面的營養
“網紅”歌曲是否適合幼兒,還要取決于音樂本身,即旋律、節奏和歌詞等元素。有一些網絡歌曲,旋律活潑歡樂、節奏輕快,很容易激發孩子隨樂扭動的興趣。3-6歲的幼兒在欣賞音樂時,并不喜歡直直地坐在那里單純地聽,他們更感興趣的方式是跟隨音樂擺動身體,用身體動作來感知音樂。如果在歌詞中出現一些成人化的內容,就不適合孩子欣賞,一定要使用這樣的音樂,使用它們的伴奏版也是一種方法。
網絡音樂就像快餐,可以聽,但是不能只聽,孩子仍需要營養豐富的“滿漢全席”。中外音樂的許多經典作品,仍然應該是幼兒欣賞的主旋律,它們內容健康、藝術性強,更能提升幼兒的審美能力。比如,同樣是動物題材,圣桑的《動物狂歡節》中,用音樂巧妙地表現出各種動物——清脆的鋼琴是奔跑的野驢,弦樂器的顫音變成鳥兒在振翅飛翔,大提琴描繪出高雅的長頸天鵝……《動物狂歡節》中豐富美妙的音樂比《學貓叫》的“我們一起喵喵喵”更富有感染力,更能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魏文楨? 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金鑰匙幼兒園教師
讓歌聲伴隨幼兒生活
網絡歌曲充斥整個社會,我們經常聽到3-6歲孩子唱著“小了白了兔,白了又了白”這種變異版的《小白兔》。不可否認,現在與孩子生活息息相關的兒歌確實不多,還有一些教師會把兒歌和童謠混淆。其實,兒歌和童謠是兩種不同的體裁,童謠偏于口語化,兒歌更偏于書面化,語言更加規范。3-6歲是幼兒學習語言的關鍵期,兒歌是幼兒園語言教學的主要內容。一般來說,每個學期幼兒學習兒歌的數量為10至15首為宜。但是,幼兒園教學選擇素材時發現,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兒歌并沒有那么多,與幼兒生活緊密相關的兒歌更是少之又少。
面對優質兒歌數量較少的現狀,我們鼓勵教師根據幼兒年齡特點以及認知來創編兒歌,讓大班的孩子參與到兒歌創編中來,而且將這種活動延伸到幼兒園的日語、英語的語言教學中,唱兒歌也是孩子們學習語言的一種途徑。比如,在剛剛結束的畢業典禮上,孩子們和教師將兒歌以“三句半”的形式表現,創編出日語“三句半”《我愛幼兒園》,受到很多孩子和家長的歡迎。
選擇符合兒童年齡特點的兒歌尤為重要。在選擇兒歌前,要注意幾點:首先,幼兒歌曲音域的范圍要適當,三四歲的幼兒,音域控制在6度;四五歲的幼兒,音域控制在7度;五六歲的幼兒音域不超過8度。其次,兒歌的歌詞要富有童趣和想象力,幼兒園可以通過圖譜的形式展現歌詞的意義,表達歌詞所代表的情感。
兒歌對于幼兒的成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日常中,我們會把兒歌分成常規培養類兒歌、常識類兒歌和邏輯類兒歌。常規培養類,就是通過兒歌內容來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例如:“戶外活動做游戲,我與老師不分離,活動結束收玩具,安全秩序放第一。”常識類,把幼兒安全常識融入兒歌當中:“著火時,勿擁擠,濕毛巾,掩口鼻,不慌站,聽指揮,安全道,速撤離。”其實,幼兒園每天的各個教育環節都能融入兒歌來教學。
楊娜? 天津市卡蒂幼兒園園長